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 > 第45章 朝会议事

第45章 朝会议事

    朝会。

    太极殿。

    天子李世民头戴十二旒白玉珠冠冕,身着玄衣纁裳,衣绣日、月、星辰等十二章纹位于天子龙椅,一扫,便能将太极殿一切尽览于眸中。

    太子李承乾头戴九旒青玉珠,身着九章玄衣纁裳,立于御座东侧(陛阶之东),面西而位。

    嗯,没得座位,而且脑袋有些沉。

    还得习惯习惯,日后他为天子之时,脑袋上得更沉,不过,倒是能有个座位,也算是小小的进步了。

    (太子作为储君,位在群臣之首,但需与皇帝保持明显等级差,不直接参与百官行列。)

    这就是日常朝会了。

    至于大朝会,呵呵,事情更特么的多一些就是了。

    朝会通常于清晨举行,但具体的时间会跟随着季节的调整,嗯,人性化,但不多。

    清晨啊,那他娘的可是!

    比如今天的五更三点,呵呵,换到后世就是凌晨五点。

    你猜猜天子得几点起来?嗯?也不能说这些当皇帝的活不久呢,这么玩下去,谁家好人能活得久?

    李承乾现在都是仗凭着自己强悍的身体素质,强行压制着自己的睡意呢!

    官员?

    官员需提前更衣,着朝服(分等级:三品以上紫袍、五品以上绯袍、六品以下绿袍),佩鱼符(身份凭证)。

    夜宿宫外的官员需持“门籍”(通行证)由宫门(如承天门)入内,经监门卫查验。

    呃,在这个时候,当官,尤其是京官也是个不容易的活计。

    看着那满朝朱紫一个个的精神不错,可你等下朝的

    一个个的回家,十个有八个吃完饭就得抓紧补觉去!

    武将倒不算,毕竟他们身子骨强横,再加上日日练武什么的,也都习惯了。

    就这些,还是那上朝之前的前期准备,别急,还有呢。

    有入宫仪式,官员依品级分列东西两班(文东武西),按“九品三十阶”站位,三品以上近御前,低品级者居后。

    由御史台官员监督秩序,确保“趋步无声,行立有仪”。

    很繁琐的,站错了,立马改正过来就行,毕竟大早晨起来的都困得迷迷糊糊的,很正常,御史台的官员也有提示的职责。

    禁军(如千牛卫)列于殿外,殿中省宦官执仪仗,殿中侍御史纠察礼仪。

    再之后,那才是正菜。

    皇帝乘舆至殿,钟鼓齐鸣,百官行“两拜礼”(跪拜两次),山呼“万岁”。

    皇帝赐“平身”后,官员复位。

    这一幕,刚刚在李承乾面前演示了一遍了。

    然后便是奏事的环节,咱们略过部分,作者菌先给读者大大们说一遍环节咯!

    通事舍人唱班:依次传唤官员奏事,通常按三省(中书、门下、尚书)顺序。

    官员陈奏:中书省呈诏令草案,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汇报执行情况;御史台弹劾官员;地方刺史或节度使(通过奏疏)报告政务。

    皇帝决断:重大事务由皇帝当场裁决,或命宰相(如尚书仆射)与重臣集议。

    期间,还有特殊环节。

    监官记录:起居郎、起居舍人记录皇帝言行与朝议内容,形成《起居注》。

    宣读诏令:中书省官员宣读敕书,门下省审核用印(“符宝郎”掌玉玺)。

    最后的最后,才是礼成退朝。

    如下;

    皇帝离座,百官再行拜礼,分班退出。

    重要官员(如宰相)可能被留至延英殿或政事堂继续议政。

    ——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伴随着通事舍人的开嗓,这一次的魏征持笏出班了。

    “启禀陛下,臣,魏征,有事要奏!”

    “准奏。”

    李世民面上依旧没用什么多余的表情,只是沉稳的开口。

    “臣前些日子忽有一念,我大唐三品以上官员可谓国之柱石,奈何人非圣贤,岂能无过?可偏偏三品以上大员处理的却都是国之机要,可若真出些什么瑕疵,那对于我大唐百姓造成的伤害怕是非一言能过。”

    “是以,臣察觉此处有碍,故思索出一条办法。”

    “魏爱卿尽可言明!”

    李世民的语调带有一丝丝的轻松愉快之色,显然,他对于魏征说的很赞同。

    废话!那就是他昨日给魏征挖坑用的!能不熟悉?

    只不过,能听见他自己说过的话从魏铁头嘴里蹦出来,那感觉啧啧,当真非同一般,非同一般呐!

    “臣有一策可解此惑。”

    “凡我大唐三品以上官员奏事,可行议事带谏官之制,若三品大员所言之事,遇有不当之处,谏官立刻进谏。”

    三品以上官员不少,此时听见魏征这个正四品上说的话,愣了愣。

    比如,从三品的御史大夫,秘书监,国子祭酒;正三品的中书令,侍中,六部尚书;从二品的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正二品的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等等。

    很明显,这是个得罪人的提议,倒也不能说是纯纯得罪人,但的确是让这些三品以上大员感觉有些别扭。

    ‘不是,你魏铁头怎么个事儿?’

    ‘姥姥!这姓魏的不对劲!’

    ‘别是醋芹吃多了?入脑了?’

    ‘魏铁头怎不把四品算上?’

    一个个的三品以上大员眼神交涉,魏征也能从其中看到大概意思。

    但,魏征不怕!

    勇敢魏征,不怕困难!

    毕竟,天子赐下的醋芹,不是这么好吃的

    “爱卿此谏,大善。”

    “若是群臣无异议,朕,便准了。”

    “陛下圣明!”

    山呼海啸的陛下圣明又来了,不就是多个谏官啥的嘛,又没什么大问题,初唐时期的文武都还是很懂事的,尤其是李世民在位的时候。

    “如此甚好。”

    “朕于前些时日,忽然心有所得,欲废除肉刑,放宽绞刑五十条为加役流,徙三千里,居作三年。”

    “众位爱卿可畅所欲言!”

    李世民的所戴的冠冕轻轻晃动,十二串珠帘相互碰撞交错,发出清脆悦耳之声,似乎能从这些声音中察觉到当今天子的心情一般。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