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麻袋送出去之前,林观复先被系主任请去喝茶。
林观复心里已经有了准备,进门看到系主任李主任和副校长时没有慌张,淡定自持地轻轻叩门走进去。
“进来吧。”
李主任的办公桌上果然摆着一封举报信,林观复一眼就看到了,旁边还有一位女老师正观察着她的表情,老花镜后的目光锐利藏锋。
“李主任,您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李主任倒是笑呵呵的,“就是想和王副校长和你了解一些情况,你不用紧张。”
林观复这才朝旁边的副校长打招呼:“王副校长好。”
王副校长瞧着是个偏严肃古板的老太太,那种一看就让人心里发怵的气场,更符合她印象里的教导主任。
“解释一下?”王副校长示意她看看举报信。
林观复上前拿起举报信看,字歪歪扭扭,明显在举报的时候小心思不少,并不是惯用的手。
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嘛。
林观复从她随身的小布包里面掏出来一叠材料:“副校长,李主任,这是我的营业执照申请材料备份件,原件已经交到工商局半个月了,第一阶段的审批没问题已经通过。”
她特意把个体工商业登记表放在最上面,鲜红的手指印还清晰可见。
王副校长仔细翻看了她的材料,紧皱的眉间渐渐舒展开来,“你准备的还算充分,用村委会地址注册的?”
“是的,我明年大四就要毕业,心里想着肯定是要带动家乡发展,便干脆将注册地址定在村里。而且村里的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村里开证明不费力气。”林观复还拿出一份申请,“其实我本来也要来找学校,这是我挂靠校办企业的申请,如果副校长觉得方便的话,可以帮我签个字。”
私营企业很难开立银行账户,一直用她的私人账号并不方便,公对公账户更方便日后的集体买卖,需要挂靠集体单位才能办下来。
王副校长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你这是早有准备啊。”
她倒是欣赏起林观复的这份闯劲和做事周全了,本来这件事他们也不打算为难学生,只不过举报信送到他们这里来了,还指控她非法经营、破坏经济秩序,帽子扣得太大不得不处理。
王副校长和李主任本来想着先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再帮她把缺漏一块补了,没想到人家考虑得很周到。
王副校长逐字逐句地看着挂靠申请书,办公室能听见挂钟的滴答声,李主任悠哉地拿起搪瓷缸喝了口茶。
等到王副校长确定可以签字盖章,李主任才说:“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但也要注意影响,不要让人说我们省大培养的学生违背国家政策。”
林观复乖乖地点头:“主任您放心,我这人最是爱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生活,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按照政策来的。我也是从日报上看见中央发文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才立刻去提交了执照申请。”
王副校长盖完章问道:“月底前能办下来?”
林观复斩钉截铁地回答:“肯定能。”
不能也得能。
王副校长和李主任万万想不到,她的办法就是蹲守工商局。
寒冬腊月,林观复裹着围巾蹲在工商局门口吃着烤红薯,哈出的白气和热腾腾红薯的香甜混合在一块,这是她连续来的第五天了。
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中年男人停下来,看见蹲在旁边熟悉的身影心里都无奈了。
“你还真是有毅力。”男人无奈地说。
而且她办事也不叫人讨厌,虽然连续蹲守了几天,但并非一直缠着问,只是询问执照没有办下来,就蹲在旁边守着,也不堵在大门口。
林观复嘴里的烤红薯差点被噎住,手忙脚乱地呛到了。
中年男人:“别着急,你的执照批文下来了。”
林观复好不容易把红薯咽下去,往身上擦了擦手,跟随男人进去。
中年男人拿出来牛皮纸袋,里面一张“向阳日用品厂”的营业执照露出来。
文件比林观复想象的要正式,铅印的字,鲜红的公章,附带的还有一张挂靠校办企业证明,上面有省大的公章。
林观复眼神激动,露出灿烂的笑容,心里更是如释重负,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领导。”
“不用谢我。”中年男人推了推眼镜,“要谢也是谢国家政策,这要是在几年前……顶多再谢谢你自己,目光看得挺远的,算上你,这才是我们省城的134个个体户工商企业。”
全省加起来可是很少了,但全省做生意的全然不止这个数字,但许多人都没有这个意识,或需要等到吃亏了才反应过来。
林观复走出工商局时小心地将执照包裹住再放进小布包里,心里的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再也不用担心被人举报。
她想着三天后就能把第二批货运出去,到时候尾款一结,她真算是把暂时埋的雷都拆了。
林观复回到学校后,立刻去找了一趟李主任,王副校长并不在。
李主任看见她手里的执照夸奖了一番,有了这个底气,就算再收到举报信,也可以不用再搭理了。
这要是每个人做事都像这个学生这么周全,他们的工作也会减少许多。
李主任等到林观复离开还不由得这么想,但更反感的还是各种举报,有些真是肉眼可见的嫉妒、见不得人好。
第二天林观复特意去了趟邮局,把手里的五百多块汇了回去,汇款单附言栏也没空着:
爸,村委会留一间屋,急用钱先发,登记。
附言栏不能写太多东西,她尽量精简。
回学校前去了一趟仓库,确定东西都很好,满满当当都是她的第一桶金啊。
林观复回到学校时天已经黑了,马上就是新的一年,新年新印象,宿舍楼下的告示栏已经换了新标语,墨迹都还没有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