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 第八十七章 金殿审案

第八十七章 金殿审案

    太和殿上,众大臣参拜了皇帝。

    皇帝叫了起,大家都束手回班,无一人出声。

    大家都知道今天又一件大事要发生。

    那就是在队伍前列站着的史信从扬州回来了。

    本来史信去扬州大家都在等着看笑话。他一个鄙劣的武人,光长肌肉不长脑子的家伙,到了扬州,不得让那些浑身长满心眼的扬州盐商和官吏,给耍的生活不能自理啊?

    谁能想到,那些和他们打交道满肚子花花肠子的家伙们,让史信给治的服服帖帖。

    据说那扬州长得好的瘦马都快要让他们给送没了。

    史信说捐疏就捐疏,两百万两的银子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那转运使,他们说举报就举报。说是两个盐商举报的!

    他喵的两个盐商有那么多的证据?那么详实?那分明是举扬州盐商全体之力配合史信搞的盐运使。

    还有,这史信不但搞了盐商,那漕运总督和布政使带着人去捉史信。

    那漕运总督居然被手下给绑了。

    把当时在场的布政使都吓坏了。

    史信是不是强的没边了?

    这次史信回来,他带着所有扬州盐商的密册回来了。这可是核弹级别的。

    满朝文武,便是没向扬州伸过手的。难道就敢保证这事牵连不到自己的身上吗?

    夏守忠喊道: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史信当即出班。

    “臣有本起奏。

    臣奉旨巡盐务到扬州。

    扬州盐商举报盐道转运使吕维谦贪赃枉法,横行扬州。

    扬州官场已经盐道的商人苦吕维谦久以。

    臣经彻查,证据确凿,并从吕维谦家中搜出一部分赃银,以及不法的证据。现已带回京都。

    并有漕运总督胡大夏带金陵知府贾化带兵叛乱,意欲抢夺盐道拨到兵部两百万皇纲。

    幸有忠君将领拨乱反正,方保江南一方平安。

    现人犯皆已带到京城,听候陛下裁决。”

    那吕维谦你定什么罪也就罢了。

    众大臣能不知道这漕运总督是干什么去的吗?

    你史信是真狠啊!直接给人家定个叛乱的罪。

    但众臣却没有说话,这胡大夏也是有盟友,亲朋的。大家都默认了这个罪名。

    皇帝看着下面不出声的众臣。

    “那就着大理寺对胡大夏抄家,家人流放。胡大夏秋后问斩。”

    那大理寺卿赵谦忙出班领旨。

    史信又起奏:

    “臣在巡盐中查到金陵体仁院甄应嘉,从扬州盐道提银高达两百七十万两。

    臣又查到这些银子有两百多万两,被甄应嘉运到了京城 北静王府。

    臣请陛下整束皇眷,将此朝廷之银还于国库。”

    来了!重头戏来了。众大臣立刻浑身一激灵,是到了站队的时候。

    皇帝俯视着群臣,看了一圈。徐徐的说道:

    “证据可确凿?”

    史信当即躬身。

    “臣经线人献上甄应嘉账本数册。并与北静王来往书信几十封。

    可以确切认定这些钱确实被北静王私吞。”

    皇帝戏谑的看着北静王。心道,小侄子,看你这次怎么办?

    “北静王,史信在这里说你私挪了两百万两银子。你可承认啊?”

    满殿的大臣皆静静的等着北静王的回答。殿上简直落针可闻。

    只见那北静王出班跪倒在地。

    “陛下,臣确实让金陵体仁院总裁甄应嘉挪用两百万两白银。”

    额!

    众臣都惊讶的看着前边跪着的北静王。

    还以为北静王会会否认,会把这事推在甄应嘉身上。却不想北静王就这么承认了。

    就是上边的皇帝也是一愣。

    “北静王,你这是认罪了是吗?”

    北静王这时才说道:

    “回陛下。前年朝廷西剿花剌子模。由臣押运。

    可陛下给的银子根本不够。臣便向户部要银子,但国库也没有银子。

    臣不得以由甄家出面暂借银两。

    去年关中大旱,臣奉命赈灾。亿万黎民,嗷嗷待哺。那赈灾的银子去了灾区便没有了。臣又从江南借款。

    我辖所部,自我上任前,其便亏空巨大,不挪用银钱,根本不能运作。

    臣便以个人名义借款项。

    这写款项皆为了天下黎民。

    若陛下要治罪。臣愿意领罪。”

    啊?

    史信就在北静王身边站着。我的法克。

    你这么说,你心不会痛吗?

    你是真能扯啊!你是看准了打仗和赈灾是无底洞。所以你就往那两方面栽赃吗?

    史信刚要说话。那文渊阁大学士徐阁老便出来说道:

    “陛下。这朝廷税银是有定数的。该给谁多少也是有定数的。

    但世上的事,并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

    那银子总是不够用的。

    臣以为能把朝廷交代下来的事情办妥,便是能臣。

    北静王确实挪用了扬州的款项。但是天下那个衙门不亏空呢?

    那个地方没有上一任留下的历史问题呢?

    臣以为北静王支援西疆战事得力,关中赈灾有功。

    是个能力出众的官员,可堪大用。

    至于挪用扬州款项,那都是些许瑕丝,微不足道。”

    更有大司马出班。

    “陛下,臣以为,北静王敢想敢做。敢做敢当。

    我们朝廷就是需要这样的有担当,有作为的王爷来办事。

    只有这样才能不畏首畏尾,去隐患于未然。促伟功于微末。

    北静王非但无过,而且有功。”

    皇帝一系都傻了,这人怎么可以颠倒黑白到如此地步。

    忠顺王爷当即出班驳斥道:

    “你们说这些,难道你们不知道,恩从上出吗?

    缺钱可以找陛下申请,难道用到正地,陛下会不允吗?

    北静王那两百万到底多少用到了实处。

    他能说的清楚吗?

    别人运粮草怎么没有那么大的亏空。到了他这里就这么大。

    别人赈灾,比这大的多的灾也不要这些银钱。

    这可是两百万啊?

    陛下,臣请彻查北静王欠款去向。

    臣不信这银子就这么没了。”

    皇帝点头道。

    “那这就交由忠顺亲王办理吧?”

    这时突然一个御史站了出来。

    “陛下。臣听闻那扬州盐道库银一千二百万两。现只有七十多万两。

    各个衙门暂借七百万两。尚有四百万两不知所终。

    这里有金陵体仁院挪用两百多万两。尚有近两百万两款项呢?

    又听闻,忠靖侯已经将账册拿回!

    臣请陛下一并审查。不要漏掉一个贪赃枉法之人。”

    正想让夏守忠拟旨。

    听闻这个御史的话。愣在当场。他都恨不得掐死这个御史。

    剩下的两百万让天下勋贵,达官贪了。

    你让我把朝堂前边品阶的人团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