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四合院:开局给白象云爆弹 > 第172章 目瞪口呆的杨厂长和张书记

第172章 目瞪口呆的杨厂长和张书记

林舟微笑着解释:"大部分设备我们可以自己制造,有些特殊材料,我已经在方案中附上了完整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只要按图索骥,完全可以在国内生产。"

两位领导再次陷入震惊之中。张书记翻来覆去地查看那些材料配方,每一种都标注了详细的成分比例和制备工艺,甚至连可能的替代材料都考虑到了。

"太...太完整了,"张书记感叹道,"这简直是一份教科书级别的工程指南啊!"

杨厂长此时已经激动得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林工,你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讲讲这四个核心技术模块?我想亲耳听听你的解释。"

林舟点头同意,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讲解。

"第一个核心技术模块是氧气顶吹转炉快速冶炼系统,这是整个方案的核心。"

林舟走到墙边的黑板前,拿起粉笔,迅速画出一个简化的转炉结构图。

"传统的平炉炼钢需要8到12小时才能完成一炉钢的冶炼,效率低下,能耗高。而氧气顶吹转炉采用的是国际前沿的LD/BOF工艺,通过高压氧气顶吹加速钢水中的脱碳反应,整个冶炼周期可以缩短至30分钟以内!"

杨厂长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8小时缩短到30分钟?这...这怎么可能!"

林舟微笑着继续:"不仅如此,我还设计了三项关键的优化措施。"

他在黑板上快速列出三点:

"第一,国产化氧气分离设备。结合北极熊援建的高炉富氧经验,我们可以研发小型化制氧机,确保氧气纯度达到99.5%以上,完全满足转炉需求。"

"第二,复合吹炼技术。在顶吹氧气的基础上,通过炉底喷吹惰性气体,如氮气,强化熔池搅拌,使脱磷效率提升20%,钢水质量更加均匀稳定。"

"第三,耐火材料升级。采用镁碳砖替代传统黏土砖,将炉衬寿命从几十炉提升至500炉以上,大大减少停炉检修时间。"

张书记听得目瞪口呆,手中的茶杯都忘了放下,茶水溢出杯沿都没注意。他艰难地吞了口唾沫:"林工,这...这些技术真的都能实现吗?"

林舟自信地点头:"完全可以。事实上,这些技术在理论上已经很成熟,只是没有人将它们系统地整合起来,并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杨厂长此时已经激动得脸色通红,双手微微颤抖:"继续,林工,请继续介绍下一个模块!"

林舟擦掉黑板上的内容,重新画了一个高炉和转炉连接的示意图。

"第二个核心模块是高炉-转炉联动原料预处理系统,这主要解决铁水供应问题。"

他指着图上的高炉部分:"首先是铁水高效化。我们可以采用喷吹燃料技术,向高炉喷吹重油或煤粉,将焦比从现在的800公斤/吨降至500公斤以下,铁水日产量立即提升30%。"

杨厂长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林舟继续道:"其次是烧结矿优化。通过对烧结矿过筛去除小于5毫米的粉末,搭配分级焦炭入炉,高炉利用系数可以从现在的1.3提升至2.0吨/(立方米·日),这意味着同样体积的高炉,产量能翻一倍!"

张书记猛地站起身,不由自主地走到黑板前,仔细观察林舟画的图形:"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最后,"林舟画出一条连接高炉和转炉的线,"我们设计一套铁水包轨道运输系统,减少铁水的降温损失,确保转炉铁水温度稳定在1250℃以上,大大提高转炉的效率和钢水质量。"

杨厂长此时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擦着额头上的汗,眼睛紧盯着黑板,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林舟再次擦去黑板内容,画出第三个模块的示意图。

"第三个核心模块是连铸-轧制短流程集成技术,这是一场成材率的革命。"

他指着图中的连铸机部分:"首先,我们将采用1700毫米弧形连铸机,设计双流连铸设备,完全替代现有的模铸工艺。这样一来,成材率将从现在的80%提升至92%,这意味着同样的原料投入,最终成品增加12%!"

张书记惊得差点跌坐在椅子上,他扶着椅背,难以置信地看着林舟:"12%?这...这是个什么概念啊!"

"不仅如此,"林舟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们还将采用热送热装工艺,将连铸坯直接送入轧机,省去初轧开坯环节,节能30%的同时大大缩短生产周期。"

杨厂长此时已经无法保持镇定,他来回踱步,时不时看一眼黑板,又看看手中的方案文件,眼中的震惊之色越来越浓。

"林工,照你这么说,我们厂的产能岂不是...岂不是要翻几倍?"

林舟点头肯定:"没错,综合这几项技术,产能至少提升5倍以上,而且产品质量会有质的飞跃。"

张书记此时也站了起来,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林工,这些技术如果都能实现,那将彻底改变我们厂的面貌,甚至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林舟再次擦去黑板内容,画出最后一个模块的示意图。

"第四个核心模块是废钢循环与电弧炉补充系统,这是一种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创新方案。"

他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化的废钢预热装置:"首先,我们将采用废钢预热技术。在转炉出钢后的钢包内加入废钢,利用钢水余热将废钢预热至800℃以上,这样一来,废钢熔化能耗可以降低40%,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杨厂长和张书记听得越发入神,两人不约而同地靠近黑板,仔细观察林舟的每一笔画。

"其次,"林舟继续道,"我们将配套建设10-30吨级小型电弧炉,专门用于生产工具钢等特种钢。这样既能满足市场对高端钢材的需求,又能充分利用废钢资源,一举两得。"

林舟放下粉笔,转身面对两位领导:"以上就是我方案中的四大核心技术模块,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和配套措施,都在方案文件中有详细说明。"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杨厂长和张书记似乎都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些震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