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下乡后,娇软知青赢麻了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又要来新知青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又要来新知青了

    “穆知青,方便出去说吗?”

    杨柳的一句话,就让郝向东耷拉下了耳朵。

    好吧,他不感兴趣了还不行吗?杨柳知青也太小心翼翼了吧!

    实际上,郝向东就是自己在给自己加戏,杨柳根本就没看见他的一举一动。

    她之所以邀请穆长征出去说话,就是因为知青院里人多眼杂。

    她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要不然也不会趁着大部分知青不在知青院的时候找过来。

    穆长征点了点头,沉默的跟着杨柳出了知青院。

    来到知青院墙外放着的柴禾垛后,杨柳才停下脚步。

    穆长征疑惑的看着她,不知道她为什么找上自己。

    杨柳也没啰嗦,直接拿出自己带着的布包递了过去。

    “这个是送给穆知青的,上次的事——多谢穆知青帮忙,要不然我——”

    还不等杨柳把话说完,穆长征已经把东西推了回来。

    “杨柳知青,你误会了,我帮你不过就是举手之劳,没想着要你的东西。”

    “我知道——”杨柳怕穆长征误会,赶紧解释。

    “这不是我给你的,是我朋友托我——转送给穆知青你的,感谢穆知青上次帮忙,你要是不收,我回去也没法交代,毕竟这是我朋友的一份感恩之情,还望穆知青不要拒绝。”

    “你朋友?”穆长征戏谑。

    从穆长征的话里,杨柳听出一丝端倪。

    难道这人知道自己撒谎了?

    不过,杨柳仍是一口咬定。

    “没错,就是我朋友送的,所以你看——”

    “那好吧,我收下了!”

    穆长征也不是矫情的人,他将东西收下了。

    东西不多,拿在手里也就一斤多的样子。

    “这是什么?”

    穆长征有些好奇,他打开口袋去看。

    一看之下,有些惊讶。

    居然是肉干?

    肉干色泽红润,散发着勾人的香气。

    “这感谢,会不会重了些?”

    “不重不重,相比于穆知青的帮忙,这些只是小意思。”

    这些肉干是杨柳用买来的猪肉以及空间里存着的金禽兽的肉做成的。

    一共三个口味,咸香、麻辣和蜜汁。

    好几斤肉,才能出一斤多的肉干呢,可谓是下了十足本钱的。

    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杨柳发现,穆长征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到邮局去寄一趟东西。

    之前知青院的人还在奇怪,看穆知青的样子其实不像是差钱的,可他为什么对自己那么严苛?

    其他知青们偶尔还会花钱买点零嘴儿解解馋,可穆长征却从来没有过。

    他每天只吃知青院的饭菜,从不加餐,过得相当节省。

    杨柳知道的更多,她还知道穆长征对黑市极熟,会在黑市倒卖一些物品,看起来像是极为缺钱的样子。

    联系之前种种,杨柳有了猜测。

    看来,缺钱的应该不是他,要不然他不会把从黑市里弄回来的钱换成粮食或者其他东西寄走。

    其实,杨柳的猜测没错,穆长征确实经常给一个地址邮寄东西。

    有时候是换来的一些粗粮,有时候是当地的一些特产,有时候是花生瓜子这些零嘴儿。

    至于这些东西邮寄到哪,这件事说来就话长了。

    穆长征来自于京市,其祖父和父亲都是京市政府高官。

    穆长征的祖母出生于清末的世家大族,她本人又有国外留学经历,在十年动荡当中,这就给家族招来了祸灾。

    穆家被人揭发举报,全家都被下放到西北农场。

    还好在那之前,穆老爷子利用这么多年积累下的人脉,为孙子运作了一番,在穆家被正式下放之前,给唯一的孙辈也就是穆长征报名下乡了。

    这是穆老爷子能想到的对孙子最好的归宿了,下乡干活虽然苦点累点,可相比于去农场改造,这也算是一条不错的路了。

    只要孙子不怕苦不怕累,塌下心来好好干活,总会有出头之日。

    就像他一直坚信,祖国的天不会一直阴霾,他们所受的冤屈也不会一直枷锁在身。

    尽管杨柳没有多说什么,但穆长征还是感觉到了杨柳的用心。

    “谢谢你——的朋友,这些东西确实是我当前需要的,你还有什么事吗?”

    杨柳摇了摇头,她本就是来给穆长征送东西的,东西送到她的谢意带到也就没事了。

    穆长征再次朝杨柳点了点头,算是告别,然后便提着东西进了知青院。

    杨柳轻轻一笑,总算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

    她不是个喜欢欠别人的人,能力范围之内,了却一桩事由,杨柳有了一种无债一身轻的感觉。

    杨柳丝毫不知道,她和穆长征两人的这场见面,被有心人窥了去。

    汪清出来上茅房,听见院墙外头有人轻声说话,一时好奇便扒在墙上看了一眼。

    这一看之下,她差点惊掉了下巴。

    她居然看见了穆长征和杨柳,躲在柴禾垛后边说话。

    她亲眼看见杨柳把什么东西塞到了穆长征怀里,最让她惊讶的是,穆长征居然没拒绝,反而还朝杨柳笑了。

    怎么可能?

    在汪清的记忆里,自打下乡以后,穆长征这个人根本就没笑过。

    至于接受别人东西?那就更不可能了。

    从小到大,她陪周娇娇可不止一次两次给穆长征送东西。

    可不管哪一次,穆长征都是冷着脸拒绝。

    在汪清心里,穆长征这个人就是“不近人情”“冷酷无情”的代名词。

    可现在呢,一个“不近人情”“冷酷无情”的人,却对另外一个人态度大有不同。

    那另外一个人,还是一个年轻姑娘,这怎能不让汪清打起十二万分的注意。

    不行!这件事她一定要告诉周娇娇,说不定还能因为自己通风报信,周娇娇能给自己一些好处呢。

    和平公社知青办门口,一行六个知青,此刻正左顾右盼。

    这六个知青,三个男知青,三个女知青。

    三个女知青里,一个身穿小皮鞋白袜子红格裙子的年轻女孩,手里拎着自己的行李,正有些嫌弃的看着自己有些脏污的小皮鞋。

    她是想过农村条件不好,可她却没想过会如此不好。

    鞋底上全是泥,鞋面上满是灰尘,每隔一会儿她就得用帕子擦一擦。

    一想到自己还要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不知道多久,她就觉得脑仁子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