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572章 智能实验室需要更多的人才

第572章 智能实验室需要更多的人才

    同时2号智能ai给了赵小侯一个建议:招收一些医学专业的科研人员。

    以便在智能实验室内开启几个医学研究项目。

    这种要求,赵小侯直接就批准了。

    毕竟这也是智能实验室未来的走向。

    赵小侯是准备将智能实验室发展为全科目的研究所。

    因为现在的智能实验室主要还是将精力集中在材料,机械,芯片等等基础项目上,所产生的应用研究项目,也只是这些基础项目的少许衍生罢了。

    像医学,生物等等项目都没有建立。

    就连赵小侯也只是因为系统奖励的缘故,去搞了搞藻类基因方面的研究。

    这对于赵小侯的未来计划而言,是有缺陷存在的。

    因为赵小侯的未来计划就是让大夏全面进入太空,虽然大夏原有的地表领土也会保留,但在计划执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大夏超过90的人口,肯定都会进入太空的。

    而到那个时候,人类在太空长期生活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就必须考虑到了。

    赵小侯的设想是对人类的基因进行调整,使得人类更适合在太空生活。

    但这个基因调整就涉及到医学,基因学等等学科的研究了。

    因而现在初步搜罗一些医学人才,基因学人才等等也是未雨绸缪了。

    实际上,以赵小侯现在医学界的名气,想要招人真心很容易。

    小侯科技公司人事部的总监制定好招聘计划,hr也就是人事部经理调动人手,hr们则各自带着几个助理前往各大学举办小侯科技公司智能实验室专项招聘会。

    青花大学自然也是招聘会举办地之一。

    小侯科技公司的一位hr带着几个hra就来到了青花大学,与青花大学的学生处以及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衔接商议好之后,就在青花大学医学系和生物系之间的一块空地上将招聘大会的棚子给搭建了起来。

    学校也对相关院系的学生进行了通知。

    因而等到招聘大会召开的时候,来应聘的学生数量络绎不绝。

    当然,小侯科技公司这次招聘的学生至少也得是本科生毕业,硕士就读2年以上的。

    智能实验室可以给他们实习机会,同时在硕士毕业之后正式入职。

    这次招聘会,光是在青花大学就招聘了23人。

    用青花大学学生处领导的话来说,那就是赵院士将他们学校医学系,生物系等等院系的精英都招光了。

    这并不奇怪,因为这23人里有11位博士,22位硕士。

    并且学校之前都是有意愿让他们毕业后留校的。

    想一想就知道,毕业留校之后,担任讲师,当几年讲师,搞搞研究,之后慢慢的就可以当上副教授,教授,功成名就,舒舒服服的享受人生。

    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跟随赵院士。

    虽然大家都知道就算是进入了智能实验室,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赵院士的指点或者进入赵院士的项目组。

    但在他们看来,赵院士的智能实验室应该是全大夏乃至于全世界最好的实验室了。

    就光这个,就值得他们争先应聘了。

    换成平时,他们可没有机会进入智能实验室啊。

    平时能够进入智能实验室的都是各学校本科生里的精英。

    他们去实习,留在智能实验室的机会自然是有的。

    相反,这些研究生想要去智能实验室实习,也有机会,但较之本科生就要少上很多了。

    毕竟科学院和工程院联手搞的那个实习培训计划,主要就是针对本科生。

    实际上,最初第一批进入智能实验室实习的本科生里就已经有人被研究员看上,然后被收为学生,就在智能实验室里就读研究生了。

    这并不奇怪,在之前,智能实验室的研究员那就是只是研究员。

    但在开始收学生之后,赵小侯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因而他就和青花,京大等名校进行一番沟通之后,将智能实验室的研究员分别挂靠到了这些学校里。

    工资奖金什么的,还是由智能实验室发放,但这些研究员则拥有了这些学校的副教授,教授职称。

    从而有权利收取研究生。

    而他们收取的研究生,在毕业后,还是进入智能实验室就职,一样拥有老师挂靠学校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书。

    这样一来,智能实验室的吸引力就变得大了很多。

    虽说来智能实验室实习的本科生一样要参加各学校统一的研究生考试等等。

    但他们的老师都是智能实验室的研究员,并且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研究项目里去。

    最终,在各学校举办的招聘大会,总计招收了500多名待毕业的硕士,博士。

    他们的专业各有不同,但在毕业后,就能够直接入职智能实验室。

    同时,他们这个时候就可以向智能实验室提交自己的研究课题了。

    2号智能ai在经过审核之后,由赵小侯进行最终审核并批复。

    由于他们刚进入智能实验室的原因,赵小侯特许给他们每人给予了500科研点。

    而这500科研点基本上能够进行一个小型科研课题的所需了。

    并且他们还可以联合起来,将手上比较稀少的科研点聚集起来,搞个大型科研项目。

    当然,这一切的选择都在他们自己手上。

    赵小侯是不会进行干预的。

    毕竟要研究的东西太多了,并且他们也刚进入智能实验室。

    赵小侯感觉还是让他们先自己搞一下研究,这样更利于他们融入智能实验室内。

    当然,在以后,等到这些新人熟悉了智能实验室,对科研上手了,赵小侯也会下发一些自己需要的研究项目。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赵小侯对反重力飞车的设计图有了更多的了解,因而将其补全到了43。

    而这个时候,去木星勘探的太空采集船队成功抵达月球基地。

    他们除了带回了木星乃至于众多木星卫星的情况信息之外,还开采了大量的氨、甲烷液体,水冰等等物质一同带来。

    这并不奇怪,因为其中一颗木卫巨大无比,直径达到了5000多公里,比靠近太阳的水星还要大。

    同时其上的水资源乃是蓝星的11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