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这边有两个姐姐、两个弟弟,此刻来的是王兰芳的二姐王兰莉。
在旧社会,老一辈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根本不懂如何教育子女,生孩子的成本也低,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添双筷子的事儿。
姐妹之间也没有一碗水端平这一说,更别提什么家族意识了,
哪家穷就躲得远远的,哪家有钱就巴巴地凑上去讨好。
徐客还记得小时候,常常听到母亲抱怨这些事儿。
也正因如此,他对除了父母之外的亲戚,性格都很冷漠,下意识地把自我利益摆在首位。
在徐客眼里,这些姨、舅之类的亲戚,甚至连一百块钱都比不上。
更何况,如今一家之主姥爷去世后,亲戚间的联络就只剩下红白喜事时的电话,
说白了,就是为了礼金才联系。
徐客对母亲说:“我买了火锅配菜,一会儿吃吧。”
“收拾一下,一会儿去你姥家。”
外屋传来王兰芳的声音,“那些配菜顺便拿上,你姥听说你要回来,非要过来看看,但她最近身体不好,还是咱们过去吧。”
“哦,好。”
徐客拿上充电器和钥匙。
二姨王兰莉跟在徐客身后问:“外甥,在大学里怎么样啊?”
徐客语气平淡,不带什么情绪:“一边赚钱一边学习呗。”
“哎呦,你上大学后这么厉害呢。”
王兰莉微微睁大眼睛,“生活费现在......都不用管你妈要了?”
“嗯,已经经济独立了。”徐客答。
这时已经走到门外,徐客径直朝车子走去。王兰莉看向三妹,满脸惊讶:“刚上大学......你俩就给他买车啊?”
“他自己赚钱买的。”王兰芳回复。
这话让王兰莉脑袋一下子懵了,信息量太大,一时都反应不过来。
本以为徐客也就是赚个两千左右的生活费,
谁能想到上大一就能自己赚钱买车了?!
“这三妹家的孩子,是祖坟冒青烟了咋滴?怎么仿佛一夜之间就开窍了。”
王兰莉在心里暗自嘀咕,还萌生了不少猜测,
比如是不是中彩票了,有什么意外之财之类的。
“那你平时上学还干啥啊?”
王兰莉坐进车里,嘴巴像机关枪一样问个不停。
“做直播.....”
徐客敷衍地回着,脑海中却浮现出曾经这些亲戚的嘴脸,过节见面时,唠唠叨叨数落自己的样子。
徐客用她们曾经的说辞反问:“二姨啊,我哥现在干啥呢?”
王兰莉有个儿子,比徐客大一轮多。
“他啊……”王兰莉一下语塞,思索了好半天才憋出一句,“他自己做点买卖呢。”
“哦,”
徐客目光直视前方,“那看来生意不怎么好啊,听说.....你最近还补贴他一家三口呢。”
王兰莉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徐客却没打算停下,继续问:“那我小外甥,最近学习怎么样啊?我听说他天天不学好,跟一群不爱学习的孩子混在一起,还打架呢。”
王兰莉心里“突突”直跳,心想:“自家这点事儿就学校那边知道,咋这么快就传到徐客耳朵里了?”
实际上,这是徐客重生前就知道的事儿,她推测着小外甥现在还是老样子。
这些亲戚,没什么本事,就爱说教别人,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毛病。
关键是,小时候身边全是这样的人,徐客觉得自己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徐客心里清楚这些,不过也只是说几句就罢了。
这会儿,王兰莉的脸一阵青一阵白,自己儿子和孙子的事儿,确实都不太拿得出手说。
坐在副驾驶的王兰芳,也看出自家儿子性格大变。
好在徐客没有咄咄逼人。
王兰芳觉得二姐....虽然平时尖酸刻薄了些,
但总归是亲姐妹,便赶忙岔开话题缓解气氛:“儿子,你今天回来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
徐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忘了......”
“我说小少爷啊,你下次回来通知一声,我今天看牌时发现你的信息,”
王兰芳瞥了眼儿子,
“然后脑子一直在寻思你的事儿,牌都打错了,前面赢的都输回去50多块钱......”
“妈,待会我给你发个红包,输了有你儿子给你补。”
徐客浅笑,笑容里却带着一丝苦涩。
这让徐客回忆起前世,没考上吉大去了二本,
放长假想回家,就打个电话了事,不说具体时间,出发行程也不汇报,
每次都搞得像突然回来一样,王兰芳每次都担心得埋怨他。
“臭小子赚了点钱,现在这么嚣张。”
王兰芳冷哼一声。
可如今的徐客,已经体会到母亲的感受。
都说回家第一周是宝,待久了就招人烦.
要是突然回来,肯定会让王兰芳措手不及,再突然走了,又让她心里空落落的。
徐客作为重生者,活了两辈子,难道还要因为这种事跟母亲顶嘴吗?
像前世那样,说什么“微信上的信息我都懒得看,太啰嗦了......”
“说不说,这不还是我家吗?”
回想前世不经意说出的那些话,
现在想想,自己当时的行为让母亲多伤心啊。
要是这一世还不理解母亲的心情,那可真是白重生了,还不如再被大运撞死。
这一世,徐客认真又真诚地微笑着说:“我知道了,往后回家前一定跟您详细汇报。”
听到这个回答,王兰芳长舒一口气,心里满是欣慰。
“真成熟了,长大了啊......”
二姨在一旁补上一句。
徐客专心开车,心里不禁感叹,身边这些亲戚可真是“贱骨头”。
姥姥家就在隔壁村,开车十多分钟就到了。
徐客拎着东西进屋时,姥姥满脸欢喜地打量着外孙子。
这老一辈人,深受传宗接代、重男轻女思想的毒害。
姥姥的两个儿子,一个至今单身,另一个怕老婆,只生了一个女儿。
这使得一心想抱孙子的姥姥,只能把疼爱都给了眼前这个外孙子。
“大外甥。”
屋里炕上还坐着徐客大姨王兰君。
王兰芳这两个姐姐,名字就差最后一个字。
徐客也礼貌地回应了大姨。
“有段时间不见,发现大外甥长得更好看了。”
大姨王兰君嘻嘻一笑,“来,坐这,炕可热乎了。”
躺着的姥姥坐了起来,打开徐客拿的塑料袋看了看:“这孩子买的啥啊......有钱攒着别乱花喔......”
这话说得可太经典了,都是老一套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