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大雾
与后世20度以上的12月不同,此时的金陵白天温度不过5-10度,且金陵西南的地势平坦,西北风呼啸着穿过破败的城市,并没有吹散大雾。
紫金山的炮台只能听到飞机的嗡嗡嗡声音,却看不到任何飞机。
好半晌,雾气散去,头顶的飞机便已经丢下炸弹。
与山顶防空阵地的炮火,构筑新的画面。
飞机的轰炸很快结束,这次并未能打下任何日机,但对方的轰炸效果同样很差。
就在冯卢茨感到庆幸的时候,城市里却传出了爆炸声。
原来,日寇早已改变策略,少数轰炸机吸引紫金山的防空炮台,其余飞机要么直奔栖霞山,要么直奔城区、淳化镇。
怕了!
好消息是紫金山阵地稳如泰山,坏消息是栖霞山的第66军快撑不住了。
淳化镇方面,日寇第9师团与114师团从两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青龙山的阵地上,有两个连被日寇围困。
在大胜关到牛首山一线,虽然阵地还在,但日寇第6师团与国琦支队的攻势一日猛过一日。
兵力劣势的情况下,失守,只是一个时间数字问题而已。
唯一的好消息是,李希烈,哦不,【李少】回到了他熟悉的金陵城。
冬日的寒风吹过,往日热闹的秦淮河早已没有往日的喧嚣。
街上的垃圾、树叶被风带着到处飘荡,偶尔有一队行色匆匆的士兵跑过,却也只是引来一阵关门关窗的警惕之声。
远处动辄响起的叫喊声、枪声,让这座城市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
一夜时间,街头巷尾出现了不少镇江大屠杀的新闻报道。
墙上,街头的电线杆,或是路上的公告栏里,都被贴满,之所以没有被撕毁,大抵是因为那是【申报】的原因吧?
不时的,有攒够了粮食或者盘缠的一家子,手挽着手,战战兢兢,依依不舍的离开自己的家园,踏上那未知的征途。光今天早上,老王在码头记录了2000多出城的百姓,可还是太少。
路边还有零星的几个摊贩,但那也只是枯瘦老人的最后期盼而已。
谁能想象,这里还有几十万百姓,还有生活。
李希烈来到一处擦皮鞋的摊贩前,丢下一块银元:“给爷好好擦擦,一会儿爷要去瞅瞅那秦淮河的姐姐们还想不想我。”
低着头的老人颤颤巍巍拾起银元,脸上的笑容还没绽放就被吓了回去。
一群人高马大的持枪军人将他的小摊团团围住,那眼神,那气势,仿佛个个都是杀神。
只不过,看到男人面庞的那一刻,老人的笑容恢复:“哎哟,是李少,您回来了?”
老人说着,将银元安心收入怀中:“要不是小老儿两天没吃饱,这钱,说什么都是不能收您的。”
李希烈不屑:“别扯那么多,让爷看看,这么多年,你这手艺,是不是退步了。”
“嘿嘿!冲您这银元,我这手艺也不能差了呀!”
老人脸上的笑容不似作伪,两人不像是纨绔子弟起伏街头老人,更像是两个许久未见的忘年交。
“你这老头,还是这么会说话,好活!当赏!”
李希烈说着,又丢出一块银元,只是没丢到地上,而是往老人怀里轻轻抛去。
“哎哟~谢李少,几年不见,您这是去当军官发财了呀?”老人脸上笑容更甚。
“那可不,这年头,姐姐们不喜欢吟诗作对的书生,就喜欢我这身军装,英气!”
“嗯!真英气,比那些个抠搜的老板强几百倍了!”
李希烈脸上露出微笑:“哟~还有些没走的老板?我以为他们都跑了呢?”
“哪能呢?私下里买卖照做,就是太贵,一块布,一袋米,他们什么都卖,什么都加钱卖,可怜小老儿,米面都买不起。”老人语气哀叹,手上活儿不断,一双牛皮军靴擦得噌亮。
李希烈扭头冲几人一使眼色,那意思:你们吓跑个啥劲?跟着老子才是正道。
早上的时候,士兵带着他敲了好几家商铺或是工厂,但每每都是人去楼空,根本找不到正主。
几人齐齐低头,有羞愧,有无奈,但最后都化成了愤怒。
不过,李希烈很快发现,老头手臂上有淤青,他指着淤青问道:“怎么?老了?就站不稳,摔的?”
可老人却突然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孤零零的牙齿:“米店的王老板干的,这混球昨日说要见什么人,擦了皮鞋没给钱,还打了小老儿。”
“哦?有意思,我记下了。”李希烈与老人对视一笑,没有继续说话。
半晌,李希烈不疾不徐的等着老头擦完皮鞋,临走前,他丢给老头一张纸条:“你个老头子,手艺半点不差,快走吧,等小鬼子打进来,又跟镇江一样,鸡犬不留。”
可老人只是笑笑:“我都60多了,还能去哪儿?鬼子要来,我就死球了呗?”
