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射合考的例子不是没有,而且很多。
但基本上都是射固定靶。
吕泉山为了院试,弄出这么大一座考场,又想到了移动靶。
不得不说,他确实重视武考,费了点心思。
这规则相当简单,但相比于打固定靶,移动靶更难。
而且,两旁的靶位的距离不固定,有的远有的近。
再有,那些举靶的人,随时可以将靶子收回壕沟里面去。
所以射空的可能性非常大,挑战自然也更大。
这相当考验骑射的功底。
然而,吕泉山接着说的一番话,让众人瞬间心情激荡了起来。
“今年本官多加了一条规矩,都听好了。若是有哪位考生,能够二十箭全中靶心者,则可无视接下来几项考核的成绩,直接破格成为武贡士。”
听完这话,现场直接沸腾了起来。
十环全中者,则可直接录取为武贡士?就相当于直接成为了武举人!
这是昨晚刘洵和吕泉山谈的条件。
刘洵只让吕泉山增加这条规矩,但并未点名了让他关照刘基。
吕泉山没有思考多久,就答应了下来。
就是放眼全天下的考生,想要在他的考试规则当中连中二十次十环,几乎不可能出现。
除非来一个专攻弓术的大宗师级别的强者。
而达到这个级别的,早就已经成为武进士了。
而且吕泉山觉得,如果谁能拥有这种级别的弓马之术,破格录取为武贡士,那又何妨?
如果真有一个人有这种水平,但武道境界不够高,也不应该埋没这样的人才。
这种弓马之术,在战场上一定能大放异彩。
答应了凉王的条件,还能获得一个天大的人情,何乐而不为?
刘洵摆明了是为刘基开后门,吕泉山还真想看看,堂堂凉王之子,是否有自己的长处。
现场。
刘基听完这话后,心中瞬间有了底气。
其实他嚷嚷着自己能考上武举人,可他自己心里并没有多大的底气。
正所谓自己有几桶水,自己最是清楚。
吕泉山那人肯定忽悠不了,所以他多半会落考。
可有了这条规则之后,刘基的机会不就来了?
“你们就瞧好了,本世子一定考上武举人。”刘基得意洋洋。
这一次,他是真的自信满满。
“你接着吹,你再使点劲,我马上就信了。”沈玉城不以为然。
“沈玉城,咱打个赌。这一次本世子要是再赢了,今后你必须叫本世子大哥。你要是再敢当反骨仔,本世子找王府的人高手拆了你一身反骨。”刘基说道。
“赌就赌,可万一你没考上呢?”沈玉城问道。
“那我就让你当二大哥!”刘基说道。
“为什么是二大哥?”
“本世子大哥是徐牧,本世子可不像你一身反骨。徐牧一日是本世子大哥,终身是本世子大哥。再说了,徐牧也是你大哥,难道你想跟大哥平起平坐?”刘基说道。
沈玉城自然对徐牧心悦诚服,早就将徐牧当成了大哥。
刘基这么一说,也不是不行。
“那行,以后徐牧是老大,我是老二,你是老三。”沈玉城说道。
“我是老二,你是老三。”
“我是老二!”
“还没开考,你怎么就知道本世子考不上?”
“我说。”
徐牧插到了两人中间。
“你俩先闭嘴,安静一下,老子脑袋都被你们吵炸了。”
这时候,吕泉山宣布开始考试。
第一个人领了弓箭,跨上骏马,在一名考官宣布开始之后,这人骑着骏马往前飞奔而出。
一盏茶之内,那人骑着马跑了回来,箭袋里面的箭矢已经射完了。
由于考场面积巨大,因此大家都不知道考生的考试情况如何,只有等待公布结果才能知晓。
虽然考生数量有点多,一个一个轮流考完,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但吕泉山为了考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依然选择轮流考试。
时间慢慢流逝,从上午到下午,很快又天黑。
然而天黑之后,吕泉山依旧没有停止考试,依旧在让考生不断地上考场。
按他的理解就是,将来上战场,也不一定分白天黑夜。
所以到了晚上,照样要考。
深夜,终于轮到了徐牧。
徐牧跨上骏马,背着弓箭,策马而出。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之后,徐牧便回来了。
“徐牧,考的如何?”刘基赶紧凑上前来问道。
“等公布你不就知道了?”
“下一位,刘基!”
一位监考官喊了一声。
“来了来了!”
徐牧拉住刘基,提醒了一句。
“这项考试不简单,路上不是平的,有非常多的障碍物。你多多注意。”
“区区障碍物,难不倒本世子,且看本世子表演!”
刘基跨上骏马,飞奔而去,不久后又飞奔而还。
沈玉城的运气还行,比徐牧刘基好一些。
一直到天亮后,才轮到他。
等到第二天上午,日上三竿,这第一场考试终于结束了。
很多人对自己的成绩大致都有个底。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具体成绩如何。
每一个人都熬了一晚上,人人精神振奋,不知疲倦。
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吕泉山,等待他公布本场考试的成绩。
他们不仅想知道自己的成绩,也想知道别人的成绩如何。
然而,吕泉山却并未选择在第一时间公布。
“为了不影响大家接下来所有考试项目的发挥,这一项考试成绩,本主考官会在乡试结束后,最后公布。所有考生回城休息两个时辰,下午在衙署大门前广场考第二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