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楚闹这么一出,林汐倒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之后的几天,林汐的稿子写得更加激昂向上,村里人听了干活都有劲。

    不过林汐还是时刻提醒自己,这种时期,更要约束自己的言行。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她也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所以林汐不光做广播员的活,平时不念稿子的时候,就是写稿子,偶尔也会看情况下地干活去,表面功夫和实在功夫都下得足足的。

    如此一来,没人能挑她偷懒的理,可谓无懈可击!

    这天,沈昼抱着淘来的二手收音机来了林家院。

    一进屋,就闻到一股香气,空气带着些许潮湿。

    沈昼眼睛瞥到一旁的空浴桶,脸一红,知道林汐应该是刚洗过澡。

    林汐从里屋出来,湿着发,边擦头发边说:“这么快就弄到了?二手的扛用不?”说着就去摆弄收音机。

    收音机像个大盒子,上面有旋钮,有喇叭,虽说是二手,但看着不算旧,外壳磨损不大,推测前任主人很爱惜。

    “扛用,咋能不扛用呢!我特意找人修的,零件也换过了。”沈昼打包票,“万一不好用,我再给你换个别的,你就使吧,绝对好使!”

    林汐笑着,赶紧接电,能听到滋滋拉拉的电流音。

    慢慢地转动旋钮,就有音乐声传出来,从嘈杂到清晰,最后定在一个频道上。

    “真不错,咱村的信号还挺好的。”林汐惊喜,她一开始还有点拿不准,万一因为偏远接收不到信号,那这收音机就算是白花钱。

    沈昼点头:“这是国家台,肯定清楚,地方的小台就听不清了。”

    林汐又播了几个台,果然杂音很大,不过她也知足了,有一个能听的,就算不白买。

    “多少钱?”林汐问价。

    沈昼比划了一下,林汐惊喜:“才五十?这么划算的?”

    一台全新的也要八十多块,还得是有票才能买。所以二手的收音机的行情也不错,价格不会太低。

    沈昼解释:“机器不贵,主要是换件花了点钱,好歹给你个友情价呢!”

    林汐乐呵呵地赶紧付钱,还不忘说:“你乐意听点啥?到时候我也友情的给你多放点!”

    沈昼一听这敢情好,就说:“那就放点沙家浜,还有奇袭白虎团啥的,我乐意听京剧!”

    “行,赶上人家频道放,我就给你播上!”

    “够意思!”

    当天晚上,林汐刚吃完饭,家里就被一群孩子抢占了。

    八点钟,收音机正播《小喇叭》,有人讲西游记,林汐推门进屋的时候,正好讲到神猴出世。

    林汐无奈苦笑,村里没电视,收音机都少,孩子逮个儿童节目,也是稀罕得不得了。

    林秋坐在最近的位置,听得来劲儿,不过节目只有半小时,没听够。

    林汐正经听了两天,掌握了节目播放的时间规律后,终于在某一天的早上开始转播。

    广播站的麦克风对准了收音机的喇叭,就全村都听到了声音。

    “现在开始播放早间新闻……”

    收音机里播音员的声音响彻整个村的上空,乡亲们一听,觉得有趣。

    村里没人盯报纸,如今听到外面的消息,都觉着新鲜。

    “听说城里那些大厂子,或是部队,也是这么普及实时新闻的呢!”

    郭长城满意地点头,村里人就是素质和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林汐这么一整,起码大家也能涨涨见识。

    赵桂珍见郭长城这么骄傲,就说:“那你把人家林知青的收音机钱给报销了多好,人家为了村里,可是自掏腰包的呢!”

    一提钱,郭长城彰显老抠儿本色,立马反驳:“这不是村里没闲钱么!”

    赵桂珍都不好意思揭穿,他就是不舍得花公账里的钱。

    刘家圪的广播站因为林汐有了新面貌,县里来村里视察的时候,喇叭里说着欢迎话语,格局拔得贼高。

    领导们觉得原来的村子旧貌换新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郭长城也明白,不能光精神层面搞发展,生产层面也得搞。

    但……难就难在村里的土地不是那么肥的,年年的产出也只是勉强够交公,再多上交一点,乡亲们就不够吃。

    所以送走了视察的领导以后,郭长城还是犯愁生产的事。

    林汐其实也是有想法的,村里都是旱田,年年用的化肥就不少,最后土壤盐碱板结,再加上气候问题,每年产出的季节就那么几个月,春季耕种不产出,冬季连土地都上冻,更不用说产量。

    所以无论怎么忙,产量也就那样,没啥提升。

    不过林汐从空间找到了灵感,她的空间就是个大温室,一年四季都是一个温度。

    如果把村里也搞上温室,做反季栽培,不光能对土壤有个针对性的改良,还能根据习性来选择作物培育,确保一年四季持续有产出,不受土壤和季节的局限。

    只要弄得好,温室就能无限接近她的空间状态,就算没有灵溪的作用,产量应该也不错。

    不过林汐觉得自己的想法只是初步构想,毕竟她不是农学方面的人才,所谓隔行如隔山,想法再好,也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来验证,这都是需要时间的。

    不过郭长城听了林汐的想法以后,觉得不能想起一出是一出,但还是对林汐的想法给了肯定,只是不鼓励。

    林汐也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郭长城肩上担着责任,不能拿全村人的收成去冒险。

    不过……

    沈昼被郭长城派来了,说是支持林汐搞小范围试验,给拨了些各式样儿的种子,帮着研究下把温室盖起来。

    “我姨父说了,用料啥的他都能给掏来,不让你搭钱,只你要能让咱村产量上去,那就是咱村最大的功臣。”

    林汐倒也没想到郭长城还挺重视这事,种子那么重要的东西都给她拨下来了。

    现在她不想研究,也得试试了。

    为了达到量产的目的,这次完全不能借助空间的力量。

    专业知识不是闭门造车就能研究出来的,得靠专业书籍才行。

    县里没有图书馆,林汐不得不重回省城。

    上次回省城还是为了吃瓜看热闹,这次回来,她能做的事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