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别院内。
柳似安与一位相貌不凡的青壮对坐饮茶。
“还是我儿有办法,稍稍动点手脚,就让褚英书坐立不安。”柳似安满意的笑道。
“褚英书起兵造反,已是板上钉钉。明面上十万大军,实际上二十万大军。整个凉州,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力量。届时,我们最好先撤离凉州。”柳缺沉声道。
“老夫身为凉州主官之一,城未破就撤离,朝廷会追究老夫的责任。”柳似安说道。
“凉州城内也就凉王府那一千常镇府兵足够看,其余的虾兵蟹将,在褚英书大军面前,如同纸糊的。
只等褚英书起兵,凉州城必定守不住。到时候城内估计不会有多少活口。
咱们暗中撤离,谁又能知道?而且褚英书进城之后,不可能会再给我们逃离的时间。”
柳缺说道。
“我儿说的在理,到时候我们肯定要事先撤离。”柳似安说道。
“父亲,撤离是要撤离,但到时候,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需要留点惊喜给褚英书。”柳缺笑道。
“什么惊喜?”
“到时候再看。”
褚英书蠢蠢欲动,正是柳缺在背后算计所导致的。
他的计策非常的简单。
凉州地处西北,土壤贫瘠,粮食产量不多。
大几百万人口的行省,放眼大夏王朝并不算多。
但是这么多人,需要的粮食无法自给自足,严重依赖关内的粮食补给。
而褚英书大军所驻守的石头城,是一座军事重镇,之所以叫石头城,是因为附近全是戈壁荒漠。
边军的军粮,一直是由朝廷发放。
柳缺出主意,让柳似安在粮道上动一动手脚,褚英书自然就急了。
二十万大军所需要的粮草量,比四十万普通老百姓加起来的还要多的多。
褚英书没了粮食补给,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是遣散部分兵卒,缓解粮草压力;二是起兵造反,抢钱抢粮。
褚英书在石头城经营多年,好不容易暗中积蓄起了二十万大军的实力,怎么会甘心自断臂膀?
所以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直到储备粮耗光之前,只有造反。
如今世道,土地兼并严重,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的手中。
凉州城的富庶程度,不比中原江南那些富庶城池差多少。
只要褚英书能进城劫掠一通,不仅仅能在顷刻之间缓解粮草压力,甚至还能成倍扩大自己的实力。
而褚英书拿下凉州行省,难度就相当于举手抬足。
到时候他进可东出天门关,直取中原腹地,退可割据一方,裂土称王。
不管怎么说,造反对褚英书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赶虎上山之策。
而他们柳家,可以提前将财富转移到关内。
到时候有柳似安这尊大宗师圆满境强者庇护,举家入关,完全不在话下。
逼褚英书造反,朝廷到时候必定派兵前来镇压。
褚英书实力虽然强大,可朝廷还没腐朽到被一方边军拿捏的地步。
朝廷之上,狠人颇多。能拿捏褚英书的人并不少。
但褚英书早已狂妄自大,根本不会顾及这些。
因为他多年暗中豢养私兵,目的不就是为了起兵谋反吗?
只是柳似安父子的计谋,让褚英书提前行动罢了。
柳似安想要的,就是为自己的外孙女报仇,重新分配利益。
褚英书进城之后,必定会杀一大批人。
到时候分配利益的人,自然而然就少了。
“父亲可查到,是谁杀的朵儿?”柳缺问道。
“最大的可能就是徐氏所为。”柳似安回答道。
柳缺点了点头。
“徐氏,实力如何?”
“一位小宗师后期,一位中期。”
“就这?”
柳缺感到非常诧异。
连一位大宗师都没有,竟然敢在凉州肆意妄为?
他还以为徐氏下派了大宗师级别的强者呢。
凉州豪族众多,能在凉州上桌吃菜的,就这么几家。
很多所谓的豪族,实际上都是依附于这几家之上。
凉王府;巡抚柳似安为首的凉州柳氏;总督陈文青为首的凉州陈氏;梁国公褚英书;武道世家沈氏以及正阳帮;武道世家王氏及天鹤帮。
凉王府向来属于特立独行的存在,刘洵就藩几十年,就没与当地豪族有过多的来往。
其余的,势力错综复杂,都有利益往来。
现在王氏已经被打成了半残废。
而王氏,实际上是有着柳似安在背后支持,所以近些年才有机会超过正阳帮。
“可别小瞧了徐氏那小崽子,正是因为他崭露头角,才打破了凉州的平衡。”柳似安说道。
“不过一个废物,为何不杀了?”柳缺问道。
“正是因为动了这个心思,才导致朵儿被杀。徐府有一名大宗师圆满境坐镇。”柳似安说道。
“原来如此。这凉州又多出一名大宗师圆满了么?”
柳似安一直以为酒鬼是徐府的护道人,所以在朵儿死后,也不敢对徐府轻举妄动。
其实最近酒鬼忙着调查褚英书,如果柳似安在前一段时间对徐府动手,他一人足以灭掉徐牧三姐弟。
他还是太谨慎了,所以没敢轻易动手。
“父亲,我记得徐氏的大宗师圆满,就只有一位吧?”柳缺问道。
“那人不是镇国公府世子,另有其人。”
徐氏的大宗师圆满,就是嫡长子。
“难怪徐氏敢在凉州搅风搅雨,原来有些底气啊。”柳缺皱眉道。
“而且,徐氏近来跟凉王府走得很近。凉王府也能算徐府的靠山。”柳似安说道。
“这就奇怪了,凉王与镇国公向来不合。他怎么会庇护镇国公的后人?”柳缺一脸疑惑。
“老夫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这也不重要了。”柳似安轻笑道。
“对,暂时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只需要坐等褚英书起兵造反,才能火中取栗。”柳缺淡淡一笑。
父子二人继续饮茶,慢慢商讨其中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