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庶子凶猛 > 第247章 弓马术考核

第247章 弓马术考核

    翌日。

    巡抚衙门前,热闹非凡。

    武科乡试比文科乡试规格略高,文科乡试可在各州治所报考。

    但武科乡试则由巡抚衙门亲自举办,只有一个考点。全凉州行省内所有报考的考生,都需要到凉州城参加考试。

    徐牧站在人群当中,一圈扫视过去。

    围观群众将巡抚衙门前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差役围城一圈戒严。

    考生们正在衙署前点卯签到。

    徐牧先过去签到,然后才找熟人。

    很快,徐牧就看到了沈玉城。

    他和刘基站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似乎正在吵架。

    “沈玉城,你竟敢看不起本世子?你今天要是能考上,本世子一定想办法夺了你的功名!”

    “嘿嘿,今日巡抚大人亲自监考,他的清正廉明天下闻名。你以为乡试跟院试一样,你想干嘛就干嘛?”

    “贼他娘,整个凉州都是我家的地盘!”

    “是吗?”

    ……

    这两个家伙,沈玉城一会儿对刘基服服帖帖,一会儿又跟他吵的不可开交。

    他们可真是一对活冤家。

    “吵什么呢。”徐牧插了过去。

    “徐牧,你来的正好。沈玉城这小子竟然看不起本世子,说本世子不可能考得上武举人。”

    徐牧淡淡一笑,查看了一下刘基的境界。

    他的元气很驳杂,就好像一个非常浮躁的人一样夸张,底子打的很差。

    但让徐牧感到惊讶的是,他竟然达到炼气境后期了。

    这小子进境的速度,比他想象中的要快。

    至于沈玉城,还是炼神境圆满。

    不过他的元气非常浑厚,已经有了要突破的迹象。

    严格来说,通过乡试只能被称为贡士。

    但贡士只要参加会试,通过会试者赐举人出身,可参加最后的殿试。没通过会试者,也会赐举人出身。

    所以一般只要通过了乡试者,就都会提前成为武举人。

    “除非你能舞弊,否则就你这点能耐,考上武举人?想屁吃。”沈玉城讥讽道。

    “徐牧,你信不信本世子?”

    “我当然信。”

    “你看,还是徐牧够兄弟,他就对兄弟无条件信任。”刘基说道。

    “他是信你考不上呢。”

    “贼他娘,放你的屁。要不是本世子打不过你,早把你的嘴撕烂了。”

    “非常遗憾,你就是打不过本少侠。”

    ……

    沈玉城这家伙,虽然名声在外,拥有少侠之名。

    但在内部,他的名声确实不太好。

    从本质上来说,他跟刘基是一种人。

    骨子里就很傲慢。

    但沈玉城没有刘基这么纨绔,也不怎么败家。而且走在外面,也是时常帮助弱小。

    “别吵了。这次参考的一共有多少人?”徐牧问道。

    “我刚问过了,一百三十余人。录取十五人。”沈玉城回答道。

    “今年应该是武考大年,全凉州怎么才一百三十多个武秀才参考?”徐牧有些疑惑。

    整个凉州的武秀才,并不止那五百多人。

    吕泉山没能召集到的,还有七八十人。

    “今年确实是大年啊,前几年涌现的天才,都在今年参考。所以绝大部分人,都选择避其锋芒,没有参加考试。你看看,参加考试都在这里。”沈玉城解释道。

    徐牧扫视一圈,便看到贺知秋走了过来。

    “徐公子。”贺知秋向徐牧打招呼。

    然后又朝着刘基打招呼。

    “世子殿下。”

    “见到你小师叔,不打招呼?”

    贺知秋俏眉微蹙。

    “见过小师叔。”

    “哎,这还差不多。出门在外,记得尊师重道。否则别人会说我正阳帮无礼。”

    徐牧稍稍点头后,继续四下扫视。

    前来参加乡试的,大部分年龄都过了二十,有的已经接近三十岁。

    “九个小宗师,果真是科考大年。”徐牧微微惊讶。

    别看那些人将近三十岁才到小宗师,其中已经有人达到了小宗师中期,甚至是后期。

    这些人可都是有机会步入大宗师的,一位大宗师,就已经可以坐镇一族。

    若是他们在有生之年达到大宗师圆满,更是可以坐镇一方,成为顶级强者。

    徐霜衣已经是天才中的天才,才会被老爷子相中。

    但她如果没有徐牧的帮助的话,三十岁之前,没有任何可能步入大宗师。

    所以这些考生的含金量,并不低。

    贺知秋非常诧异,看向徐牧。

    “你怎么知道九个小宗师?”

    徐牧笑而不语。

    “其余的所有人,基本上都达到了炼神境圆满。”徐牧沉声道。

    徐牧本以为自己的境界会在中下游,可没想到竟然会是倒数第二。

    倒数第一是刘基。

    他是唯一一个炼气境。

    一眼扫视过去,除了那几个小宗师志在必得之外,其他人人神色凝重,在他们面前的是巨大的挑战。

    可其中最有自信的,却是刘基。

    他这表情,就好像自己已经考上了武举人一样。

    贺知秋不知道徐牧有什么本事,竟然能一眼看穿大家的境界。

    难道有什么秘籍,能在人不动用元气的前提之下,看穿别人的境界?

    不然徐牧不可能做到吧?

    这时候,吕泉山从衙署大门走了出来。

    “各位武秀才,本年度凉州武科乡试,由本官亲自监考。所有题目,均由本官出,规则也由本官亲自定……”

    吕泉山简单的讲了一下乡试的考试规则。

    这些规则,大家基本上都已经知道了。

    往年武考的题目,都大差不差。

    就是那几套搬出来,来回使用罢了。

    “听说吕大人已经举办过四届乡试,每一届乡试都别出心裁,出的题目相当颠覆。”

    “是啊,不知道今年吕大人会出什么样的题目。”

    “不管什么题目,反正弓马之术必考。”

    ……

    众人议论纷纷,猜测吕泉山出了什么题目。

    吕泉山抬手一拍,府衙的差役们牵出来一大群骏马。

    “第一项考弓马,考试场地在城外。所有人都上马,跟本官走。”

    吕泉山跨上一匹骏马,众人纷纷上马,跟随吕泉山出城而去。

    出了城没多远,就来到了考场。

    这是一片非常大的空地,有不少差役正在考场布置着。

    乡试考弓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太祖皇帝马上得天下,首开武举考核制度,挑选武道天才入入朝为官。

    到太宗一朝,武举彻底完善。

    为了纪念太祖皇帝的丰功伟绩,太宗皇帝曾下旨,乡试必须考弓马之术,只有弓马娴熟者,才能保家卫国。

    所以院试只考弓术,不用考马术。

    到了乡试,不管题目怎么变,总有一道题离不开弓马。

    可以分开考,也可以结合考。

    而吕泉山则将弓马合为一考。

    “所有考生请听考试规矩。考场长五里,从开始,必须要在一盏茶的时间之内,跑完一个来回。

    在这期间,沿途左右两侧会不固定出现移动靶位。每个人只能携带二十支箭矢,来回必须要将所有箭矢射完。按照中靶的优劣,来定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