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四合院:开局给白象云爆弹 > 第191章 完成的计划

第191章 完成的计划

引信是火箭弹的关键部件,直接关系到武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引信装配后必须进行X光检测,确保内部结构完好。然后是模拟测试,验证各种条件下的工作性能。"

整个火箭弹的生产线同样分为原材料预处理、零部件加工、组装测试、包装入库四大模块,每个模块又细分为多个工序。

林舟为每个工序设计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弹壳从冲压成型开始,经过热处理、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最后进入装配线。火药则在专门的车间制备,经过严格检验后才能用于装填。引信在精密仪器车间制造,组装后经过多重测试。最后在总装车间将各部分组合成完整的火箭弹。"林舟一气呵成地规划着整个流程。

考虑到当前条件下自动化程度有限,林舟设计了一种"半自动+人工协作"的生产模式。关键工序采用机械化操作,提高精度和效率;一些复杂但不宜机械化的工序则由经验丰富的工人完成。

"数控加工----人工装配----流程检测----整机测试----入库出厂,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林舟在图纸上圈出这五个关键节点,并详细标注了每个节点的质量控制要求。

他特别强调了品控的重要性,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库,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检验,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每批次产品必须抽样测试,测试数据必须完整记录并存档。一旦发现异常,必须追查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林舟写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规定。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和保密,林舟还设计了一套厂区布局和人员管理方案。生产厂区分为普通区和核心区,进入核心区需要特殊许可。关键技术资料实行分级管理,非必要不外传。

"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在火药装填和引信安装环节,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林舟强调道。

就这样,林舟一丝不苟地规划着每一个细节,从大的框架到小的螺丝钉,无一遗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喧闹声渐渐平息,四合院陷入了深夜的宁静。

林舟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凌晨两点了。

他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又喝了一口早已冷却的茶,继续埋头工作。

"现在来规划车间布局和人员配置。"林舟拿出一张新的图纸,开始设计整个生产基地的平面图。

考虑到安全和效率,各个车间的位置、大小、功能区分都经过精心设计。

原材料库、加工车间、装配车间、测试场、成品库之间的物流路线尽量简化,减少不必要的运输。

"火药车间必须与其他车间保持足够距离,周围要建安全隔离带。测试场也要远离人员密集区域。"林舟谨慎地规划着各个危险区域。

人员配置方面,林舟根据不同工序的技术要求和劳动强度,详细列出了所需的工人数量、技能要求和培训计划。

"技术工人是关键,特别是数控机床操作员、精密装配工、质检员等岗位,必须选拔厂里最优秀的人才,并进行专门培训。"林舟写道。

除了常规生产人员,林舟还计划设立研发和技术改进团队,持续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这支团队将成为工厂的技术核心,负责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研发团队必须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充足的技术资料,定期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林舟对技术创新格外重视。

为了保证生产线的顺利运行,林舟还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包括生产计划、物料控制、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

"生产计划要科学合理,既要保证产能充分发挥,又要避免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物料控制要精准高效,减少库存积压和短缺现象。设备维护要定期进行,防患于未然。人员培训要持续开展,不断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林舟认真写下这些管理要点。

最后,林舟开始计算整个项目的投资和产出。他详细列出了设备购置、厂房建设、人员培训等各项成本,以及预计的产能和经济效益。

"初期投资较大,主要是设备购置和厂房改造。但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技术成熟,单位成本将大幅降低,投资回报率会逐渐提高。"林舟分析道。

尽管这些计算在缺乏精确数据的情况下只能是粗略估计,但林舟相信,随着项目的推进,这些数据会越来越精确。

完成了所有设计和规划后,林舟仔细检查了一遍图纸和笔记,确保没有遗漏和错误。

窗外已经露出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林舟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走到窗前深呼吸。

"今天先确保炼钢炉测试成功,然后再考虑火箭炮生产线的事。"林舟暗自思忖,"一步一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

贾东旭的葬礼终于结束了。

那口简陋的棺材被抬到郊外的公共墓地,放进一个浅浅的坑里,草草掩埋。

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连像样的仪式都没有。

回到四合院,贾张氏瘫坐在炕上,两天没合眼的她脸色灰败,眼睛里布满血丝。

秦淮茹默默收拾着残留的白布和纸钱,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仿佛所有的泪水都已流干。

棒梗缩在角落里,小当和槐花依偎在他身边,三个孩子都没说话,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易中海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家子的惨状,心里盘算着自己的计划。

东旭死后,他就觉得机会来了。

秦淮茹这么年轻,还有三个孩子需要抚养,没有男人在身边,肯定撑不下去。

如果这时候自己伸出援手,把秦淮茹和孩子们都收下来,不就能圆自己的子嗣梦了吗?

但有一个最大的障碍——贾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