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府春宴接下来没再闹什么错处。
宾主尽欢。
包氏第一次张罗春宴。虽不算熟练,但胜在细心,再加上那些本就奔着巴结纪荣去的夫人们更是给了十分的面子。
在她们心中,纪府不算什么,包氏也不算什么,巴结的是九千岁这条线。
是畏惧内厂这个皇帝鹰爪的威势。
……
结束春宴。
二房那边闹得不可开交,二少夫人阮氏清醒了后闹腾着要上吊。
丫鬟婆子们拦着她,她又去找剪子要自尽。
下人们生怕她真的寻了短见,日夜不停守着不敢离人。
纪蓉在佛堂过夜就发了烧。
要不是大夫人心疼,偷偷让人送了水和干粮,恐怕纪蓉发烧死了都没人知道。
第二天大夫人拖着病体苦苦哀求纪世德。
纪世德厌恶儿子惹得祸事,最后只答应给请郎中,却不提让他出佛堂养病。
紫棠院中,纪昭又写完了一本大字。
瑾娘在旁边看了看,点头:“好看。”
纪昭嘴角抽了抽。
瑾娘惜字如金,样子倒是和某人很像。
她心中一动,问:“瑾娘是不是睿亲王殿下的人?”
瑾娘想了想,点头又摇头:“算也不算。睿亲王让人找到我,我不想待在王府中,就跟着裴神医。”
瑾娘是有功夫的医女。
这年头,医女难得,特别是还有功夫的。
纪昭又问:“是不是睿亲王让你进宫保护皇后娘娘?”
瑾娘难得赞赏看着纪昭:“纪姑娘果然聪慧过人。睿亲王让我进宫保护皇后,还说皇后身子不好。”
纪昭哭笑不得。
瑾娘这嘴算是严还是不严?
问了,一句话分两次说。没头没尾的,让她往死里猜。
包氏来了。
今天裴神医要为她针灸。
纪昭有心想看看裴神医的神乎其神,所以特地让她来自己的院子中。
裴神医还没到。
姑嫂两人说话。说起昨天的事,包氏露出淡淡笑容。
“活该。她不该对付誉哥儿。”
包氏没有任何过意不去,也没圣母。
阮氏给誉哥儿下毒,她报复回去正正好。
反正畅春阁地板年久失修,坏了两块正常。事后查起来,她也没有什么错处。
大夫人拿不到她半点把柄。
纪昭道:“春宴过后,大哥和你便抬到了台前。大夫人会更加发疯对付你们。”
包氏笑了笑:“她昨儿就让人拿了一堆米,让我挑。说家里出了事,要供奉佛主。每挑一颗,还得念一句阿弥陀佛。”
纪昭:“……”
见过婆婆恶毒让儿媳妇挑红豆绿豆,不让睡觉的。
还第一听说让挑佛米的。
纪昭:“大嫂受苦了。”
包氏微笑:“没事,我挑了好米给婆母看看,转头就煮给誉哥儿吃。让佛主保佑他。”
“至于要交婆母的米,我让人买了一袋好的换了,到时候送过去。”
纪昭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直以为大嫂包氏是个实心眼子的人,没想到耍起坏来,让人防不胜防。
裴神医来了。
他给包氏看了看,笑道:“很简单。就是舌根有条筋有旧伤,松开了就说话如常了。”
包氏感激。
裴神医拿了银针,用明火烧了烧,然后飞快在包氏舌根下刺了几下,又拿了其他几根,在她脖子处扎了。
又过了一会儿,时辰到了。
他拔掉银针:“试试喊一句话。”
包氏试探着喊了一句。
中气十足,流畅多了。
包氏又惊又喜:“神医,神医!真的不打结了。”
裴神医收了针,笑:“老夫云游时,经常见到农户有儿子三岁多还不能喊爹的。扎几针就好了。”
“这种孩子是先天不足,尚能医治说话。你这个只是后天伤着了,更不打紧了。”
纪昭更有信心了。
裴神医又叮嘱了几句,就走了。——纪昭旧伤还没养好,他探探脉而已。
包氏千万感谢走了。
纪昭了了一桩心事,松了口气。
……
老夫人让包氏参与掌管侯府中馈。
纪家是有根基的。老夫人又是个爱添置产业的老婆婆。纪世德还没发迹的时候,老夫人就买了不少良田。
所以,纪世德发迹了后,家中有不少闲银打点。
纪世德这么多年仕途顺遂,也是因有了家底。
大夫人病了,侯府的中馈不能一直由着老夫人把持着。分了一部分给二房三房,自然也得给大房这一脉。
所以包氏加进来,理所当然。
二夫人和三夫人都没有意见。
她们本身也不太指望能分管多少。毕竟我朝家业基本上都是传长房。
老夫人夸了包氏在春宴上的得体,让管事给了她银库钥匙。
二夫人和三夫人都去恭喜。
白沁雪突然道:“说来也奇怪,好端端的,畅春阁的板子怎么坏了?”
堂中众人都是一愣。
包氏面不改色:“畅春阁年久失修,一时要用,下人就踩坏了。”
白沁雪拿着帕子按了按鼻子的粉,细声细气说:“大嫂别怪我多嘴。我只是寻思那听雨阁更偏僻些,怎么没坏,单单畅春阁坏了。”
说完,病恹恹皱着眉的大夫人直起身,定定瞧着包氏。
事出反常必有妖。
事出突然,她又挨了一拳头,整个人都是懵的。
直到今日被白沁雪提醒,她才慢慢回忆起春宴的事。
“是,那么奇怪。怎么的听雨阁没坏?就畅春阁坏了?”
丑事重提,大夫人恨得后槽牙都要咬断了。
若不是畅春阁坏了板子,没法献舞,贵客们也不至于被引到了听雨阁去。他们不去听雨阁,那纪蓉的丑事就不会被人发现。
如果不被人发现,她遮掩一下,打杀几个没长眼的下人,这事就过去了。
所以,有阴谋!
大夫人敏感地察觉到了不对头。
众目睽睽,包氏站在中央成了活靶子。
她道:“婆母,儿媳真不知道为什么畅春阁板子坏了。不过有修缮账册,拿过来瞧一瞧就知道了。”
说着她让人去拿册子。
侯府自从修建以来,每次修葺都有册子记录。
为的是日后为修葺有期限,比如几年一大修,几年一小修。
大夫人冷笑:“看册子有什么用?有心人要做手脚不是很简单?”
老夫人皱眉:“你想要说什么?”
大夫人情绪激动:“婆母!蓉儿一向乖巧懂事,从不犯错,他怎么可能明知春宴那么多贵客,还拉着一个丫鬟做那事?”
“这件事一定有人设计,从头到尾都是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