虽是笑着,但话里却没有半点生气。
李希烈脚步一滞:“你个老光棍,去!拿着纸条,去税警6团,以后就给我擦皮鞋吧!”
身后众人纷纷唏嘘,这老头是走了狗屎运。
但老头并不领情,反而转身张望,似乎寻找着什么:“阿福!阿福!”
不一会儿,一个衣衫褴褛,约摸10岁的精瘦少年便来到老人身边。
“李少,我知道你心善,但老头子年纪大了,死就死吧,这是我捡来的孩子,才10岁,跟我学了三年手艺,能伺候好您。”似乎是担心李希烈反悔,老头将纸条塞进孩子怀里,拽着他来到李希烈面前摁着他脑袋跪下:“李少,小老儿知道您要做什么,您别费心去打听,这孩子认识路,他会带你去的。”
“附近几条街,他也算是打了个遍的,您要找谁,都可以问他。”
说完,他蹲下身:“叫李少,以后,你就跟着他,听话,就有饭吃!知道吗?”
李希烈顿时感觉鼻尖一酸,暗骂一句后扭头不再看老人:“带上孩子!老头,记得,我在下关码头!”
没时间扭捏,他怕自己心软,更怕那些远处张望的“老熟人们”一起向他冲过来。
中午时分
卫戍司令部接到报告,税务局在城内活动,抓到了几名汉奸,动用了几十辆军车,一直在往下关码头运送物资。
作战室内,唐生智看着送来的报告,无奈丢到桌上。
倒是罗卓英捡起一看非常愤怒:“这就是抢劫,他沈复兴怎么敢的?”
或许是因为伤病未愈,唐生智的声音很低:“沈复兴哪里缺这个钱,那是李少,你久不在金陵,怕是不知道”
简单说了一下这个传奇【李少】的故事,罗卓英感觉自己吃了屎一样。
神特么只欺负有钱有势的人,不欺负穷苦人家。
“那就这么看着他劫掠?”
唐生智淡淡一笑:“怎么?你嫉妒?要不要我给你搭个线?”
罗卓英别过脸,没有吱声。
一天时间
李希烈抄了25家工厂,抄出大洋超过30万,金条上百根,最关键的,还有大量物资。
光是纱布,他就往医院送了两卡车!
粮食更是堆积如山!
12月16日
街头突然出现告示,前5万个出城的百姓,三口之家可以领到100大洋与7天的口粮,按照人头计算。
这下,不少本就攒了好几天,却迟迟没有攒够盘缠的百姓开始动身,想要去抢那个5万个名额。
天空中,日机不断躲避着防空炮,向着阵地不断轰炸。
地面上,一辆辆卡车在金陵城穿梭,一队队士兵从车上跳下,开始搬运物资。
什么?
你还要告到中ya?
别开玩笑了,人家可不是沈复兴。
看看昨天晚上到卫戍司令部哭闹的几个商人,等李希烈被召唤过去,往台上一座,那嗓门,传遍了整个卫戍司令部:
“堂下何人,胆敢状告本官??”
一语既出,四处皆惊!
就在唐生智都快忍不住的时候,李希烈却悠悠然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偷税漏税证明,狠狠地打了所有人的巴掌。
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
只欺负有权有势的人,不欺负穷人!
这就是【金陵李少】!
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跟那些有钱有脑子的人斗才有意思,看他们吃瘪,那种舒爽,你们这些人是不会懂的。欺负穷人,多没劲啊。”
一连两日,下关码头送出6万百姓。
沈复兴的系统界面,也终于出现了百姓的数字,【金陵会战·东方的敦刻尔克】金陵城内剩余百姓:335831人。
12月17日
坏消息终于传来,栖霞山在日寇连日的炮击下被攻破。
66军叶肇率军沿着长江南岸开始退守,一部留守乌龙山炮台,一部前往幕府山。
青龙山守军税警4团3营1连、2连壮烈殉国,500余将士无人生还。
日寇为了泄愤,竟然侮辱牺牲将士尸体。
沈复兴气不过,直接呼叫炮火覆盖。
根据观察,至少有两个中队的鬼子成为了烈士们的陪葬!
12月17日下午
日寇攻破乌龙山炮台,紫金山成为金陵城东最后的屏障。
根据提议,一部分150毫米榴弹炮开始撤往长江北岸,作为远程支援火力。
入夜前,淳化镇进入巷战。
如果沈复兴不派援军,淳化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今日撤离百姓3万余人,金陵城内剩余百姓:302315人。
沈复兴判断,按照这个进度,还需要至少10日!
但守军的牺牲已经超出预期,恐怕撑不到那天!
时间不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