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易与多宝道人等正围观截教大师姐指点小师弟,无当不乐意搭理这俩。

正与被叫回来的琼霄、碧霄闲聊之际,元易忽有所感,目光不由转向道场之外,眉头微挑。

“我去接一位道友,诸位随意。”

元易与几人打了个招呼,便是起身离去。

东海之上,截教外,遁光散去,一道身影自其中走出。

来人着五彩羽衣,面容雌雄莫辨,自有几分超凡脱俗的高贵之意。

头顶凤冠,霞光萦绕,睥睨众生。

孔宣,元凤子嗣,凤凰一族之主,三教之外顶尖大能存在,威名赫赫。

来到东海之地,造访截教,孔宣横渡虚空而来,目光第一时间便是看向了前方的青年道人,目光微凝。

“孔宣道友,许久不见,风采依旧,可喜可贺。”

元易看着到来的孔宣,笑着打招呼。

“元易道友风采倒是更胜当初,那时不曾领教道友道法神通,甚是可惜。”

孔宣还了一礼,目光依旧盯着元易,从元易的身上,他感应到了若有若无的威压。

而且,对于元易的神通,他确实很感兴趣。

元易轻轻摇了摇头,你们一个个怎得都这般好斗呢?总喜欢论个大道高下,道行深浅。

打打杀杀多没意思,哪有一见面叙旧就先斗法的。

“道友,请。”

对面,孔宣却是开口道。

话音落下,身后一尊孔雀法相显化而出,混沌气息缭绕,五彩华光普照,绚丽到了极致。

孔宣的真身法相,不管看见过多少次,总令人生出几分惊艳之感,对于元易他们这般得道生灵而言,也能够用美丽二字来形容。

无尽的五色神光闪耀,淹没而来。

天地之间,避无可避,网罗一切,要将人镇压封禁在这神光之中。

孔宣一身道行所成的天赋神通五色神光,据说此光乃先天一点混沌之气,分化五行之时孕育而成,青、黄、赤、黑、白五色分属木、土、火、水、金。

同时,这也是先天五行之道演化到极致的神通,大道层次极高,可克制一切未超脱五行的存在,甚至元易曾经听闻这神通有着圣人之下难有敌手的传闻。

曾经他见识过五色神光,不过那个时候孔宣的五色神光并未大成,也奈何不了玄都。

无物不刷,收法宝如拾芥,无法防御,刷入神光者身陷混沌,被困其中难以脱身。

甚至这神通连广成子的翻天印都能刷进去,克制世间绝大多数法宝。

五行之道,孔宣对其领悟与运用,已然登峰造极。

五色神光笼罩而来,身周混沌一片,时空不存,大道无序,无古今之别,无六合之分,不着边际,其广无量。

“那位叫龙吉的女仙,不过太乙之境,却趁我一时大意,借着你给她的一枚玉符,从我这神通之中脱身遁走,不知道友,可真能破我这般神通?”孔宣的声音传来。

“道友此来,就为了验证神通?”

元易目光打量着四周,一双金色眼瞳之中道纹隐现,交织演化,身周阴阳二气环绕,护卫己身。

孔宣沉默了一瞬,声音不自觉低沉了几分:“那倒不是,此来多谢道友提醒。”

果然,孔宣明白了自己道威意思,所以直接从三山关跑路了。

“道友可不要这么说,贫道什么都不曾与道友说过,哪来的提醒。”元易矢口否认。

“你说是便是吧,那我此来,便是以道会友,我知道,当初你便对我这神通有几分好奇,请。”

曾经是曾经,现在是现在,岂可同日而语?

其实我现在没有当初那么好奇了,元易心说。

孔宣的道行相当高,并非修的三教之道,不是三教之人,修为进境却不输他们这些圣人亲传弟子。

同样已经迈入了准圣圆满之境,只是此时此刻的孔宣状态并不是太好,境界虽在,道行却有损。

以元易的眼光,当然看得出来,这是气运反噬,差点让孔宣的境界都为之跌落。

至于原因,便是因为他从三山关跑路所致。

这一场封神大劫,孔宣作为凤凰一族之人,少少有被卷入其中的非三教弟子,同时,以他的根行之深厚,自是不再封神榜上,所以元易才会隐晦地给他提个醒。

凤凰一族曾经算是巫妖大战之中,除开巫族之外,人族最强大的盟友,也算是主要战力。

巫妖大战落幕之后,凤凰一族获得的好处也不小,气运重聚,东山再起。

曾经的天地霸主三大族群,始麒麟化道,祖龙也化道,可就只剩下元凤了。凤凰一族修行的是元凤所创的大道,与道祖所传仙道有所区别。

孔宣修行的也不是斩三尸之法,而是三族曾经的炼化道形法门。

凤凰一族复兴,如今早已是天地间有数的大族,虽然威势比不上曾经的三族时期。

孔宣受此气运加持,借族群大势在身,修为速度极快。

但这,还不是他一身道行能赶得上众圣人亲传的所有原因。

凤凰一族,是最早关注人族的存在。

孔宣之所以会出现在三山关阻拦西岐大军,与阐教众人斗法,当然不是闲得无聊想找人打架显摆自身神通。

因为他自身与人族之间有关联,与人族气运也有几分纠缠。

凤凰一族与人族之间的联系由来已久,就元易所知,直接扯上关系能够追溯到人皇帝喾时期,鸟官人皇。

那位人皇以飞禽任命官职,构筑秩序,凤凰一族乃是飞禽皇者,也是人族最古老的图腾存在之一。

不过就元易看来,凤凰一族明显有两边押宝的嫌疑。

孔宣自己出现在三山关助商,而西岐那边,凤鸣岐山这件事可是传播相当广的。

而且,以这家伙的一身道行,圣人不出手,阐教之中还真就没有一个人会是他的对手。

但孔宣明显在把握分寸,抓了阐教一大堆的人,实际上未曾真正伤到任何一个,很是微妙。

以元易之见,孔宣恐怕是有些看不清楚局势,在权衡利弊,做取舍。

换言之,他本就随时打算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