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嘉月揉了揉顾宇河的头发,“是呀,以后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房间。”

    一大家子人怎么看都看不够,虽然四栋楼每栋都差不多,但是所有人还是不厌其烦的都看了一遍,甚至还玩起了找不同,认认真真的比较着四栋楼哪里不一样。

    都看了一遍后,顾家所有人都坐在院子里。

    奶奶半眯着眼睛看着众人。“既然房子已经修好,放着不住也是浪费,这几日你们就自己收拾收拾,然后再看个日子,咱们就搬进来。”

    “但这是嘉月的一片孝心,咱们当长辈的得领情。正好亲家也在这里,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陈氏这才恍然,怪不得刚才她想回避,亲家拉着她的手坐下呢,原来是想让他做见证。

    也好,就听听亲家要说什么。

    所有人都安静的看着奶奶。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更何况嘉月还只是你们的侄女,她根本没有给你们修房的义务。所以我和你爷爷商量后决定,老大老二,你们一人拿十两银子给嘉月,算是买断了这栋房子。你们自己也看到了,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这套房子价值不止十两银子。”

    说完转头看向欲言又止的顾嘉月。“你也别拒绝,我知道你不缺这点银子,这银子也买不到这房子。但这银子必须给,你也必须收。你只有收了这银子,咱们顾家还是和睦的一家人。”

    顾嘉月瞬间明白了爷爷奶奶这样做的用意。

    他是小辈,孝敬爷爷奶奶没有问题。

    但大伯二伯不一样,虽然是长辈,但毕竟隔了一层。若今天他不收下这银子,日后大伯二伯就会觉得自己低了他家一等。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现在爷爷奶奶还在,三兄弟的关系很好,可等爷爷奶奶不在了,时间久了。小辈的长大了还会一直这样和睦吗?

    日后稍微有一点不顺心,会不会有人拿这件事说嘴?

    可给了钱就不一样了。

    顾嘉月点头,并没有拒绝。“好,都听奶奶的。”随后她又看向大伯二伯。“大伯二伯如果同意的话这个钱不用急着给,你们可以每年给我一些,或者存够了一起给。”

    这样天降好事谁会不同意?可他们内心从一开始的高兴到现在的有些无所适从。

    最后还是二伯率先开口。“嘉月啊,十两银子是不是太少了?虽然我现在没有,但我愿意给你二十两,咱们可以写个契书二伯不会赖账的。”

    大伯连忙接过话头。“对对对,我也与愿意给二十两,咱们写个契书,要是大伯不给你就报官抓我。”

    大伯的话引得所有人都哈哈大笑。顾嘉月笑呵呵的拒绝道:“奶奶说十两就是十两,契书就不用了。因为这只是一套房子,所以我让虎子办房契的时候办的是爷爷的名字。”

    顾嘉月拿出早就办好的房契递给爷爷。

    爷爷双手接过,无比珍惜的看了又看。

    奶奶拍了他一下,“你识字吗一直看?等下把这张纸看出个洞来怎么好?”

    爷爷不服气。“我怎么不识字了?每天宇河回来都有教我的。”

    奶奶才不管他呢,拿过房契来就折好放进怀里。“就算有房契也要写一份契书,省得那天我和你爹别你们气死了还不急交代。”

    “嘉月,去拿纸笔来。”

    好吧,爷爷奶奶是大家长,他们作为小辈的也只有听从的份。

    顾嘉月拿来纸笔,先是按着奶奶的吩咐,写了三张纸条。“我和你爷爷就住左手边第二栋,剩下的三栋按着从左到右的顺序是一二三。你们抓阄吧,抓到那个住那个。”

    所有人没有意见,因为房子是顾嘉月修建的,所以让顾父先抓。然后是大伯,最后是二伯。

    顾父抓了2号,与奶奶那栋槅门相看。

    大伯抓了一号,是进门的左手边这栋,二伯的就是右手边这栋。

    房子分好后就是写契书。言明该房屋是顾嘉月出资修建后低价转卖给顾黄武、顾黄台的。大伯二伯需在五年内各支付顾嘉月十两银子。

    契书一式四份,写好后大家签上自己的名字。各保留一份,这件事就这样安排好了。

    奶奶大手一挥。“好了,各自回去收拾东西。”

    “好耶!”孩子们蹦蹦跳跳的先行跑开了。

    本来打算离开的陈氏被大伯娘央求着帮忙收拾东西。

    陈氏见女儿如今住上了新房子,心里十分的安慰。但想想女儿的那个脑子和嘴巴,生怕她得罪人,索性也就留下来一边帮忙一边提点女儿。“你以后少说话,多做事。没事别瞎巴巴。”

    大伯娘十分委屈。她说的那些话那句错了?那句不是实话?

