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正刘茂跑出来,大喜过望的说道:“三德乡下雨了,旱灾要过去了!”
姚应熊瞳孔猛震,不可置信的看着刘茂,快步上前问道:“刘乡正,三德乡真的下雨了?”
刘茂把竹简递过去,“你看了就知道。”
姚应熊接过竹简,上面就一句话,“十二月十三,天降甘露,绵绵不绝,然天寒地冻,雨落地而结冰!”
这说明雨不大,但的确是下雨了。
想起赵正的话,他手都在发颤,猛地看向气定神闲的赵正,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他居然真的猜中了。
而且,赵正似乎一点也不惊讶,似乎对自己的推测很有自信。
“应熊,既然三德乡下雨了,那么我们这边估计也快了,你尽快把这个竹简送去驿站,越快送到大老爷手里越好!”刘茂再次掏出一份竹简。
“下雨的消息需要通知下去吗?”
“不可,万一雨没来呢?”刘茂虽然羡慕三德乡,但下不下雨,老天说了算,他要是通知了又不下雨,岂不是让人笑话?
姚应熊点点头,旋即冲着赵正一招手,把他叫过来,对刘茂说道:“刘乡正,这位就是我上次同您说的小山村大孝子,赵正!”
“赵正见过刘乡正!”赵正不卑不亢的见礼。
刘茂打量赵正,虽然皮肤微黑,看起来却很精神,穿着朴素,却自有一股气场。
不似乡村小民见到自己就唯唯诺诺。
“哦,你就是老赵,应熊多次在我面前谈及你啊。”刘茂笑了笑,“大康以孝治国,你的孝名连我都听说了,可见你是真正的孝子!”
“这是为人子该做的事情,当不得刘乡正和姚游缴称赞。”赵正一脸惭愧的说道。
“好,比钟家推荐上来的那个人好多了。”刘茂淡淡一笑,“听说你还在小山村担任村兵队长。”
“承蒙乡亲们信任,这才给了我机会!”赵正笑着道。
刘茂点点头,这个老赵年纪虽然大了点,但谈吐有点东西,祖上还是大户人家,不只是孝顺这么简单,他看了一眼姚应熊,“我记得小山村只有三个村老,没有设置保长对吧?”
“有一个保长,叫做徐有德。”姚应熊说道。
在大康,十户一甲,十甲一保。
小山村二百来户,照理要设置两个保长,但这些年一直都是徐有德一家独大。
赵正心念一动,莫非,这就是姚应熊口中说的‘惊喜’?
这的确够惊喜!
“不过,那徐有德年老昏花,七十多了,耳朵都快聋了!”姚应熊又加了句。
刘茂点点头,“小山村也是大村,一个保长肯定不够的,老赵,你回去后只要拉到五十户以上的支持,就是小山村第二个保长。”
“多谢刘乡正,姚游缴提携!”赵正适时的露出一丝激动之色。
姚应熊笑了笑,旋即带着赵正离开去驿站送信。
这种小事他完全可以让下人去忙,可这是刘茂交代的,他肯定要亲自走一趟。
走出乡治所,看到赵正和姚应熊走出来,小山村众人都羡慕的不行。
“东家,姚游缴!”牛大雷急忙上来问好。
赵正点点头,旋即掏出一锭银子,递给了牛大雷,“我去陪姚游缴办点事,你带着大家伙去乡里吃顿好的,不用省着。”
银子入手,牛大雷等人都是激动不已。
如此阔绰的东家,上哪儿找去?
毛文娟也眨巴眨巴大眼睛,她自然也是认识姚应熊的,却没想,这个男人居然跟姚游缴关系这么好。
“老赵,看来五十户人家对你不算难事!”姚应熊笑着道。
“要是这点声望都没有,也不能入姚游缴的眼!”他自夸了一句,顺便把姚应熊给捧了。
果然,姚应熊听后哈哈一笑,指着赵正道:“你啊,果然是个妙人!”
赵正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如果说之前只是觉得这个人可信可交可用,那么此刻赵正在他心里的分量直线飙升。
用的好,完全可为一大助力。
“老赵,这夜观星象真的这么神奇吗?”
“下雨打雷都是有迹可循的,大康历法,二十四节气,什么时候该种田,该收割都写的一清二楚,这是大方向。”
“而且,明州大旱,也不是全国大旱,总会有地方下雨下雪的,而雨和雪从云中来,晴空万里是不可能下雨的,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但是,这些日子乡里云逐渐多了起来,天气也越来越冷,所以下雨是迟早的事情。”
“再加上,前些日子我进山砍柴,山风里带着一股湿润的土腥味,这风恰好是从北方吹来,再加上老道士教我的一点手段,我大致就能算出哪个方向有雨,大致什么时候下雨!”
姚应熊焕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听起来很简单的样子。
“教你本事的老道士,肯定是个游戏人间的老神仙!”姚应熊有些羡慕的说道:“可惜啊,你在小山村中蹉跎了这么多岁月,要不然,你早就名动十里八乡了。”
赵正笑而不语。
“如果放火烧山之后,天降大雨,倒是个不错的办法,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熏死那些王八蛋!”
“可如果没下雨,那我就是罪人!”
赵正神色严肃起来,“所以还要等,但我可以肯定,这场雨迟早会下,所以,咱们得提前做准备!”
他小声的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听的姚应熊心旌摇曳,良久,他忍不住说道:“老赵,你可真行!”
赵正淡淡一笑,“行不行还要看前期的准备,就算不下雨,按照我这个办法,就算把大关山给点了,也不会波及猪嘴山!”
姚应熊点点头,“赌一把,要是我赢了,我肯定不会亏待你!”
到现在,赵正早就打上了姚家的标记,想要置身事外是不可能了,但靠人人会走,靠山山会倒,所以他还得做两手准备。
到了驿站,姚应熊带着赵正在驿站混了一顿饭吃,吃的是粟米饭,下饭的是腊鸡和咸菜,甚至还混了一杯米酒,“等忙完这几天,我一定在家里设宴盛情款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