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 第249章 东吴粮价飞涨,盐铁贱卖!

第249章 东吴粮价飞涨,盐铁贱卖!

    鲁安连连点头:

    “谨遵丞相吩咐。”他双手郑重接过图纸,仔细卷起收好。

    杨仪环视众工匠,郑重道:

    “此铁甲舰乃此次东征成败之关键,务必精工细作,不可有误!”

    “本相将在江州城外嘉陵江畔设立船厂和水师营地,尔等明日即刻动身开工!”

    “喏!”众人轰然应诺,一个个斗志昂扬,仿佛已预见这天下奇舰出世之日。

    工匠退下后,杨仪唤过亲卫,在耳边低语几句。

    不多时,一名军侯奉令而出,连夜直奔城南军营。

    不消一个时辰,校场火把通明,千余名兵士集结完毕。

    为首将领正是老将廖化。

    廖化如今执掌成都留守营,平日镇守京畿,今奉丞相急召,立刻点齐精兵前来报到。

    杨仪走上校场点将台,高声宣布道:“即日起组建水师营!廖将军!”

    廖化躬身抱拳:

    “末将在!”

    “命你为水师都督,率领此一千精兵南下江州,与当地招募水兵汇合,建立水师大营,专心操练水战!”

    杨仪声音在夜空中铿锵回荡。

    “此营将是讨伐东吴之先锋,全军水师日后皆听你节制!”

    廖化素来勇毅忠直,此时热血上涌:

    “末将领命!必不负丞相所托!”

    杨仪满意颔首,又向全体将士喝道:

    “尔等皆精选之士,今奉命另组新军,当以身作则,与巴郡新兵融为一体,悉听廖将军调遣,明白了吗!”

    众将士齐声如雷:“明白!”

    望着校场上士气高昂的一队队兵卒,杨仪露出一抹笑容。

    自此,蜀汉水师已然开局。

    当夜,千余精兵和工匠们一同南下江州,去往嘉陵江畔的新营地。

    而成都留守营则从他处补调兵员填充,一切平稳运转,并未引起外界波澜。

    杨仪目送船队连夜出发,长舒了一口气。

    组建水师只是东征棋局的一着,接下来,还有更隐秘凶险的谋划等待施展。

    回到灯火通明的丞相府书房,杨仪展开一张舆图。

    目光落在地图东南角的吴地,那里标注着“建业”、“柴桑”、“武昌”等关乎吴国命脉的重镇。

    “姜维!把军机处的人全都给我叫来。”

    ……

    半月之后,东吴建业城,熙攘的米市口,一名胡商打扮的中年男子正挨家逐户地询价收粮。

    “老丈,大米收不收?一石米,我出双倍价钱,全要!”

    他操着半生不熟的吴地方音,高声叫卖着自己的慷慨。

    卖米的乡民本来正愁今年收成一般,米价低迷,闻听此言还当自己听错了:

    “客官,您说……双倍?如今市价一石米五百钱,您愿出一千?”

    那胡商晃了晃手中沉甸甸的钱袋,笑道:

    “一千又何妨?米好,我照价收!”

    乡民大喜过望,连忙点头:“好嘞,您稍等,我这就回家搬粮!”

    像这样收购粮米的外地富商,最近建业街头一下冒出好几个,个个出手阔绰,令本地米价扶摇直上。

    不到半月功夫,江东各大粮市米价翻了一番还多。

    寻常百姓叫苦不迭,米铺前天天挤满抢购人潮,就怕再晚一步连高价米都买不到。

    朝堂上,负责漕运的官员愁眉不展地向孙权禀报道:

    “启禀陛下,近半月来各地粮价暴涨,远超寻常年份。”

    “民间已人心惶惶,纷传今年大旱歉收,粮荒将至。”

    孙权闻言心头烦躁:

    “可查明缘由?今年各地降水正常,怎会歉收?”

    官员们面面相觑,一时无人能答。礼部尚书步骘试探道:

    “或许近来商贩惜售,囤积居奇,造成粮价虚高?请陛下明令平抑便是。”

    “朕岂会不知平抑?”

    孙权沉声道。

    “叫司农寺开仓卖粮,稳住米市!”众臣齐声应诺。

    然而,还不待朝廷放粮奏效,另一头又出了变故。

    江东素有官盐铁专卖制度,盐铁之利乃国之命脉。

    然而近来民间突然出现大批来历不明的私盐和铁器,不但质量不差,价格却比官价低廉许多。

    一时间,无论城镇乡野,许多商贩都在兜售低价私盐粗铁。

    百姓趋利,争相抢购囤积,使得官营盐铁滞销,价格狂跌。

    吴国朝堂再度震动。

    又过几日,工部侍郎面色如土地向孙权禀报:

    “启奏陛下,不知何故,最近盐价铁价大幅跳水,盐价已不足官价三成,铁器更是贱如粪土!”

    “朝廷库藏盐铁堆积如山却卖不出去,国库税收锐减哪!”

    孙权拍案而起:

    “怎么连盐铁也出事了?!”

    顾雍捻须沉吟:

    “粮价暴涨或因收成欠佳,但盐铁暴跌,恐是民间盗采泛滥所致……”

    陆逊蹙眉接道:

    “莫非各地盐井铁矿失于管制?下官这就派人彻查严打私盐私铁!”

    孙权烦躁地挥挥手:

    “先解决燃眉之急!速从别处调拨银钱补贴军饷,莫因盐铁价贱误了军备。”

    “还有,立即遣人北上许昌,请魏国支援五十万石粮草救急!记住,此事要隐秘,不可张扬!”

    “诺!”众官连忙领命。

    孙权拂袖下殿,脸色阴沉不定。这段时日诡异连连,让他隐隐有些不安,却怎么也想不到根源何在。

    而造成这一切混乱的始作俑者,正隐于暗处冷眼旁观。

    建业城外,一座不起眼的民宅内,几名乔装改扮的商旅正在密议。

    “头儿,咱们囤的粮差不多都出手了,江东粮价抬得老高,下一步怎办?”一个精瘦汉子压低嗓音问道。

    领头的是位面容普通的中年人,正是蜀汉军机处派往江东的暗探头目何立。他嘴角微翘:

    “老规矩,见好就收。”

    “兄弟们辛苦半月,把粮全数高价抛掉,金银装箱,即刻启程回蜀。”

    另一名探子兴奋笑道:

    “此次咱们可狠狠敲了东吴一笔!光粮食倒手,就赚了上万金!”

    何立摇头冷笑:

    “钱财乃末节,重在乱其国计。”

    “孙权狗贼再精明,怕也想不到他辛苦治理的江东,已被我们暗中搅得天翻地覆!”

    众人闻言低笑。瘦汉子又问:

    “那盐铁那边……”

    “盐铁由秦兄他们在负责,昨儿传信说计划顺利。”

    “咱们各组别按时完成任务,静候丞相下一步令即可。”

    何立一挥手:“都准备吧,三更时分分头出城!”

    一伙人各自整理行装,将大批货单、账册付之一炬,随即鱼贯消失在夜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