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289章 为什么不解释

第289章 为什么不解释

    管家小声汇报,还不时偷偷看郑景观的反应。

    郑景观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变得阴沉。

    “李恪……”

    郑景观低喝。

    他第一反应就觉得这事是李恪干的。

    肯定没错。

    李恪故意把这些消息放出去的。

    想想都觉得可怕,连探子都被李恪策反了。

    这家伙,手段高明得可怕。

    有了他策反那些探子,以后皇宫里怕是很难有真消息传出去了。

    换探子?

    说不定李恪还能发现,以后想了解情况只会更难。

    “老爷,咱们要不要出来澄清一下?”

    管家建议。

    看郑景观的样子,估计不会这么做。

    不过,为什么这么多家族的探子都传出了同样的消息?

    真是让人想不通。

    说是皇帝把所有家族在皇宫的探子都查了个遍,这听起来有点悬。

    “先这么着吧,我得好好想想……”

    郑景观叹了口气。

    他转身离开,看起来像是突然老了几岁。

    不是他不想澄清,问题是澄清了就有效么?

    就算澄清了,世家们会相信么?

    更重要的是,一旦澄清,就等于间接跟李恪闹掰,决裂了。

    李恪这一手,玩得真漂亮。

    正如郑景观所料,京城的一些世家已经开始怀疑他。

    私下里议论纷纷。

    看来,郑景观和王弘毅早就站在李恪那边了。

    他们在会议上保持中立,大家终于明白了原因。

    当然,也有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但郑景观没解释,他们也不敢确定是真是假。

    很快,王弘义找上门。

    “郑族长,你为什么不解释一下?”

    王弘义有点埋怨道。

    大家怀疑郑景观没错,但为什么要连累到整个太原?

    他们可是清清白白的,根本没偏向李恪那边。

    王弘毅也清楚,郑景观并没有偏向李恪,他们还是对立的。

    “解释有用么?”

    “这是李恪设的局,我只能接招。”

    郑景观叹息。

    他已经想通了,解释没有用。

    只会让一些怀疑的人不再怀疑,但还会有新的怀疑出现。

    而且,这样一来,就等于跟李恪彻底决裂了。

    现在,跟李恪决裂并不合适,更多的是要依靠他发展。

    “这……

    “李恪真是越来越让人害怕了。”

    王弘义不禁感叹。

    从刚认识李恪,到现在他成为皇帝。

    李恪看起来变化不大,但身份已经是天翻地覆。

    而且,手段层出不穷,打的世家们措手不及。

    就像江南那事,一篇文传遍整个大唐,让天下百姓痛哭流泪。

    一次又一次,可见他的帝王心术多么厉害。

    世家在他面前,就像普通百姓一样,并没有得到多少特殊待遇。

    “是啊。”

    “所以我选择了忍让。”

    郑景观叹了口气。

    只能忍让,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那难道以后都要被李恪牵着鼻子走?”

    王弘义有些不爽。

    他习惯了高高在上,现在要忍受李恪的欺负,心里当然不舒服。

    “当然不是。”

    “皇朝是流动的,世家却是铁打的。”

    “我们慢慢发展,看皇朝能撑多久,我们后辈肯定能为咱们报仇。”

    郑景观冷笑。

    世家就是自家的,不管怎么争,都是一家人,都是一个姓。

    但皇朝就不同了。

    天下人都在争,让他们争个高低。

    胜利者会改朝换代,大唐会不再存在。

    “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儿太远了?”

    王弘义尴尬笑了笑。

    不能亲自报仇,他心里当然不好受。

    但郑景观说的也没错。

    “那就先低调发展吧。”

    郑景观虽然不乐意等待,但现在不能公开对李恪动手。

    好好发展,等时机成熟,再给他致命一击。

    这样,或许还有机会跟李恪一较高下,甚至把他拉下马。

    他们俩的谈话没有外人知道。

    郑景观最后也没向任何人解释什么。

    在京城的一些世家看来,郑景观似乎已经叛变。

    但也有人相信郑景观只是迫不得已,仍然是他们中的一员。

    不过因为这事,原本一些家族打算对江南行动,现在都暂时按兵不动了。

    创建北清学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北清学院的师资力量已经大大提升。

    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框架也已经差不多完成,是时候进行下一步了。

    郑景观走后,李恪前往学院。

    北清学院很大,用走的话浪费时间比较大。

    故而李恪除了闲逛,其他都是用马车前往。

    校长室。

    李恪到来的时候,孙思邈等人已经到齐。

    昨天李恪就给他们都下了命令,要在今天开会。

    初略一看,各院系的院长都已经到达,还有些骨干也都到齐了。

    “拜见陛下!”

    孙思邈等人行礼。

    “免礼!”

    “辛苦诸位了。”

    李恪点头,走到主位坐下。

    看着众人都落座后,李恪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各位都是聪明人,拥有的知识是普通人比不上的。”

    “现在北清学院已经搞得有模有样了,朕觉得是时候向全国招生了。”

    “你们各个院系可以出些题目,然后公布出去,用来挑挑人才。”

    “挑上的就进学院深造,给大唐培养人才!”

    李恪道。

    科举制度有科举的考法。

    北清学院也有自己的选拔标准。

    两者虽然有关联,但也不完全一样。

    科举是为了选出能人做官,而北清学院主要是传授知识,学生不一定能当官。

    所以,科举的吸引力会更大一些。

    “陛下,大唐这么辽阔,把题目发布全国是不是太费时了?”

    孙思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大唐的土地广阔,一轮考试下来不知道要等多久。

    “这确实是个问题。”

    “所以朕觉得应该分批次进行考试。”

    “以道为单位,以京城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李恪笑了笑。

    大唐的土地太大了,想一次性考试不太现实。

    科举已经深入人心,但北清学院才起步,很多人还不知道它。

    因为对北清学院不了解,肯定有人不重视这次考试。

    所以从中心向外扩展是个好主意,慢慢提升北清学院的知名度。

    “陛下英明!”

    “我们回头就准备题目。”

    孙思邈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