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148章 巨额专利授权费

第148章 巨额专利授权费

    如果选择专利授权费,那么现在就需要缴纳第一笔专利授权费,但三年后,专利授权费将会降到10。

    在张部长看来,第一个选择就很不错嘛,毕竟张部长是站在国家这边的。

    国家已经拥有45的股权,再加上赵小侯这25的股权,那就是控股权到手了啊。

    这样更利于国家把控锗碳芯片的方方面面。

    当然,这样也有一些弊端就是了。

    在会议结束之后,张部长就将锗碳芯片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几个投资份额较高的公司代表叫到了办公室,开了个小会。

    当那几个公司的代表听到小侯科技公司要25的股权时,他们从内心深处来说,是不愿意的。

    有一说一,如果万不得已的话,他们宁愿小侯科技公司收取25的专利授权使用费,而不是20的股权。

    原因很简单,按照大夏国现行的相关法规,5的股权就可以要求在董事会里获得一个董事席位了。

    而20的股权就是4个董事席位。

    甚至于运作得好的话,凭借20的股权当上董事长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以锗碳芯片公司的投资规模,如果以后上市的话,1都算得上是大股东了。

    总之20的股权所发挥出来的力量,肯定不是25专利授权费可以比拟的。

    你说将股权授权给国家?

    那就更不行了。

    这会降低锗碳芯片公司的活力!

    因而这几个公司代表随即就让了步,表示可以支付18的专利授权费,或者150亿的一次性买断费用。

    但赵小侯这个时候难得表现出了一点商业能力,假意执意要股权,表示如果觉得25的股权高了,那么可以降低到23。

    赵小侯还是第一次参与到这样的商业谈判拉扯之中。

    在公司代表们将专利授权费提升到23的时候,赵小侯就很不耐烦了,表示20的股权,或者190亿的一次性买断费用,同意就签字,不同意的话,自己就不将专利授权出去了,自己开工厂生产。

    赵小侯的这种王八拳,可是将几个公司的代表都打得头晕目眩。

    商业谈判有你这么谈的吗?

    就连那位国家安排的锗碳芯片公司负责人都有一个感觉,现在的年轻人难对付啊。

    如果是自己的公司,这几个代表大概也就真的不谈了。

    但在向各自大boss通了电话之后,交易终于达成。

    为华、芯中等等公司乃至于国资委,将按照锗碳芯片公司的股权划分,最迟在一年内,一并向小侯科技公司一次性支付180亿的专利转让费。

    当然,这个时候,赵小侯也不会签字的,因为专利授权的一些细节还需要谈判。

    但这些事情,他就交给钱本伟去做了。

    自己不能抢了人家钱本伟的饭碗啊。

    事情交给钱本伟去做,赵小侯和张部长、各公司代表等等一并吃了一顿庆功宴之后,则重新回到学校,开始给学生们上课。

    钱本伟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心都在颤抖啊。

    180亿的专利转让费?!!

    虽然他也知道如果将这个专利拿在手里,长时间下来,产生的利益要远超过这180亿专利转让费。

    但180亿还是太吓人了。

    钱本伟感觉将自己卖了,都不止一个零头。

    当然,赵小侯的想法肯定和其他人是不同的。

    在他看来,能够拿到专利授权费是最好的。

    但如果不能,拿一次性专利转让费也好。

    原因很简单,他有一种预感,自己之后的不少研究很费钱啊。

    锗碳芯片肯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吞并硅芯片的市场,因而在前期,专利授权费是不可能太多的。

    但这180亿,至少也能够让他以后搞一些大型实验了。

    再说了,这钱存在银行里,不是有利息吗?

    现在银行利息多少?

    赵小侯当即就掏出手机查了查。

    存一年,221的利息。

    他隔着牙齿吸了吸气,嘶,这个利息有点少啊。

    当然,就算是如此,他也不会将这钱投入到什么股票、基金上了。

    自己都上两次当了,还上当的话,就不是智商问题了,而是脑子真的进水了。

    再说了,这钱要等上几个月才能拿到的。

    赵小侯不急。

    再说了,他以前听说过,如果你存的钱够多,银行会给你高额利息的!

    赵小侯顿时就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如果银行能够一年给到4的利息,那么自己存一年有多少利息?

    72个亿的利息啊!

    草草草!是一种植物!

    这么一算,赵小侯心里就稳了。

    以后,光靠这利息,自己做实验的经费似乎都不成问题了吧?

    嘿嘿嘿!

    相对于赵小侯的如意算盘,他这个学期的上课安排就不是那种规定的专业课了。

    刘主任给他这个学期的安排就是在材料系的小礼堂里上公开课。

    至于公开课的时间和内容,任由赵小侯自己安排。

    但一个学期不得少于5堂公开课。

    这无形之中极大减轻了赵小侯的授课压力。

    如果赵小侯勤快点,一个星期就能够完成任务。

    只不过,这样的话,授课效果可能不会太好。

    而赵小侯的第一节公开课就是浅谈碳纳米管。

    虽然他之前研究的是锗碳纳米管,但对于碳纳米管,以赵小侯现在的知识量,还是可以很轻松给人上课。

    即便第一节公开课的时候,学生来得不多,来了不少材料系的讲师、教授。

    但这一堂课结束之后,一群讲师、教授就围了上来,询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看到那些老师好似学生一样围着赵小侯咨询问题,为数不多的学生一个个都有些目瞪口呆。

    这个赵讲师看上去并不比我们这些学生年纪大啊,真的有这么厉害?

    这是其中几个学生的想法。

    当然,他们几个的实力欠缺,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但其他学生却是从这堂课里感受到了赵讲师的知识渊博程度,并且他们感觉很受启发。

    对于青花大学的学生来说,遇上一个讲课好,为人不严肃的老师,都会为之推广的。

    因而很快学校论坛上就出现了赵小侯讲课的视频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