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正好,她居然也有耐心听下去。
程念影吃他手边的点心,一边吃一边问:“你为何不告诉你家里?你家里不是很厉害?”
往日,旁人这样问殷恒,便要戳中他心中不快之处了。大丈夫在世,岂有处处求助于家里的道理?
但眼下他听得出,这位江姑娘并无他意。
她只好奇,仅好奇。
“姑娘知晓为何话本里总爱写天子微服私访的故事么?”
程念影捏着点心顿了下:“知道了。……因为太厉害的人一来,下头遮掩得更是厉害?”
“不错。”殷恒面上浮动冷意,“就且让他们待我万分轻慢,再将那些把戏都细细在我跟前呈现开来。”
“你是要做个好官么?”
殷恒闻声朝程念影看去。
她又接着吃点心了,与人交手时的锐利此时在她身上半点也见不着,就这样睁着澄澈的一双眼,显得赤诚。
一向羞于对外人道也的话……此时倒自然而然说了出来:“是,我想做个好官。”
“家中子弟多想如何绵延尺寸之柄。”
“朝中新贵也只盼如何在陛下跟前博宠。”
“我并非是说他们这样不好……只是我想做个好官。说出来,父亲都觉我天真。”
“何为好官?须知其形状,才能以笔去描绘翔实。”
殷恒慢慢地说。
程念影也静静地听。
“走出家族的庇荫,方知我连何为好官也不清楚。”
程念影插声:“对百姓好,不就是好官?”
“如何对百姓好,算好?先朝颁五均法,便是为民所想,使百姓过得更好,免受剥削。但最终却不过是民涕泣于市道……过得竟比往日还苦。”
“好事与坏事,有时不过一瞬之间。若有不慎,便是一心想做好官,最终落到史书上,却也不过是一坏官。”
“我观今朝,无人能真正做到极好的地步。除了……”
程念影眨眼:“除了?”
“丹朔郡王。”
这是程念影第二回从他口中听见这人。
她颇有些不自在地抿了下唇角,连点心也不吃了,低头慢慢擦起手来。
殷恒并未发觉,接着道:“他所想与所行皆步步印证,无一意外。”
“这叫我觉得有了希望。”
“于是我来了此地……我要去看看,如何才能从中摸索出那好官的形状来。”
他的眼底跃动着光,少年意气满。
程念影看过后,便难得拿那句话来夸他:“你与京中贵人都不同。”
殷恒很少这样高兴,他笑着回望程念影:“你也不同。”
“但我本就不是贵人。”程念影低声道。
“是么?但我观江姑娘气质出众,懂的也多,……不过,不过姑娘说的也是,御京的花团锦簇养不出姑娘这样锋利的人。”
殷恒胸中郁闷一时去了不少。
未明的前路,似乎都不是那样令人为难了。
他忍不住问:“等江姑娘找回被偷的东西,便要离开蔚阳么?”
“嗯。”
殷恒犹豫再三,还是问她:“那我……还能有与姑娘再见之日么?”
“为何要与我再见?”
殷恒哑住,与她大眼瞪小眼。
“因……因知己难寻。”殷恒尴尬道。
“我只是听着你说话,也算知己么?”
殷恒认真道:“江姑娘,这世上能认真听旁人说话,真挚与之交谈的人,且恰巧能说到一处去的,太少太少。”
他道:“这便已是知己了。”
程念影头一回听人这样说,觉得新鲜,这才将殷恒仔细看了两眼。
她道:“那我下回来看你,也许那时你便是好官了。”
殷恒掩去眼底一点失落,但还是笑了:“嗯。”
问过了县衙里的情况,程念影便又要回牢里去。
殷恒连忙叫住她:“一定要回那里去?”
“嗯。”
“那……要不带一件披风吧?那里冷。”
“我包袱里有。”
“哦。”
殷恒看着她走了。
书童悄悄探头进来:“又没留得住江姑娘?”
“嗯。”殷恒想了想,“不留也好,你提上灯,我们走一趟。”
书童低低问:“那大人这回问清江姑娘的来历了吗?”
“她不便说,我也就不便细问。”
书童失望:“若不问清楚,那怎么好与家里说起大人的心中所属……”
殷恒打断他:“休得胡言。”
灯火摇晃,主仆二人渐渐走远。
第二日。
程念影的牢门被打开。
差吏站在门口,哼笑一声:“这些日子不好过吧?”
程念影明白过来。原来前些时候不来管她,只为故意丢她在这里“磋磨”,捱到今日她自然就会害怕求饶了。
差吏一边往里走,一边举高了手中的烛火。
他定睛一看。
那少女岂有半点狼狈削瘦之态。
脸似是还圆了一分。
差吏:“……”“哪个小子偷着给她喂好东西了?”
“没有啊。”其他差吏也茫然。
“出来!”差吏怒喝一声,心头虽觉得怪异,但全然没往别处想。
程念影背上包袱,问:“是终于要审我的案子了?”
“话别那么多,这几日还没关够?”差吏喝道。
程念影便不说话,只跟着往外走。
待出了衙门,旁边停着一辆马车,差吏便赶着她上马车去。
程念影没有动,她在看县衙外围了半圈儿的百姓。
他们窃窃私语:
“县衙昨夜又闹了鬼。”
“听闻新来的县令被吓死了。”
程念影一愣。
是说殷恒?
“发什么呆?快上去!”衙役仍在催促。
“你们县令……”
“死了。”差吏也不遮掩,嘴角一咧,“外乡人,胆子小。”
程念影极缓慢地眨了下眼。
昨日殷恒还在说,他要做个好官。
不过一夜。
不过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