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经过半个时辰的努力,尹思齐依葫芦画瓢的选出了其他班干部。傅文翰学习委员、张生生活委员、苏逸尘体育委员。
班干部选完后,这个班级的领导层基本上就形成了。
“不错,希望各位日后协助我管理好班级,让我们更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众学子连忙起身弯腰说是。
顾嘉月也不废话,拿出课本就开始第一堂课。
“好,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卷子的话你们回去先相互交流一下,我们改日再讲。我主要负责教授你们经义课程。这是我们这六个月需要学习的书籍。班长,组织人发下去。”
经义是院试主要考查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掌握。儒家经典中的经典包括《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考生需要对这些经典的原文、注释有深入的理解,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阐述和论证。
例如,出题者可能会从经典中选取一句话或一个观点,让考生围绕其进行论述,以检验考生对经典的熟悉程度和理解能力。
这其实和现代考试作业题中的议论文相似。也可以将其看做是一道主观题。
在穿越前顾嘉月就是高级语文老师,所写的文章还得过几次奖。每年从他手里毕业的学生中也有许多作文写得很好的。其中还有几个在高中就开始写小说的,都是很不错的学生。
所以在四个科目中,顾嘉月选择了最有把握教好的‘经义’。
见大家都收到了新课本,顾嘉月拍了拍手大声说道:“好的,今天第一节课,咱们就学“如何写好一篇经义题。”
“大家觉得经义题难不难?”
所有人齐齐点头:“难。”
顾嘉月点头。“难,很难,你们觉得难,其他人也觉得难。所以你们与其他人没有区别。不过现在你们有了我,就是最大的区别。”
她开了一个小玩笑,这样的自信成功逗笑了所有人。
课堂气氛很好,对她开展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先来看看经义难在哪里。难在语言障碍?文化背景知识?还是多种注释版本差异?或者是官方标准的把握?还是立意深度与创新性?”
顾嘉月连续用了五个疑问句,成功的让学子们陷入深度的思考中。
“我们先来说说这语言障碍,你们听完后想想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扰。”
“科举所涉及的儒家经典,其成书年代久远。这些经典的文字表述古奥难懂,包含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例如《尚书》中的许多篇章。其语言古朴、简约,其中的一些字词在我们大乾已经很少使用。考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理解这些字词的确切含义,才能准确把握经典原文的意思。”
学子们赞同的点了点头。
对,太对了。每次学习新内容,对于那些生僻字他们真的焦头烂额。且每个夫子对不同的生僻字有自己的理解。像他们这种在书院学习,回家还有家庭教师的贵族子弟来说,更加的迷惑,因为两个夫子教得不一样啊。
“好,接下来我们再说文化背景知识。
经典中的内容蕴含着当时复杂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以《春秋》为例,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编年史书,其中还体现了周朝时期的礼仪制度、宗法观念以及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考生要理解其中的微言大义,就必须熟悉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各国的风俗文化以及宗法传承等诸多知识。
我们来看“郑伯克段于鄢”这一记载,考生如果不了解郑国的王位继承制度和当时的伦理观念,就很难体会其中对于郑庄公和共叔段兄弟之间复杂情感和政治斗争的描述。”
顾嘉月这才说了两点,这些学子们的脑袋就点的像小鸡啄米一样。
对对对,太对了。
他们这群人基本上从六七岁就开始读书了,学到现在也有十来年的时间。四书五经不能说是倒背如流,那也是熟读的,有个别学子甚至也是能做到背诵大部分内容的。
可是会读会背是一回事,去理解又是一会事,往往一句话里面就包含了好几个典故和故事,要想全部弄懂真的很难。
顾嘉月继续将剩下的难点说完,教室里所有学子都双眼微红的将她视为知己。
一语惊醒梦中人,他们就是这样的啊!
不是他们愚笨,而是四书五经内容太过繁杂,他们真的能不能全然理解啊。
顾嘉月笑着安抚激动的学子们。“好了,现在我们说完了难点痛点,那大家想不想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难点痛点呢?”
“想!”
顾嘉月用手拍了拍桌子。“把想字打在公频上不对,大声喊出来~~~”
不好意思,说劈叉了。
众人用尽力气大喊。“想!”
