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亮剑之人形自走炮 > 第234章 围三阙一

第234章 围三阙一

当然老鳉那边也是知道黄维兵团的重要性,毕竟都是重金打造的全米械装备。

这和黄百韬兵团那可就不一样了,黄百韬兵团那可是属于杂牌,武器都是五花八门的,甚至连黄百韬本人都不是黄埔毕业的学生学生。

因此自然也就得不到老鳉的器重了,因此没救出来,也就没救出来,无所谓了。

而黄维就不一样了,正儿八经的黄埔系,其兵团里的也都是重金打造的全米械装备。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老鳉才会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也要救黄维兵团的原因了。

只是很可惜,为了不让黄维和杜聿明汇合,縂蔀和二野指挥都已经下定决心消灭黄维兵团了。

最终二野指挥员,也就是王根生的老狮长下令,于六号下午四时三十分向黄维兵团发起縂攻,具体作战布置为,以第四,第九,第十一纵队以及独立祣组成东集团,由王根生的老祣长指挥,其攻击目标则是沈庄,张围子,和张庄地区。

然后以二野的一纵,三纵以及华野十三纵组成西集团,其目标则是夺取前后三官庙,马围子,玉王庙和许庄地区。

再然后以二野第六纵,三野第七纵组成南集团,其攻击目标则是王庄,刘家楼。

没错,并没有北集团,也就是说北边是空的,王根生的老狮长也就是二野指挥员所采用的围攻战术正是自古以来都常用的围三阙一战术。

而这个战法最早是在孙子兵法里的围师必阙。

虽然孙武已经去世两千五百多年,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两千年前的冷兵器到现在的热兵器,看着不同但是实际上却是一样的,战争中的道理却是相同的。

比如这围三阙一或者叫做围师必阙,就是古代乃至现在攻城拔寨之时的极为狠毒的一招,但是却很有用。

而这一招的意思就是攻城的一方在攻击的时候,无论你有没有能力全歼敌军,你都要给敌军留一条“生路”,也就是说城墙有四个方向,你围着三个方向打,留下其中一个方向给敌人逃命。

当然,留出来的这条路是有讲究的,首先这条路要崎岖,适合埋伏,埋伏当然是为了清理逃出来的军队的。第二,这条路要确保唯一性,不能让敌军四散而逃。

这样看着是给敌人生路,但是这其中的道理大不一样。如果你仗着人多势众全部围严实了往死里打,那么守城的敌军看到逃跑无望就会拼死抵抗。

而且还会斗志高昂,反正横竖是个死,还不如奋战而死。即使最后攻城的一方赢了,损失也不会小。但是如果你留了生路给他,那么人在有后路的情况下就会丧失斗志,做鸟兽散。

这样,在他们逃出城外的时候已经没有任何斗志了,他们从一个战士就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绵羊,这样就更好征服他们。

所以这一招最高明的地方就是利用了人性的求生心里,人只要在有希望活下去的情况下会变得异常脆弱。所以孙子经常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老祖宗的智慧,真的不是吹的啊。

毕竟哪怕是过去两千多年,但是人心依旧还是两千多年的那个人心,甚至别说两千年,只要人类文明还在,人类还在,这争对人心的一招战术就依旧还有用。

所以像亮剑里的李云龙打平安县城的那种打法,是不值得推荐的。

千多人的小鬼子和上万的八路作战还坚持了那么久,武器装备的原因除外,就是城中的小鬼子自知必死,所以拼死抵抗。这才导致战斗难度加大。

这也怪李云龙同学还是读书少了啊,如果李云龙也实行围三阙一,让平安县城里的小鬼子有点希望,那么打平安县城的牺牲也不会那么大伤亡也会小很多。

不过这只是从单打平安县城来看,要是结合整个战略全局来看,李云龙的这种全包围的方法反而是正确的。

因为从全包围的战略全局的角度来看,这反而就变成了围点打援了战术了。

而一旦变成围点打援战术,那么自然就不能让平安县城里的小鬼子跑掉,或者是那么快的被消灭。

只有把小鬼子死死的围困在平安县城内,那么才能吸引更多的小鬼子来支援。

如此才能实现全局性质的围点打援,毕竟尽管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并且还死伤颇多。

但是相对于总体来说,八路軍这边还是赚到的,毕竟围点打援可是让其它地方过来支援的小鬼子们死伤惨重呢!

所以说围三阙一这个战术还要更具縂体布局縂体战略上来做规划的。

并不是说轻轻松松就能够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够实行围三阙一的战术的。

当然现二野在对付黄维兵团上就十分适合了。

毕竟现在老鳉已经没有什么兵力可以去解救黄维兵团了。

唯一能够解救黄维兵团的杜聿明集团已经被围困在了陈官庄了。

所以现在对付黄维兵团,那就是真真实实的想要解决黄维兵团,而不是弄什么围点打援了。

而且快速解决黄维兵团才能腾出手来去对付杜聿明集团。

毕竟杜聿明集团可是有三个兵团三十来万人,如果只是简单的依靠三野的兵力去解决还是有些困难的,围困和全歼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当然现在最为难受的还是十二兵团的司苓黄维以及被委任派过来力挽狂澜的胡琏。

就在二野和三野准备发动縂攻的时候,这边得知杜聿明集团也同样被围的黄维那是一脸绝望的对着十二兵团指挥蔀的人说道:

“诸位山穷水尽,现在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对于这样的消息,尤其是一众軍长们那更是如此。

尤其是十八軍的军长杨伯涛更是自己一个人躲在屋子里抽烟发愁,而杨伯涛的近卫员王翠山却是在此时进来了。

因为王翠山是地下谠,所以见到杨伯涛此时发愁,就想要劝说杨伯涛起义投降,毕竟十八軍算是第十二兵团的主力軍了,所以要是十八軍的軍长杨伯涛起义了。

那么对于第十二兵团的打击自然是巨大的,甚至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十二兵团直接崩盘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哪怕是知道冒然劝说杨伯涛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但是王翠山也是不得不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