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 > 第423章 上书解散军队,袁府队伍抵达庐江

第423章 上书解散军队,袁府队伍抵达庐江

    一众统领低头细思。

    如果没有黄巾造反,他们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原本朝廷的秩序下,只有举孝廉一条上升的道路。

    而他们这些普通人,根本无法接触到那条途径。

    各地举孝廉都被世家豪族掌控。

    轮不到他们这样的人。

    是黄巾造反给了他们机会。

    同样也是家主的提拔,才给了他们得以施展自己武艺的机会。

    一番思索的统领们,目光整齐落向袁彬。

    等待来自家主的解答。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袁彬的声音有些怅然。

    他说道:

    “虽然这也算是一部分原因,但却不是主因。”

    “最为紧要的依旧是这些黄巾都是极其珍贵的人力。”

    “如果全部屠戮,会对我汉族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而且,但凡有口饭吃,能够勉强活下去,谁又愿意跟随叛贼造反?”

    他的话语让大帐中的一众统领们连连点头。

    袁彬下定决心吩咐道:

    “按照计划行事。”

    “另外,派遣精锐士卒佯装交谈,给偷偷俘虏释放消息。”

    “诉说庐江那面有活路。”

    “此事便交于……”

    他的目光在各个统领身上游移。

    “赵云和太史慈前去完成。”

    “诺!”两个统领起身高声应答。

    “还有。”袁彬继续吩咐道:

    “明日,我会撰写文书向朝廷禀报此处战况。”

    “而且还会主动要求,在豫州黄巾全部平定及地区安稳后,解散麾下军队民兵以及民夫。”

    “使他们返乡。”

    “啊?!”大帐中响起一片惊呼声。

    颜良率先噌的站起,“家主!”

    “那可都是跟咱出生入死的士卒!”

    “怎能说解散就解散呢?”

    “大家还等着跟您建立更大的功绩呢!”

    “是啊!”文丑苦劝,“这消息若是传出去,无论士卒、民兵还是民夫,那得多失望?”

    “他们可是嗷嗷叫着要跟随家主一辈子!”

    关羽捋着胡须眯眼沉默不语。

    张合若有所思。

    张辽没有响应,他也在思索家主对此事的考虑。

    吕布开口打断文丑文丑的劝说。

    “家主既然有此意向,必然有其道理。”

    “我们等待家主诉说。”

    焦躁的颜良和文丑收拢情绪,两人坐回位置,等待袁彬诉说。

    “首先,你们要谨记。”

    “这些士卒是官军,隶属于官府。”

    “并非我等私人部曲。”

    “与你们不同,你们这些统领,以及那些来自府上的骑兵和精锐士卒,才是本将私人部曲。”

    “你们不要把这两种截然不同身份的人混淆。”

    “绝不能把五千士卒以及其他民兵民夫当成我们袁府麾下。”

    他的话语让在场武将心底同时一凛。

    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家主如此严厉。

    所有收敛神色,变得无比正式。

    坐直身体仔细聆听。

    “不过你们放心。”

    袁彬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明面上,我们虽然不能让任何人抓住把柄。”

    “但这些士卒解散以后,返回故乡生活不下去。”

    “带着他们全家变成流民向南偷偷流窜。”

    “到达庐江的时候要吃没吃要喝没喝。”

    “难道我这个老上司能看着他们饿死旷野吗?”

    他的话语让所有统领目光暴闪!

    果然,家主根本没有忘记那些跟随他建功立业的士卒!!

    袁彬微笑说道:

    “收拢流民进入农庄中耕田种地。”

    “绝对是爱民之举。”

    “本地官府还要感谢我等收拢流民,使得地方治安不会变差。”

    “朝廷中的王公大臣更是挑不出理来。”

    “哦!!”一片恍然大悟的声音响起。

    这种办法简直偷天换日!

    如此一来,那些跟随他们出生入死的士卒民兵和民夫,都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袁府人!

    这让在场的统领们不仅感受到袁彬善待属下的仁义。

    有充分感受到对方的智谋。

    “嘿嘿!”文丑挠头道:

    “原来家主早已思索妥当。”

    “让某误以为家主不要那些士卒了呢。”

    颜良告诫道:“你这厮可要小心行事,勿要把此间话语说到外面去!”

    “那是当然!”文丑挺起胸膛,朗声保证:“某绝对不会说出一分一毫!”

    “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某还是知道的!”

    袁彬继续吩咐:“从明日开始,所有统领带领部分士卒、民兵和民夫混合队伍。”

    “朝豫州各郡各县出击。”

    “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平定黄巾余孽。”

    “另外,留在此间看管俘虏的队伍,从明日开始执行计划。”

    “诺!!”大帐中一众统领们高声应答,所有人目光烁烁。

    ……

    庐江。

    蔡邕带领府上人手站在东城门前张望。

    已经几个月没有见到两个女儿的他翘首以盼。

    但他更想见到的,却是自己的大女婿。

    不过他从骑兵先行送来的消息中得知,袁彬带军前往豫州平叛。

    后续还要返回洛阳复命。

    估计返回庐江时,不到冬天也得入秋。

    “蔡叔父简直望眼欲穿啊!”

    一旁的一道少年声音响起,打断蔡邕的张望。

    他回头笑道:“那是自然。”

    “老夫许久不见闺女,怎可能不想念?”

    “而且,袁府队伍终于抵达,也可让老夫肩膀上的压力少上许多。”

    “不用再面对本地那些氏族苛责……”

    他的话语说到一半又咽回。

    蔡邕看了看站在一处、却是一文一武截然不同的两个少年,暗道自己差点说错话。

    已经改变许多的他,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像从前那般,为了诉说心中之意,而不顾得罪他人。

    “蔡叔父但说无妨。”年少周瑜微笑说道:

    “本地氏族对袁家前来多有意见。”

    “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毕竟后将军官位越来越高,袁府也会越加壮大。”

    “必然会对本地氏族的利益产生侵扰。”

    蔡邕回道:“老夫还要感谢公瑾。”

    “若不是周家出手,以及庐江郡守帮衬,我等刚来之时绝对无法落脚。”

    “等待后将军前来庐江之时,老夫必然引荐两位面见。”

    “就等蔡叔父这句话!”一身武气的少年兴奋说道:

    “我可是听闻公瑾打探到的消息,后将军以及麾下武艺非常高强,战力更是极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