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 > 第61章 换个太监

第61章 换个太监

    毫无疑问,东宫这边的动静被李世民知道了。

    当时就黑着脸来了东宫光天殿。

    “儿啊,没事儿吧?那狗东西呢?”李世民先是绕着自家好大儿看了一圈,确定没问题这才松了口气,一旁的长孙皇后明显也不怎么高兴,寒着脸,看着东宫各处的太监。

    显然,这两口子是极为护犊子的主。

    甚至,李世民就差给李承乾拎起来看了。

    李承乾无奈,他应该没有这么脆弱的。

    “爹,娘,放心,孩儿无事,那太监承乾已经让赵虎砍了。”

    “干得不错,赵虎呢?”李世民很满意,虽然自己孩子小,但能拎得清这就很好。

    至于杀人?呵呵。

    “去查了,给太监提供安神汤的”

    “陛下,殿外赵虎等人带着两个太医署的值班医师来了。”

    嗯,这次从殿外匆匆走进来的是李世民身边的一个太监。

    “走,出去看看,呵呵。朕倒要看看,他们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分不清主次。”李世民黑着脸,从自己儿子手里拿过唐刀,杀气十足地走了出去。

    长孙氏走在李承乾身旁,一只手攥着自己儿子的手,李承乾能察觉到,自己母亲对他很担心。

    “娘,放心吧,孩儿无事。”

    “好。去看看那群人吧。”

    娘俩跟在李世民身后,等到他们俩出来的时候,那两个值班的医师已经被李世民踹倒在地了。

    “朕问,你们说!”

    “是是是,陛下。”

    “臣一定如是!”

    “谁让你们开的安神汤?”

    “回陛下,太子身边一个小太监,此人说太子明日主持朝会,需要早些休息,让他来取汤。”

    “谁让你们加的剂量?”

    “回陛下,还是那个小太监。”

    李世民嗤笑一声,手中唐刀出鞘,带着一片寒芒,随之落地的便是一位医师的脑袋。

    “再说!推到一个死人身上,无用!”

    剩下的唯一活口彻底吓破了胆子,哐哐磕头,但所说的依旧还是那个太监。

    李世民心中不耐,挥了挥唐刀,月色打在刀刃之上,寒芒愈发耀眼。

    “告诉孤,有没有其他人指使?孤,可以放了你的九族。”

    李承乾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这人身侧,身形虽小,可身后的影子却在月光照耀下绵长扭曲不已。

    饶是老李听见后也扯了扯嘴角,没想到,他儿子的角度这么刁钻。

    长孙氏没有任何表示,她儿子说得对。

    任何敢伤害她儿子的,都得死。

    当初玄武门之变那一夜,她儿子手持唐刀立于她之身前,她长孙氏一辈子也忘不掉。

    “殿,殿下!真的没有其他人!全都是那个小太监说的!他说您要的汤,臣,臣也没想到,此然竟如此大胆啊!”

    “好,你的九族保住了。”李承乾颔首,对着一旁侍立的赵虎比划了一下。

    赵虎立马上前,挥刀就砍!

    甚至,这虎爷都没看天子一眼。

    一捧血迹再次出现,世界变得安静许多。

    “儿啊,以后一定要挑好这身边办事的,一会儿爹给你再安排一个信得过的。”老李很满意赵虎的举动,主辱臣死,他的主子李承乾被一个小太监差点坑了,他这个当侍卫的要是还不敢替自己的主子动手,呵,那也别留了。

    “陛下,臣该死!”

    四大金刚轰然跪地,朝着李世民磕头,声音很实在,很响。

    三个响头过去之后,依旧没人抬头。

    “无罪,看在今日尔等办事利索的份上,朕赦尔等无罪,起来吧!承乾身边信得过的人也就你们四个了,可万万莫要辜负了太子的信任。”李世民幽幽一言,似寒风掠地,百草尽枯,令人心中生不起一丝反抗。

    “谢陛下!谢殿下!”4。

    李承乾一乐,他爹有时候还是很不错的嘛,在不坑儿子的情况下,这会儿还惦记着替他收拢人心。

    “别傻笑了!赶紧回去歇着吧!别看出了这破事儿,朕明天依旧要带着你母妃出门避暑!”李世民白了一眼李承乾道。

    “娘,明日你跟爹放心去就行,承乾无事,每三日给您两位写信过去,放心吧!”

    小李懒得看老李,反而是看向自己母妃笑嘻嘻的。

    长孙氏那冷了一晚的脸忽然绽放了一丝笑容,薄唇轻启,“好,那为娘等着乾儿的信。”

    “嘿嘿,您放心!”

    老李搁一旁猛翻白眼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得亏没人敢看这一家三口的互动,不然怕是能大跌眼镜。

    三人各回各殿了,李承乾的困意再次出现了,有点儿哈欠,在四大金刚的保护下回到了光天殿。

    只是,李承乾还未睡下,便又来了人。

    “殿下,奴婢李阿难,今日后伴于殿下左右。”

    李承乾眨眨眼,卧槽?!

    老头子这么给力的?

    张阿难,嘿!进史书的太监,还是因为忠诚!妙啊!

    “好,孤记住了,你且下去吧,明日孤还要上朝。”

    “唯。”

    李阿难甚至可以说悄无声息间便消失在了阴影之中,这功夫,绝对没毛病!

    这李阿难可是李世民的亲信宦官,曾参与玄武门之变(626年),并因忠诚受赏。《旧唐书》记载,他因功被赐姓“李”,改名“李阿难”,死后陪葬昭陵(太宗陵墓)。

    他也是初唐宦官中较早被记录的人物,但其权力仅限于宫廷服务,未涉足朝政。

    李承乾揣着美丽的心情入睡休息了,他爹还是很给力的。

    ——

    翌日,当太子率众送天子及其家眷出城之后再次回到那明德殿上之时,这李世民离开的半个月时间内,第一次需要李承乾主持的朝会便开始了。

    没错,太子监国,一般在东宫主持朝会。

    经过了一切复杂的流程之后,终于,在李承乾想打哈欠之前步入正轨。

    托了监国的福,他李承乾也算是有个位子坐着了。

    座位为五龙金漆雕饰,天子的是九龙,甭管几龙,反正李承乾屁股下面有座位了,这就很好。

    (ps:皇帝御座坐北朝南,太子监国座通常坐西朝东(南向),体现“君南臣北”的礼制原则,同时保持方位上的尊卑差异。)

    “诸卿,若有事需议,便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