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 第147章 让谁签字

第147章 让谁签字

    大清确实不敢翻脸。

    离开周家后多尔衮气的脸色煞白。

    “姓周的竟敢侮辱我大清!”

    “好了,现在时局紧张,咱们还是想想怎么办。”

    多铎一边劝说,一边仔细研究这份协议。

    租地听起来比割地好听,实际上与割地没什么区别。

    最主要是大清已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路口。

    前有重回巅峰的大明虎视眈眈,后有异军突起奇袭而来的周家。

    进退两难。

    “现在,线报上说大明皇帝朱由检玩命造火炮,大明火器堆积如山,为了处理掉过剩的火炮弹药,现在南方的左良玉将要对南京逆臣朱由崧动手。”

    “我们必须早做打算,万一大明掉转炮口,我大清将难以抵挡。”

    火炮与火铳已经完全扭转局面。

    原本的骑兵来去如风,可以说是战场上的杀器。

    现在周家的新式火铳可以在一秒内发射,也就意味着对骑兵来说是一场毁灭灾难。

    燧发枪装子弹火药虽然比弓弩慢,但射程与威力远超弓弩。

    其中最主要一点是不耗费体力。

    弓弩手往往拉弓射箭久了需要休息才能再次拉弓。

    而火铳则完全没这个必要。

    多尔衮问:“那左良玉与南明的兵力如何?”

    多铎冷笑道:“周家给双方都提供了火炮,现在双方兵力总和达到一百五十万。”

    百万级兵团作战,还装备有火炮。

    这种事是大清目前不敢想象的。

    多尔衮差点被一口逆气憋过去,若再给大明一些时间,利用火炮与火铳,还真能打出关外推平大清。

    大清经过两次大战现在兵力也确实没有大明多。

    所以,现在的大清急需重整旗鼓,根本打不起更大规模的战争。

    多尔衮道:“就怕周家不守承诺,到时候与大明两面夹击,我大清将更加危险。”

    多铎思索道:“倒不一定,有句话这样讲,叫怀璧其罪,周家坐拥新式火炮,放在任何君主眼中都是根肉刺。”

    多尔衮扭过头问:“你是说周家之所以来草原,确实是与大明皇帝有了隔阂?”

    多铎道:“可能性极大,我们派出去暗杀周世显的人死了,不过探子传回的消息,好像周世显误认为朱由检要对周家动手。”

    “同一时间细作的消息,朱由检企图软禁周世显。”

    多尔衮沉默道:“真是天助我大清。”

    “现在还有个问题,这张协议由谁签,”多铎抖了抖手中协议,“若你我签字,将来周家赖账,恐怕咱们将遗臭万年。”

    “那就让咱们的陛下签,想必他会很乐意与周家搞好关系。”多尔衮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霾。

    大清的皇帝与周家不清不楚。

    如此帝王怎能匡扶大清,还不如换个皇帝上位。

    而现在,大清需要火炮,需要时间,周家也不想开战,已经无法拒绝签署这份协议,不如就让小皇帝来背锅。

    多铎问:“其他人会同意吗?”

    多尔衮眯起眼道:“谁不同意,就让他亲自带兵去赶走周家,反正损失的不是咱们。”

    两个人密谋算计皇帝。

    随行的鳌拜则在后方始终不言语。

    因为他在半路上收到一件礼物,一柄能够瞬发的短火铳,应该叫燧发火枪,做工精美,镶嵌着银边。

    并且送礼物的人说,是大清皇帝福临委托周家赠送。

    鳌拜不由得有些心情沉重。

    这是要他勤王的节奏。

    谁跟皇帝不对付?

    自然是夺走皇帝大部分权利的摄政王,也就是有人想要借他鳌拜之手要了多尔衮的命,然后将权利集中还给小皇帝。

    鳌拜是很愿意支持小皇帝的,因为他也和多尔衮不太对付,

    可是周家的话能信吗?

    究竟是不是小皇帝的意思?

    一旦错判,他鳌拜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大统领,摄政王让您去见他。”

    小兵来报。

    鳌拜将燧发火枪藏好,然后催马来到队伍前面。

    此时多尔衮与多铎已经商议妥当。

    现在还需要一个人将这份协议当着满朝文武呈上交给皇帝。

    就把主意打在了鳌拜身上。

    见鳌拜来了,多尔衮问道:“刚刚在酒宴上你为何一言不发?”

    鳌拜回答:“卑职人微言轻,如此大事怎么敢出言干涉。”

    多尔衮瞥了一眼鳌拜,然后将协议递给鳌拜,“回去后,你将此协议呈上给陛下,由陛下做主是否签署。”

    鳌拜接过协议的手一抖,心明白这是要他背锅的节奏。

    一旦皇帝签了这份东西他鳌拜就会与满朝文武为敌。

    鳌拜道:“摄政王,此时卑职不敢逾越。”

    多尔衮则道:“本王会支持你,你也无需多想,本王不会坑害你。”

    鳌拜无奈只能将一纸协议收好。

    同时他的心中也有了决断。

    那就是彻底站在小皇帝福临身边,对付这个摄政王。

    大清现在可以说分成三伙人。

    一伙是多尔衮。

    另外一伙是原本支持豪格的人。

    还有一伙儿是看似中立的代善与济尔哈朗,还有一些汉人官员。

    豪格已经失势,像鳌拜这些人也只剩下支持小皇帝这一条路可以选,只不过周家给鳌拜提前做了选择。

    多尔衮离开周家后。

    周世显就开启了对蒸汽机的研发。

    毕竟没有蒸汽机与电的时代,称不上工业化。

    有了蒸汽机,就可以铺设铁轨,也可以造出汽车。

    周世显来到一处特殊兵营内。

    里面都是一些能工巧匠。

    因为大迁移,这些人原本手头上的工作已经全部停工,此时都准备着重新开始。

    周世显问:“我要的金属加工车床装好了吗?”

    名为陶五斤的人上前道:“少爷,机械车床已经安装完毕,只是这条件简陋一些,远没有咱们偏关的地方好。”

    毕竟偏关经营多年,许多人来到这里不太熟悉。

    周世显道:“困难暂时克服一下,等到开春我会重建一座新的机械加工厂,现在任务需要你们造一台蒸汽机。”

    陶五斤问:“何为蒸汽机?”

    周世显拿出一张图纸道:“此物,可通过燃烧产生巨大动力,务必在明年春天之前能够生产出来。”

    陶五斤不是第一次接触图纸,只一眼就看明白了自家少爷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