    怎么一个个看她就像看脑残一样。“好,我记下来。”她不敢顶撞老娘,只能假装答应。

    她可以不吃饭,但是不能不说话。

    陈氏看女儿这样子就知道她没有往心里去,一时间十分无奈,只能看着大伯说到:“黄武啊,啊梅她没有什么坏心思,就是嘴巴大点,脑子里少跟经。平日里你多管着一些。”

    大伯放下手中的箱子,傻呵呵的笑道:“娘,啊梅很好的。我们全家都喜欢她。”

    大伯也不算说谎,就算是最严厉的奶奶出门吵架都要带着大伯娘,无他,大伯娘嘴巴大,声音高,吵架在气势上就赢了半截。

    再说二伯娘,因为没有儿子也捧着大伯母。

    李母呢?性子也是一个柔软的,平时轻易也不会起冲突。

    所以说,大伯娘在这个家除了奶奶会时不时的吓唬她,还真的没有其他人说她。

    看着眼前这个傻憨憨的女婿,陈氏心里又高兴又忧愁。这一家子每个聪明的,以后如何是好哦。

    不过好在这顾嘉月一家子人品都不错,她也是放心的。

    随后她从怀里摸出一两银子。“这次来不知道你们要搬家,身上没有带银子,并且家里也不宽裕,这一两银子你先收着,平日里你买鸭蛋的钱也存起来,年底就可以还一部分钱给嘉月了。”

    大伯娘连忙拒绝。“娘,我们怎么能要你的钱?家里也不富裕,几个兄嫂姐妹都在家等着呢。要是我拿了你的钱他们还不得背地里咒死我?我才不要。”

    “再说了,我现在跟二弟妹一起养的上百只鸭子已经开始下蛋了,每日捡上几十个也是一笔钱。之前帮嘉月修学堂也挣了一些。等着嘉月教了我新的技术我有的是挣钱的办法。区区十两银子,我还得起!”

    大伯娘嘴巴快,脑子少根筋。但她人不坏,也拎得起。她清楚的知道这房子是他家占了便宜,所以心里满满是对顾嘉月的感激。

    当婆婆提出让他们一家给十两银子的时候,她想的是她拿不出这十两银子,而不是不给。

    后来嘉月又是可以分期慢慢给,她心里一点负担都没有了。

    嘉月可说了,女子能顶半边天,现如今,家里那上百只鸭子就是她的希望。只要她好好照顾,早晚能挣钱。

    而她娘家呢,别人看着她娘做一回媒又是肉又是钱的,看着挣很多。

    可是挣得多,也耐不住家里人多啊。那么多张嘴就靠着这些钱过日子呢。

    别人不心疼她娘,她心疼。“娘,等我把嘉月的十两银子还了,我也每年给你钱,让你过好日子。”别人不心疼她娘,她心疼。

    嘉月一个小姑娘能给她爷爷奶奶,爹娘造房子。她一个三十多岁的人也能!

    大不了,就多养一些鸭子!

    陈氏连忙看着大伯一眼,嗔怪的打了女儿一巴掌。这嘴上没有把门的,说话得罪人了都不知道。“你别挂念我,你和黄武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顾黄武停下将衣服放进柜子里的动作,一脸不赞同的看着大伯娘。“孝敬娘为什么要等到以后?现在你就可以孝敬啊?昨天不是捡了一篮子鸭蛋吗?装一半给娘拿着回去。”

    “还有你不是给娘做了一套衣服吗?怎么不拿出来给娘?你是不忘了?”说着他就打开另一个箱子,翻出一个包裹出来。

    “娘你看,这是啊梅给你做的衣服,还说有机会给你送去呢,正好你今天在,快试试合不合适?不合适啊梅正好就给你改了。”

    大伯娘一拍脑袋。“哎哟,我每天忙来忙去的,还真的将这事给忘了。娘你快试试,这布可好了,是嘉月从京都带来的呢,咱们这里可没有。”

    看着这没心没肺没城府的女儿和女婿。陈氏心里头既高兴又难过。

    心情之复杂无法用言语形容。

    果然先人说的对,什么锅配什么盖。

    这两人啊,合适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