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292章 累积工业化

第292章 累积工业化

    第二个是在凉城。

    第三个是在江南的一个县。

    老师和教育设套会很快提供下去,启蒙教育的年龄是五岁开始都,时间为三年,三年之后朝廷会再有其他安排。

    李恪想过,后世的小学教育是六年。

    但这个时代知识面不同,而且很多东西都不同。

    朝廷也没有那么多钱支持。

    暂时先实现三年启蒙教育,开化大部分的百姓再某说以后的。

    路嘛,得一步一步走,不是一下子就能走完的。现在朝廷的积累还不够,得慢慢来,一步一步发展。

    第二份圣旨一发布,整个大唐就像烧开的水一样沸腾。

    百姓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朝廷竟然又有了新的大动作。

    到处都是人喊“李恪万岁”。

    大家都在期待着启蒙教育能有个好起来的机会。

    普通百姓可能不聪明,但绝对不笨。

    他们清楚自己和那些世家差在哪。

    就是没机会读书,没机会出头。

    而李恪的做法,是在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百姓们当然是高兴的。

    但世家们就开始担心了。

    养老院的政策一出,世家们更加忧虑。

    尤其是那些在画卷事件上搞鬼的,朝廷已经开始追究责任了。

    罚钱或者其他的处罚,让世家考虑。

    朝廷给了他们时间反思。

    北清学院。

    李恪在这开会。

    “我之前提过,未来将以发动机的形式去进行工业化。”

    “你们目前可有思路?”

    李恪沉声道。

    他只要有时间就会到北清学院说自己的想法。

    关于发动机什么的,都大体说过了。

    不过因为李恪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只是将自己见到的说出来而已。

    北清学院的知识份子能不能从中弄出一些东西,李恪还真的不敢保证。

    毕竟都是一些皮毛的东西,想要从里面得出真理,不容易。

    “陛下,我们通过您上次的说法,制造出了四个轮子的车。”

    “但是却只能让副驾驶的人不停灌水,才能稍微前进一点点。”

    工业学院院长道。

    他是墨家传人,精通各种手工艺。

    “造出来了?”

    “带朕去看看。”

    李恪顿时来了兴趣。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象的那种小轿子。

    “在我们工业院。”

    李恪等人移步工业园。

    工业园的露天实验室上,停着好几辆小轿车。

    不过这些轿车都没有顶部,都是露天的,有四个座位。

    很像后世的轿车了。

    连简单的方向盘都有,着实令李恪惊讶。

    不过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没有换挡,只有刹车……

    “干的不错!”

    “带我试试!”

    李恪激动道。

    拉着工业院院长往其中一辆小轿走去。

    院长差点被拉倒,跟着李恪走,同时向院系的一名中年人招手。

    很快,中年人也走了过来。

    众人围着李恪坐着的那辆小轿车,都好奇得很。

    “怎么驱动?”

    李恪问道。

    他坐在后排。

    前面主驾驶的位置是院长坐着,副驾驶的位置是那个中年人。

    “需要放水。”

    院长解释。

    从副驾驶座前面弄了个大洞。

    然后让人把半桶水倒进去,把洞口一关,往旁边一个像手柄的东西一拉,然后猛地推回去。

    看他那额头上青筋暴起的样子,可以想象用了多大的力气。

    他这么一推,车居然动了!

    不过动得很慢,就像蜗牛一样,前进几厘米就停了。

    “陛下,这车坐的人越多,水推的距离就越短。”

    院长有点尴尬。

    虽然他们研究了小轿车,但这辆车拿出来实在拿不出手。

    估计李恪看了也不会喜欢吧?

    “哪怕只推了几厘米,这也是个巨大的进步!”

    “工业院干得不错,回头朕给你们奖赏!”

    李恪兴奋道。

    虽然只是几厘米,但是个了不起的改革。

    历史不都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么?

    “谢陛下。”

    院长激动的很。

    旁边的孙思邈等人看了羡慕得不得了。

    他们还没见过李恪这么高兴呢。

    陛下亲自表扬啊!

    这种荣耀,以后都不知道还有谁能得到。

    “这是你们应得的。”

    “各位,如果你们在自己的领域也能有所突破,朕一样会表扬你们!”

    李恪笑。

    然后鼓励了孙思邈他们一番。

    孙思邈等人立刻精神百倍,眼里都闪着希望的光。

    “朕对改善轿车行走问题有几点想法。”

    李恪严肃道。

    “陛下请讲!”

    轿车是造出来了,但行走问题最头疼。

    走不动的东西,摆在那也只能看看。

    所以莫建中一开始都不好意思汇报李恪,工业院研发的轿车。

    而且他觉得自己还没做出什么成绩,不好意思接受表扬。

    “你们用水的推力来前进是个好办法,但太依赖人力了。”

    “没有想过用水蒸气?”

    李恪道。

    他不知道轿车内部的结构,但可以肯定里面是用水来推动的。

    问题就在于,水要靠人力推动,人能有多大力?

    “水蒸气?”

    “那是什么?怎么造?”

    院长一脸疑惑。

    孙思邈等人也是,没听过水蒸气这东西。

    “就是水烧开了之后冒出的水雾。”

    “利用大量水变成水蒸气来产生推力,就可以不用人力了。”

    李恪记得工业革命好像就是从蒸汽开始的。

    “嗯?”

    “在里面如何把水烧开?”

    他们先不确定水蒸气能不能产生推力,也不知道怎么在车里面烧开水。

    同样也不知道怎么隔热。

    “这事你们得好好想想!”

    “对了,煤炭的使用也得考虑进去。”

    李恪提出建议。

    他也就懂个皮毛,给他们提供个思路而已。

    要是什么都会,那还要他们干什么?

    大体方向有了,具体的细节就靠他们了。

    “谢陛下!”

    院长恭敬行了个礼。

    虽然他不太清楚具体怎么操作,

    但照着李恪的思路走肯定没错。

    北清学院很多东西都是按照李恪的建议搞起来的,才有今天的样子。

    现在方向明确了,剩下的就是他们工业学院自己的事了。

    与此同时。

    养老金的第一批发出去了。

    在大唐的某个小角落,县衙门口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