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附近的百姓知识水平较高,先招这部分人才,可以达到北清学院的目的。

    至于更远的地方,来或不来,能不能通过考试,那就看天意了。

    “陛下英明!”

    其他院长也纷纷赞同。

    “还有一件事。”

    李恪点头,示意大家安静。

    孙思邈等人视线都聚焦在李恪身上。

    “未来的主流,将会出现四轮汽车,不需要休息。”

    “一个时辰能开将近五百里,极快带动各地之间的联系。”

    “各地联系紧密了,天下会变得更加太平,民生和经济,也会很大的地拉动起来,使大唐迎来一个高速的发展。”

    随后还有石油开采、汽油提取、柴油提取等等都要开发出来。

    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

    一年不行,十年不行,几十年总有机会了吧?

    当科技的某个点开始出现变化的时候,未来的路将会产生很大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发展,往往都是那么几十年的事情就发展起来了。

    “一个时辰跑五百里,还不会累?”

    孙思邈顿时倒吸口凉气。

    一匹战马跑一天,最多也就是跑五百里而已。

    而且途中不仅是人累,马也会累,都需要休息才行。

    但是名为汽车的东西,却仅仅只需要一个时辰而已。

    如此高速的发展,那大唐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将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坐的都是人才,明白很多地方会发生叛乱,是因为交通不发达。

    交通不发达,导致那个地方的百姓艰苦,朝廷的政令甚至都没有发到他们的身上。

    以至于最终被有心人利用,最终苦了百姓,使朝廷经历一场本不该有的战争。

    若是交通发达,速度能够变快,那么大唐将会迎来另外的变化。

    交流会大大得到提升。

    不仅是百姓之间的交流,官员之间的交流也能够得到提升。

    什么山高皇帝远之类的话,就成了屁话。

    “是的!”

    “未来,将不止如此!”

    李恪道。

    他还想着什么时候修火车的。

    有些地方汽车不好走,路也不好开。

    但是火车可以。

    “还不止如此?”

    众人的呼吸变得急促。

    “对。”

    “朕很难用话来描述,但那将是前所未有的大唐。”

    李恪沉声道。

    大家都没有怀疑李恪所说的话。

    红薯、炸药等等。

    原本都是没有的,现在却有了,而且其中的作用都亲眼看到。

    未来,按照李恪的发展,像他所说的那样,一个时辰跑五百里的四轮汽车绝对会出现。

    或者还不止如此,说不定未来人类还能够飞天!

    “辛苦你们了。”

    “诸位要一起努力。”

    李恪目光扫过众人,把汽车的轮廓画了出来。

    未来的大唐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可以说都在他们的身上。

    他们也许不知道自己等人肩负着如何重要的作用,但有李恪在就没事。

    他会驾驭好大唐,稳定他的整体,然后在历史的长河中驰骋。

    最后又说了一些后,李恪离开北清学院。

    皇宫。

    回来的李恪也没闲着,命人喊来五儿。

    大唐一切都在稳步推进。

    想要继续开疆拓土,得先把国内民生先推入正轨。

    否则一直打仗,民生跟不上,百姓的幸福指数是不会高的。

    “五儿,朕有点事辛苦你一下。”

    李恪说道。

    “陛下尽管吩咐。”

    五儿恭声道。

    美眸带着期待看向李恪。

    难得能见李恪,她十分开心。

    且是李恪安排的任务,她更是激动。

    “你调动皇家商队,朕让全国各地县令配合你,建立一个机构,用来给年满五十岁的老人发养老金。”

    “每个月领一次,你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确定当地老人领取的金额。”

    “各地标准不一,无须做到全国统一。”

    天下意图作乱的世家将会承受巨额罚款,他们的钱会用在大学招生和养老身上。

    画卷一事,很多望族都暗中操控了。

    李恪利用各地县令以及探子查探,得知了很多情况。

    “陛下,五十岁的老人是不是太多了?不如六十开始?”

    五儿惊讶。

    关于李恪打算全国推广社保和养老金这事儿,她心里是有数的。

    不过,五十岁就能领养老金,这年龄线是不是定的有点高?

    “先定五十吧,以后有变动再说。”

    李恪稍微想了想,没改主意。

    大唐的基础生活条件比不上后世。

    五十岁的人已经算高寿了。

    “嗯,我知道了。”

    五儿没再坚持。

    李恪觉得行,那就行。

    聊了几句后,五儿就离开皇宫。

    不久,一道圣旨就从皇宫发出,传遍了全国。

    “国以民为本,民以国为家,现在国家发展好了,应该让天下繁荣。”

    “从今天起,全国各县都要设立养老院,凡是年满五十岁的老人,每个月都可以去领养老金。”

    “具体的金额和事宜由当地养老院来决定。”

    李恪的圣旨一发布,京城又炸了锅。

    消息飞快地传遍了整个大唐。

    各地的县令收到圣旨后,官府的告示立刻就贴了出来,通知了全县上下。

    消息一出,之前关于画卷的事情就被抛到了脑后,大家都不再提了。

    那些受苦的百姓一听到这个消息,放声大哭。

    “陛下万岁。”

    “我活到八十了,经历三朝,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好事。”

    “我爹今年正好五十岁。”

    “谁说陛下没有仁德的,站出来,我非收拾他不可!”

    “全国实行这政策,得花多少钱啊?”

    “这样的陛下,你们还说不好?”

    “我们爱戴陛下。”

    全国上下都在热议。

    天下百姓都在高呼李恪万岁。

    但有些世家开始慌了。

    李恪这一招,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他们本想利用百姓改变李恪在民间的形象。

    但现在,李恪的声望比以前更高,达到了顶峰。

    这个时候再跟百姓说李恪是在作秀,谁也不会相信了。

    除非有人说李恪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真的开始实行养老计划。

    但是,各地公文一发出去,各县立刻开始动工建养老院。

    养老院那三个大字,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