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 第141章 干涉大清内政

第141章 干涉大清内政

    若说能够忠于福临的亲王有谁?

    亲王之间只有利益,根本不会有人真正愿意扶持福临。

    除了多尔衮的对手豪格。

    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好朋友。

    周世显觉得豪格大概率会帮福临对付多尔衮,毕竟一个小皇帝与一个老狐狸,谁更危险豪格比谁都清楚。

    而此时豪格已经失势。

    周世显觉得可以扶持一把。

    提到豪格,不得不说支持豪格的人,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朝廷重臣,这些人最后有不少也彻底倒戈,全力支持福临。

    就比如索尼、图赖、还有鳌拜。

    这仨人可以说完全不鸟多尔衮。

    周世显道:“我有一把纯金的遂发手枪,你派人暗中秘密给鳌拜送去,就说是小皇帝福临送他的。”

    钱大海表情古怪,心想果然是自家少爷,又要算计别人。

    “少爷,为何要给鳌拜送礼?”

    周世显道:“自然是给大清上上强度,我倒要看看多尔衮会是个什么反应。”

    钱大海有些迟疑道:“少爷,咱们离开大同后,据线人的消息,大明皇帝陛下发了火,不过大同依然沿用咱们留下的工分制在管理。”

    “咱们在大同留下了不少粮食,不知道最终会不会到百姓手中。”

    毕竟大明已经烂透。

    甭说是粮食,就算是官员俸禄,一层层发下去,到了地方官也所剩无几,地方官也就只能与当地的富人一起瓜分百姓。

    然而这种事积重难返,已经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除非推翻大明重建一个新的王朝,这样就可以重新划分利益,给百姓分田,让百姓得利。

    周世显道:“此事已经不是咱们能够做主,毕竟皇帝已经回京,怎么做还得大明皇帝拿主意。”

    “不过我相信,皇帝陛下此时一定着急打仗,毕竟大炮库存太多的话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钱大海道:“那岂不是各地又要兵荒马乱?”

    周世显笑道:“兵荒马乱不可怕,可怕的是压在百姓身上的奴性,当有一天所有百姓都敢喊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民族崛起。”

    钱大海有些不明白自家少主的意思。

    不过大体还是理解为要帮助老百姓造反。

    有人造反,就有人买大炮,周家的生意将会蒸蒸日上。

    此时多尔衮亲自出征来周家谈判的消息,已经让大清内部动荡不安。

    以豪格为一伙儿的人,希望周家把多尔衮彻底留在周家。

    而以多尔衮为首的人则对反对者疯狂打压。

    其中两位位高权重的亲王选择作壁上观。

    盛京城。

    大殿之上,小福临忧心忡忡,因为他不知道信件到底送没送到。

    而朝堂下大臣们正在抄家。

    洪承畴道:“鳌拜,你应当对此次周家入侵我大清做出解释,因为周家的行进线路与你回来时线路一模一样。”

    洪承畴是比较早投降大清的大明将领。

    不光是深得皇太极信任,现在更是深得多尔衮信任。

    所以洪承畴有一点点话语权。

    面对洪承畴的指责,鳌拜气的头发都炸了起来,怒道:“胡说八道,若说有二心,也是你们这群汉人,我鳌拜问心无愧。”

    然而只有鳌拜与周家少主有过直接接触,除此之外只剩下已经叛变的阿古达木。

    多尔衮自然不能承认对阿古达木这个人的误判。

    不过即便如此,鳌拜去周家买炮也值得怀疑。

    洪承畴冷哼一声道:“哼,先皇都没说我洪承畴有二心,你也敢污蔑我!”

    自从洪承畴叛变大明加入大清,就一直在大清推行汉人文化,也就是学汉语,写汉子,倡导儒家思想。

    所以对于洪承畴究竟心中忠于谁,得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边他帮大清打大明。

    另一边他又在努力同化女贞人,使得大清不少东西都是向着汉人的习俗转变。

    至于儒家文化。

    可以理解为愚民政策,也正是大清皇太极时期所需要的,因为八旗子弟在皇太极之前还是十分内斗的,即便是现在也同样如此。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究竟是满人身份高贵,还是汉人身份高贵,毕竟汉人的文化要比满人更优秀。

    满人的前身应当叫女贞人,在皇太极时期改女贞为满洲。

    所以洪承畴此时的身份就比较尴尬。

    鳌拜道:“若你们非要说我鳌拜与姓周的有瓜葛,我鳌拜无话可说。”

    鳌拜的出身,可以说比较正。

    他是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可以说将门出身,是绝对不可能和周家有什么不正当的关系。

    关键身份在这摆着,说出去也没人会信。

    苏皖部落瓜尔佳氏的人,可以说与大清算得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鳌拜心中有这个底气。

    最主要的是他真与周世显不熟。

    眼见越吵越大。

    多尔衮道:“谁是谁非无需再议,此次我亲自前往去对付周世显,必然会要个说法回来,不过鳌拜大统领也要跟着一起,与周家比试一下武艺。”

    多尔衮要想离开盛京与周家谈判,就不得不尽量把豪格的势力都带在身边,不然无法保证这些人留下了会做些什么。

    所以鳌拜首当其冲。

    鳌拜自然也看穿了多尔衮的想法,无非就是打压异己,只要是支持豪格不能为多尔衮所用的人,自然就成了多尔衮的敌人。

    鳌拜道:“既然摄政王大人让我跟着,那鳌拜就跟着去一趟周家,好让某些人看看究竟谁才是忠臣。”

    多尔衮冷眼看了一眼鳌拜。

    大清的局势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程度。

    南有能造大炮的大明,虽然长城已经挡不住大清,但依然无法保证能够推翻大明统治。

    北有异军突起的周世显,可以说后路被人给截断了,若是这一趟去摊牌不能取得巨大成果,意味着大清将永无宁日。

    即便与周家达成和平协议,多尔衮也不认为能够清除掉周家,或者迫使周家离开,这也是他心中的疑惑。

    姓周的为什么非要看上大清的地盘,明明大明也永有广袤的领土,并且比北方暖和,粮食也很充足。

    所以此次多尔衮一定要弄懂周家究竟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