这突然所有人大吼,吓得隔壁的顾宇河和张初筵一大跳。
顾宇河捅了捅张初筵的手臂。“二姐在隔壁干什么?一会有人哭一会有人笑的?”
张初筵先看了一眼讲台上的江陆离,随后小心翼翼的摇头。
见张初筵不想理他,顾宇河痛苦的趴在桌子上。读书好累啊,一点也不好玩。
特别是他这个班级只有他和张初筵两个人,想要偷懒都不行。
他在下面做什么夫子都知道。
“顾宇河!”
看吧,他只是躺了三秒钟,江山长就发现了。
江陆离眉头一挑,“后面站着去。”
同是一个爹娘生的,这顾宇河怎么这样笨呢?简直连顾嘉月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真给顾嘉月丢脸。
不行,他得对顾宇河更加的严厉,别说能成长城顾嘉月那样,但至少不能太拉胯吧?不然以后人家怎么看顾嘉月?说她这么大一个山长居然连自家弟弟都教育不好?
顾宇河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日子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是伸长脖子想要去听隔壁在干什么。
隔壁能干什么?当然是上课了。
“好,咱们打开课本的第一页。我们要想写好一道经义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的要素。第一、明确论点,第二选择合适的论据,第三、合理安排论证结构,第四、注重语言表达。”
“如何明确论点?在这之前我们得知道论点的重要性。
论点是经义题的核心,它就像一面旗帜,统领着整篇文章。一个清晰、准确、有价值的论点能够让考官迅速了解考生的立场和意图。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她的论点是什么?是学习后复习会感到快乐?还是“学”的内容在儒家思想中所代表的范畴和“习”所包含的实践、演习等多层含义?以及这种快乐是基于怎样的价值观产生的?
顾嘉月说的很慢,她习惯在讲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举很多例子出来帮助学生们理解。
课本上只有大概的内容,其实更像一个大纲。与现代和古代普通的课本都不一样。
这也是顾嘉月经过深思熟虑过的。
她所教导的这二十九个学生不是蒙童,她不能将饭嚼碎了喂进他们嘴里。她更重要的是引导、启发。让他们学会自己去思考。
她要教给他们的是技巧,而不是去禁锢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古代的科举考试可不是现代的应试教育。它更看重的是考生的思想和务实。
但只要是考试,那就是有规律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论点了,那如何从提炼出论点呢?
首先我们得仔细研读题目文本。认真分析经义题目中的关键词。例如,题目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里的“君子”“博学”“文”“约”“礼”就是关键词。然后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每个关键词的含义,像“博学”不仅是广泛学习知识,还涉及学习的范围、深度和目的;“礼”包含古代的礼仪制度、道德规范等诸多方面。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剖析,论点可以从君子如何通过学习知识和遵循礼仪规范来塑造自身品德这一角度提炼。
我们还得理解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考试时需要注意题目语句的结构,是因果关系、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等。如果题目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一种并列且相互对照的关系。可以提炼出论点: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并且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有效获取知识,避免陷入迷茫或疑惑的境地。
此刻,所有人都忘记了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这个人是一个不过十六岁的女子。
他们已经被她的知识折服,如今只有一个念头,恨自己只有两只手,写字的速度跟不上顾嘉月讲课的速度。
偶尔听到不懂的地方,他们还要举手发问。可不管他们提出怎样的问题,顾山长都能回答得言之有物且能举出更加通俗易懂的例子。
此乃奇女子是也!
“铛铛铛”
顾嘉月正说的口干舌燥,一阵钟声响起。
她长呼一口气,终于结束了。给他们上课还真的比给启蒙班上课要累上许多。还好她并没有托大,这断时间从未停止过学习,不然根本回答不了他们提出的问题。
这些学子不简单啊。
回去还得更加努力的学习备课,不得丢脸。
“好了,今天早晨的课就上到这里了。我现在给你们布置一道题目,回去写好明日交给学习委员,明日上课的时候由学习委员统一交给我。”
“请以《孟子梁惠王上》中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一千字的经义题。听明白了吗?”
“听到了。”
顾嘉月满意的点头。“好,那放学吧。”
“恭送夫子!”
这次,大家皆诚心的向顾嘉月行了弟子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