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赵正的新人设!

第一百二十一章 赵正的新人设!

“啊?”牛大雷瞪大了眼睛,“您的小老婆?”

众人也傻了眼,“小,小老婆?”

还是潘大脑袋反应快,“东家好福气哦!”

蒋窝瓜上前说道:“俺们东家没娶过婆娘哩,夫人好福气哩!”

毛文娟看着这么多人心里又是害羞又是紧张,根本说不出话来。

觉察出了毛文娟的紧张,赵正道:“文娟脸皮薄,都少他娘的打趣。”

说着,他冲着不远处的潘灵芝招了招手,“灵芝过来!”

潘灵芝也很听话走了过来。

“你替我陪文娟说说话,我先去姚游缴那里。”赵正拍了拍毛文娟的手背,旋即带着收来的山货进到了治所之中。

有潘灵芝在,毛文娟倒是没那么紧张了,两人年纪相仿,不一会儿就打开了话匣子。

而赵正此刻见到满脸疲惫的姚应熊,“姚游缴,让你久等了!”

“老赵,来啦。”姚应熊挤出一丝微笑,强打起一丝精神,“不错嘛,手下居然收拢了这么多人。”

“都是托您的福!”赵正拱了拱手,旋即放下竹篓,从里面拿出十个小瓷瓶,“时间仓促,这些日子,我只做好了一百颗药丸。”

看着眼前的小瓷瓶,姚应熊眼前一亮,打开一看,都是小蓝丸,“不错,辛苦了。”

他下意识就掏出了一锭银两,不是一两的小银锭,而是十两的银锭。

赵正脸色忽的就变了,“姚游缴是觉得我老赵贪财吗?”

姚应熊反应过来,一拍脑袋,“忘了,老赵,勿怪,最近都忙糊涂了!”

他叹了口气,却没有把银子收回去。

赵正思索片刻问道:“是碰到什么困难了吗?如果姚游缴不嫌弃,可以与我说一说,说不定我能帮上忙呢!”

姚应熊笑着摇摇头,“老赵,有心了,不过我这个麻烦你可帮不了。”

“万一呢?”赵正道。

“其实告诉你也没什么。”虽然并不觉得赵正能帮忙,但他最近实在是太累了,而且不只是家里施加的压力,还有乡里施加的压力。

有了这个小瓷瓶,他倒是能缓解压力,但并不足以度过眼前的难关。

“县衙下了命令,着令我剿匪,只给我一个月时间!”

赵正一愣,“那一个月后没成功呢?”

“退位让贤。”姚应熊似笑非笑的看着赵正,“老赵,这个忙,你能帮我吗?”

赵正皱眉。

这就棘手了。

剿匪什么的,他又没有经验。

可如果姚应熊丢了这个游缴,那就是普通的地主少爷。

对他的帮助太小。

“县衙不出人吗?”赵正又问。

姚应熊摇摇头,“我也不怕告诉你,是钟家在背后使坏,只要我一下来,钟家人就会顶替我的位置,他既然想我下来,又怎么会找人来帮我?”

果然,乡里的官吏就这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游缴虽然只是一个芝麻官吏,却是实权带兵的。

也就乡正能压一头。

当之无愧的乡村小霸王。

钟家眼红太正常了。

赵正想了想,“姚游缴可想过放火烧山?”

“你想火烧贼窟?”姚应熊一愣,旋即倒吸口凉气,“倒是真没想过......”

他大脑飞速转动,思索着可能性,好一会儿,他苦笑起来,“不行,大关山连着猪嘴山,一旦点着,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十里八乡赖以生存的山脉点燃了,我就是富贵乡的罪人!”

他可以不当这个游缴,但这个锅,他背不起。

除非衙门下令。

“那如果火烧山的时候,下雨呢?”赵正又道。

“老赵,都两年没落一滴雨,大河都要断流了,哪来的雨?”姚应熊摇摇头,觉得赵正异想天开,“算了,就靠乡里这点人手,想要剿匪,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站起身,“老赵,趁着我还在游缴位置上,你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只管说......”

赵正叹了口气,你现在是还能帮忙,等你不在了,钟家人不随随便便收拾自己?

那有个屁用?

他用脚趾头都想得到,钟家人肯定已经知道自己跟姚家走得近。

姚应熊都被坑的无法可说,更别提自己了。

要么一条道走黑,要么找更粗的大腿!

但,短时间内,他就算找到了粗大腿,也无法博得信任。

他还需要更多时间发育。

想到这里后,他决定放手一搏,“游缴,我没有开玩笑,不瞒你说,当初我救的那个老道士,不只是给了我药方,还教了我一种本事!”

“什么本事?”姚应熊好奇道。

“夜观星象!”

“你还有这本事?”

赵正点点头,“我可以大致算出三日内的天气,不敢说十成十的把握,七八成还是有的!”

“我不信。”姚应熊摇头,要是真有这么神,那都可以去钦天监当国师了。

“真的!”赵正咬牙道:“骗你对我没有任何好处!”

姚应熊意兴阑珊坐回了位置,“接下来三天会下雨或者不下雨,都有五成概率,我也可以胡诌!”

赵正见他不信,也不着急。

毕竟他可是有天气预报的男人。

“富贵乡以北,不到二百里的三德乡附近这几天都在下小雨,而且近期会下雪,如果姚游缴不信,可以派人去调查!”

见赵正说的信誓旦旦的,姚应熊皱眉,“那可是明州最北边的一个乡镇,你也能算到?”

“我既然敢说出来,就肯定有我的依仗。”小蓝丸是赵正或许信任的第一步,孝顺是他包装的人设。

接下来,他要升级自己的人设!

展现出更大的本领!

姚应熊盯着赵正看了一会儿,心想,“老赵这个人还是很靠谱的,应该不是那种胡说八道的人。”

他猛地起身,“既然你说的这么认真,那我也跟你较一次真!”

走出房间,他招来一个人,“三德乡那边的有传消息过来吗?”

乡与乡之间是有联络的,特别是大旱后,联络更加紧密,乡与乡之间的情报会互相传递,最后送到县衙!

“回姚游缴,驿站那边刚送了信过来,已经送到乡正那边去了!”

话音刚落,另一个房间里传来激动的声音,紧跟着一个四十多岁中年男人,快步从里面跑出来,“下雨了,三德乡那边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