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的时间,仓库的布料已经逐渐变成成堆的麻袋,街道妇女是主力,学校的学生也提供了不少,林观复都在学校做出来了口碑。
林观复翻着每天的记录,算了算,现在已经有7500条了,她得先想办法把这一批的麻袋运到县丞饲料厂去。
林观复去找刘主任,她这段日子攒了笔小钱,一张脸笑盈盈的,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笔记本的封皮上,刘主任正嗑着瓜子,连毛线都暂时搁置了。
“林同志今天来得早啊。”
林观复笑着上前:“今天学校没事我就提前过来,而且仓库里的麻袋也堆积不少,我想着先把这批货送过去,估摸着有两吨多呢。”
刘主任吐出一片瓜子皮,还顺手塞了她一把瓜子:“找运输公司嘛,他们那解放牌大卡车很经装。”
林观复也开始嗑瓜子,话家常似的叹了口气:“找过啦,一问运费就要将近250,还不包装卸。”
刘主任倒吸一口气,可都相当于她大半年的工资了,运输司机还真是闷声赚大钱。
她以往知道挣钱,但没想到这么挣钱。
林观复压低声音:“我有个主意,听说粮站的车经常空着,顺路送一下就好了。”
刘主任嗑瓜子的速度慢下来,或者说瓜子停在嘴边。
她家里男人就是在粮食局当司机,听到这话开始心动,但又犹豫:“这,总归是公家的车,用了不太好吧。”
林观复:“就当作是顺路捎带的嘛,又不是让车专门跑一趟,我们这边配合粮站的车。反正是拉空车跑一趟,装点麻袋也不算多大的事。”
刘主任嘴上说着考虑考虑,但听见林观复说能出到150的车费时已经疯狂心动,嗑瓜子的指尖都好似被烫到了一般。
不是林观复抠搜,而是250的车费真的显得她像是个二百五。
她要卖多少个麻袋啊?
入了十二月份后温度明显降下来,凌晨四点多的仓库门口,林观复忍不住把衣服裹得更紧些,脖子缩了缩躲避初冬的寒风。
没一会儿就有人开着大卡车过来,林观复找的保安和临时装卸工都惊奇地看着。
卡车的驾驶位上一个满脸胡茬的中年男人,面相瞧着不太好惹。
林观复凑上去打招呼,男人劳动布的工作服上还有卡车的油渍。
“你就是小林同志吧,我是刘主任让来的。”
林观复听着这介绍好悬没绷住,夫妻俩在外这么避嫌地介绍,听起来怪有趣的。
林观复的小布包依旧厚实,她递上去一包大前门:“师傅辛苦了。”
男人没接:“先说好,粮站的车不拉私货。”
后面的装卸工们已经自觉地在搬成捆的麻袋,前面的林观复笑得真诚:“那是当然,就是些学校和地方农业的合作项目,顶多算是支农物资。”
男人哼了一声,算是对她能说会道的肯定,接过她手里的大前门,随手塞到座位旁,然后跟着下车。
他来到仓库,看见堆积如山的麻袋,眉头都皱成了疙瘩:“这么多?”
显然刘主任在家没说实话。
林观复脸不红心不跳:“哎呦这算什么多,饲料厂那可是生产家畜饲料的地方,他们的生产能力若是这点麻袋都不要,那才该着急哦。”
男人蹲下来检查麻袋,“针脚密得比粮站用得都要强。”
林观复:“那还不是学生和妇女街道的妇女们做事实诚嘛,还要辛苦刘主任帮忙质检。”
男人没再说什么,撸起袖子开始帮忙搬运,林观复拦着说不用,他却说:“你出那么多钱,我不过是搬点东西而已,早点搬完早点完事。”
天蒙蒙亮,一车货已经全部装完,林观复已经买了些包子回来给人吃,顺手就把装卸工的费用结算了,又叮嘱保安守着仓库。
男人正回到车上吃着包子,吃着吃着就发现旁边居然多了两瓶西凤酒,咀嚼的速度明显慢下来。
他看了一眼在外面笑盈盈的林观复,小姑娘倒是会做人。
引擎轰鸣声中,解放牌开车驶出。林观复坐在副驾驶,怀里还抱着各种清单。
男人突然开口:“小林同志,你们下一次是什么时候?”
林观复眼睛都没眨:“大概要半个月以后吧,到时候还要麻烦师傅一次。”
显然合作算得上愉快,这次都没运完人家已经提到下一次了。
林观复看着倒退的路边风景,路过城郊的农田还能看到早起的农民已经在地里劳作。
等到了饲料厂,林观复虽然没有像自己搭车那么难受,但屁股也是被颠得慌,若不是在外面,真想揉一揉屁股。
她的屁股好像有点死了。
饲料厂王主任这边不需要林观复操心,他这边工人多得很,但林观复买的包子倒是派上用场了。
王主任都吃上了她准备的肉包子,真是吃人嘴短。
刘主任男人没有多停留,和林观复打声招呼就离开了。王主任这边开始抽检麻袋的质量,发现东西质量一如既往的过关,心里很满意。
两人交接了一部分资料,再拟定了交付物资单,这部分走流程很快,不需要她到处跑上跑下,林观复只盯着自己那部分,一点多余的眼神都没分给王主任那边。
王主任对她的行为十分满意,林观复交完第一批货心里算是放下一桩事。
只不过等到从饲料厂出来,林观复心里却叹了口气,又要搭车回去。
她现在最大的困扰不是挣钱,而是这叫人头疼的交通工具实在是对她身体的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