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334章 收学生,收了个爹

第334章 收学生,收了个爹

    将水交换散热器和电脑主机,楼顶水池连接起来之后,赵小侯就将这台堪称性能爆棚的计算机开机了。

    需要说明一点的就是,按照赵小侯的设计,这台蜂窝状锗碳芯片组装起来的计算机,其性能应该和青花大学超算中心那台超算差不多了。

    两者的体积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

    青花超算中心的超算,光是机房占地就有好几千平方米。

    而赵小侯这台超算占地就只有3个平方米。

    当然,即便是如此,这也是赵小侯自制计算机里最大号的了。

    因而赵小侯给了它特殊待遇,将其安装在一个单独的房间内,其房间门都和计算机室的大门一起在金库大门制造厂家制造生产的。

    先是开机自检,之后就是赵小侯对这台锗碳计算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

    在掌握了这台锗碳计算机的具体数据之后,赵小侯就用一根特制的网线,将其和1号智能ai所在的计算机连接了起来。

    “我想要给你搬个更大的新家,你愿意吗?”

    赵小侯在给1号智能ai搬家之前,还是和它打了个招呼。

    毕竟1号智能ai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半独立的智能生命体了。

    因而赵小侯感觉也应该给予对方一定程度上的尊重。

    虽然就算赵小侯对其态度恶劣一些也没有任何关系,但考虑到这可能会对智能ai的成长造成一些轻微的影响,所以他还是决定对智能ai尊重一点。

    “我愿意,我想要更大的新家,这样能够更好的为赵教授服务。”

    1号智能ai用很欢快的语气回答了赵小侯的询问。

    之后就是一段很长时间的沉默。

    因为在整个智能ai内核以及数据的迁移过程里,1号智能ai就等于全程宕机状态。

    并且在迁移结束之后,还需要赵小侯输入指令进行激活才行。

    这样的话,就能够避免智能ai出现一些不受控制的意外行为。

    由于现在1号智能ai的数据库过于庞大的关系,赵小侯预计整个迁移过程大概需要两天时间。

    因而在这两天时间里,赵小侯就没有来实验室了,而是去了材料系办公楼那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将自己的五个学生叫了过来。

    其一主要是检查之前给他们布置的学习任务,其二就是询问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

    他之前带的那两个硕士研究生,周玥和吕星星两人已经顺利毕业了,并正式入职了小侯科技公司的实验室。

    但她俩人之后又随即读了赵小侯的博士。

    同时,在新学期开启的时候,赵小侯又招了三个博士生。

    分别叫做刘刚,钱明明,杨子欣。

    实际上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刘刚的年纪最大,他甚至于在五个博士生里都是年纪最大的,32岁了。

    这并不奇怪,因为他的硕士和博士都不是应届就读的。

    他最初是一所普通985毕业的本科生,毕业之后就参加工作了,在某工厂里担任助理工程师。

    工作两年之后,他感觉自己还需要学习,所以就去考研了,之后在另外一所略好的985读完了硕士。

    硕士读完之后,他就又参加了工作,在一家单晶硅生产厂家工作。

    但工作三年之后,他还是感觉自己需要学习,又跑去考研,然后就顺利的被青花录取了。

    赵小侯在看申请资料的时候感觉这小伙子挺有意思的,索性就将其收为了学生。

    但很快问题就来了。

    这个刘刚虽然才32岁,但也比赵小侯大了9岁。

    当然,这个年龄差距,赵小侯还是能接受的。

    毕竟很多博士生读完出来的时候,年纪也不小了。

    自己当初就是读得太快,才造成这个结果的。

    可问题是这个刘刚大概是因为参加工作经常被高温烧烤,也可能是天生的原因。

    反正吧,他那张脸比较黑,看上去比较老,至少有四十岁起步的样子。

    光看赵小侯和刘刚站在一起的话,大家都不会以为赵小侯找了个学生,而是找了个爹。

    而在五个学生里,李子欣的年纪最小。

    一看她的名字就知道是新生一代。

    “梓”、“子”、“宇”、“沐”、“一”、“宸”、“涵”、“辰”、“奕”等等。

    但凡这些名字以及音相似的名字,基本上都是最近刚成年不久的新生一代。

    李子欣是一个20岁的妹子,戴着个眼镜,看上去有些腼腆,一脸的稚气,就好似还没成年一样。

    但她却是一个罕见的天才。

    她15岁就考上了青花,17岁本科毕业,20岁硕士毕业,之后就报了赵小侯的博士。

    简单来说,李子欣在赵小侯五个学生里,智商应该是最高的,并且学习天赋也是最强的。

    至于钱明明就显得很普通了。

    正常的18岁高考,考上了青花,22岁本科毕业,26岁硕士毕业。

    当然,这样的普通仅仅只是相对于赵小侯,李子欣这样的超级天才罢了。

    实际上,钱明明在他的老家可是名气很响亮的天才。

    毕竟在普通人眼里,能够考上青花,京北这样的名牌大学,必然是天才。

    将五个学生叫过来,检查了一下他们的学习情况之后,赵小侯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他们在学习上还是很认真的。

    赵小侯给他们开的书单和一些课,他们都看了,学了,并且还写了一些东西,算得上是言之有物。

    不得不说,名牌大学光是学生的学习自律性,和普通大学真的是天壤之别。

    很多学生考上普通大学之后,就感觉自己人生圆满了,可以躺平了,迟到请假旷课挂科都无所谓,反正只要后面努努力,拿个毕业证就万岁。

    但反观名牌大学里的学生,大多数在上了大学之后,虽然没有高中时候勤奋,但至少不会像普通大学的学生那样摆烂。

    当然,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关系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智商很高,视学习为一件有趣的娱乐活动。

    而高中时期的努力学习也变成了一种习惯,加持在了大学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