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 第267章 豁免董允,密诏除杨仪!

第267章 豁免董允,密诏除杨仪!

    成都皇宫,夜色沉沉。

    甘露殿内灯火通明,蜀汉后主刘禅负手立于帷幔之后,脸色阴晴不定。

    白日里杨仪抗诏不遵的回书犹如一根尖刺,扎得他坐卧难安、怒火难消。

    “杨仪……你好大的胆子!”刘禅咬牙切齿,低声怒骂。

    一旁的近侍吕墨垂首静立,唯恐惊动龙颜。

    刘禅来回踱步,胸膛剧烈起伏。

    他抬眼瞥见吕墨,随即眉头一挑,压低声音道:“吕墨,过来!”

    “奴才在。”

    吕墨连忙躬身上前。

    刘禅从案几上抓起一卷折子,唰地展开,露出上面几行密密麻麻的名单。

    他目光森冷,盯住吕墨道:“立刻,按此名单,把这些大臣悄悄召进宫来!”

    吕墨低头一瞥,只见名单上列着十余名朝臣的名字。

    这些人都是杨仪平素未曾拉拢收买,或在朝堂上从未替杨仪说过话的官员。

    他心念一转,已然明白刘禅的意图,口中恭声应道:“是,陛下。”

    刘禅又压低声音补充:

    “还有,天牢中关押的董允、蒋琬、费祎三人,也一并秘密放出,朕有要事召见!”

    闻听此言,吕墨不禁心头一震。

    董允、蒋琬、费祎三人皆是朝中重臣,因与杨仪不和,早先因宫门久跪请命,触怒刘禅下狱。

    如今陛下突然要将他们释放,还深夜宣召……这是要重用此三人,对付杨仪?

    刘禅见吕墨愣神,厉声叮嘱:

    “记住,此事必须绝对保密!孙廉、许靖、杜微这些与杨仪亲近的家伙,一个也不许走漏风声!违者!杀无赦!”

    “是…是!”吕墨被刘禅眼中迸射的寒光骇得一颤,连忙领命退下。

    走出甘露殿时,他掌心已渗出一层冷汗。

    夜风袭来,吕墨猛吸几口气,让翻涌的心绪勉强平复。方才殿内杨仪一席话,令他又惊又惧。

    陛下这是打算连夜密谋……要对付丞相了啊!

    吕墨心乱如麻。

    作为刘禅最亲近的内侍,他自然清楚当今朝堂的格局。

    表面上刘禅是一国之君,然自诸葛丞相仙逝后,朝中大小军政皆出自新丞相杨仪之手。

    杨仪执掌兵权,威震内外,朝中有不少人对他不满,却无一人能撼动其地位。

    近来杨仪率军东征,大败东吴,连下荆州、公安数城,蜀汉声威大振。

    杨仪在军中威望日隆,几乎已成蜀汉之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刘禅虽为帝王,然在吕墨等宫人眼中,却已隐隐成了傀儡。

    吕墨正是看准这一点,才早早暗中投靠了杨仪。

    他深知,扶持着蜀汉江山的,是丞相杨仪而非庸弱的刘禅。

    只要跟对了人,富贵荣华滚滚而来,投效杨仪以来,杨仪对他们这些愿意效忠之人从不吝赏赐。

    金银、田土、官职,只要立功,杨仪皆赏赐痛快。

    反观刘禅,除了一味地猜忌发怒,何曾给过他吕墨半分好处?

    念及于此,吕墨心中冷笑:刘禅这个少主,果真昏聩无能。

    如今杨仪劳苦功高,他非但不思感恩,反要卸磨杀驴!真是愚不可及。

    吕墨暗自腹诽了一句,脚下却不敢耽搁,匆匆忙忙消失在夜幕中。

    不到半个时辰,刘禅密令上的十数名大臣皆被吕墨用传诏之名,秘密唤入宫中。

    这些人面面相觑,不知深夜宣召所为何事,一个个惶惑不安。

    待见到彼此皆在场,众人更是心中疑窦丛生,却无人敢多嘴发问,只得屏息静候。

    不多时,又有禁军悄然押来三道人影。

    正是已被关押多日、形容憔悴的董允、蒋琬和费祎三人!

    殿中众臣见状,无不震惊失色:

    “董公、蒋公、费公……”

    蒋琬等三人见重见天日,此刻亦是百感交集。他们向刘禅拜倒叩谢:

    “陛下圣明!”

    刘禅威严地摆摆手:

    “三位爱卿受委屈了。之前的事,是朕轻信谗言,错怪了你们。”

    说罢,他目光一扫在场众人,沉声道:

    “今日深夜宣召诸卿,所为何事,想必你等心中已有所猜测。”

    众臣交换了一个眼色,纷纷垂首默然。

    刘禅脸色阴沉,忽地将杨仪白日所上的回书摔在地上,怒声道:

    “杨仪抗旨不尊,目无君父!此等乱臣贼子,朕绝不能容!”

    此言一出,殿内鸦雀无声。

    良久,一名朝臣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陛下的意思是……”

    “不错!”刘禅咬牙切齿,一字一顿道:

    “杨仪挟大胜之威,恃功而骄,竟敢公然违背朕命!此人不除,朕寝食难安!”

    他双目赤红,显然已恨极杨仪:

    “更何况,让他继续穷兵黩武下去,同时得罪曹魏与东吴,我蜀汉岂非自取灭亡?!”

    听闻此言,在场众臣多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蒋琬率先出班,躬身高呼:

    “陛下英明!杨仪一意孤行,置陛下安危于不顾,实属罪该万死!”

    费祎紧随其后,红着眼眶叩首:

    “老臣等蒙冤下狱,多日不见天日,全是杨仪党羽构陷!蒙陛下不弃,冒险相救,此等大恩大德,老臣粉身难报!”

    董允捶胸顿足,声泪俱下:

    “杨仪欺君罔上,擅专跋扈。陛下,此獠若不诛,实乃社稷大患哪!”

    其余被宣召的官员见状,也纷纷跪倒:“请陛下明断!诛杀杨仪,以安天下!”

    殿中群情激奋,众人异口同声,请求除掉杨仪。

    原本还有些迟疑的几位,此刻见大势如此,也只得硬着头皮出列附和。

    刘禅见此,心下稍安,面上却仍怒色不减:

    “众爱卿之心,朕已明白。只是杨仪权倾朝野,又手握重兵,如之奈何?”

    蒋琬眼珠一转,连声道:

    “陛下莫急,杨仪虽狡猾狂妄,但他并非没有办法对付。”

    刘禅闻言,忙问:“哦?快讲!”

    蒋琬振振有词:

    “当今蜀汉兵马,七成都归杨仪节制。”

    “我等要削他兵权,难如登天。可巧杨仪此番亲率大军东征,他的亲军无当飞军尽在前线,人不在蜀都。”

    “而蜀都近畿各郡戍卫营的兵马尚有数万之众!”

    “这些兵原本听命于陛下,杨仪调不动。若将他们统统召入成都集结……”

    费祎接过话头,双目放光:

    “天兵在握,再由陛下下一道、或两道圣旨金牌,急召杨仪回京。”

    “纵使那杨仪心怀不轨,但面对陛下连下数道金牌,顾忌人臣之礼,他不敢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