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英也是暗暗抹泪。
衷心的替招娣和小娥高兴。
她也想到了自己,嫁到王家何尝不是掏心掏肺的?
结果她得到了什么?
娘家不把她当自己人,婆家则是不把她当人。
来到赵家后,她才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
“地上凉,起来吧。”
赵正满心感慨,又倒了一碗酒,“老杨,亲家母,感谢你们培养出招娣这样的好孩子,我再敬你们!”
杨树林是既觉得脸上又面子,又暗暗叹息,他也知道自家闺女的性子,既然这么说了,那这辈子肯定不会再嫁。
酒足饭饱之后,赵正让刘铁牛送老太太回家。
家里土炕太小,杨树林一家三口也住不下。
赵正索性带他们去了祖宅休息,给了新褥子,还搬了不少柴火过去,这样也不会着凉。
不过,黄酒喝着不上头,可是一见风,赵正双脚就打趔趄了。
小娥和招娣觉察到了不对,一左一右搀扶着他回家。
结果刚到家,赵正就躺炕上睡着了。
“小娥,你去打水,我给公爹擦脸洗脚。”
“月英嫂子,你去给火炕加点柴火,免得半夜炕凉了冻着公爹。”
吴月英是赵家管事,但招娣才是家里可以发号施令的女主人。
“公爹可爱干净了,不擦拭干净睡不着!”
“痰盂就放土炕边,我怕公爹会吐!”
“泡一碗糖水放边上,我怕公爹半夜醒了会口渴!”
“月英嫂子你跟公爹睡得近,晚上你多费心照顾!”
吴月英笑着道:“你不在家的日子,都是我照顾赵叔哩,晚上你就踏实睡觉,我肯定把赵叔照顾的舒舒服服的!”
这一夜,赵正倒是没吐,只是不到一个时辰,他就醒了,这具身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远远超出了他这个年纪应有的速度。
随之而来的便是燥热。
最让他难绷的是,吴月英害怕自己睡太沉,索性将自己搂怀里睡,就跟哄娃娃似的。
只要赵正有什么动静,她就能第一时间发现。
或许是感受到了怀里的赵正动了,吴月英拍了拍赵正的背,嘴里还哼哼着哄娃的歌谣。
得,真把他当娃哄了?
“月英,我想撒尿!”赵正轻声道。
吴月英顿时清醒过来,“我扶你!”
“不用,我酒醒了。”
“不行,喝醉的人脑瓜是清醒的,可手脚不听使唤。”吴月英轻手轻脚爬起来,拿起火折子吹了一下,房间里顿时多了一丝光亮。
招娣跟小娥睡得挺沉,并没有醒。
吴月英披上衣服就去搀扶赵正。
“我真不用扶。”
“叔儿,听话!”吴月英哄孩子似的说道。
赵正无语,也就随她了,爬起身,走到隔壁放夜壶的房间痛痛快快的把水放了,这才上炕。
房间再次陷入黑暗。
紧跟着,一双手再次将赵正搂进怀中,轻轻拍着赵正背。
赵正本来就火气大,喝了黄酒滋补了一番后,就更燥了。
他也搂住了吴月英。
吴月英没吭声,只是觉得肚子微凉,衣服里多了脑袋。
......
翌日,是八队夜巡的日子。
赵正一觉睡到了天蒙蒙亮才醒。
主要是杨树林一家在,要不然,他必然睡到日晒三竿才起来。
“赵叔,外面冷,要把帽子手套围巾戴好。”吴月英脸上没有丝毫的变化,似乎昨晚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赵正也没有表现出跟往常有什么不一样的,洗漱好后,从厨房端了一碗不算太浓稠的粟米粥就出了门。
他前脚出门,吴月英后脚一软,靠在了门上。
昨晚的一切都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赵正就像是要把她给生吞了一样。
以至于现在,她都觉得有些隐隐作痛,似乎......肿了。
去祖宅的路上,赵正点开了天气预报。
十二月二十一,阴天,富贵乡气温和昨日持平。
但三德乡雨夹雪已经变成了小雪。
隔壁的钱家镇也开始下雨,这意味着雨云已经开始转移,他觉得,下雨也就这两天得事情。
推开大门,赵家老太已经起了。
看到赵正端着碗过来,脸上也挤出一丝微笑,“三儿,听说你昨天从乡里拉了很多石炭回来对吗?”
“是有这回事。”
“天越来越冷了,家里没柴火,你能不能弄点石炭给我取暖?”赵家老太央求道。
“石炭我有用呢,你要实在冷,就挖个洞躲进去!”
赵正可不会让她过的太舒坦,而且,他也没瞎说,这个年代过冬绝大多数百姓都是在家里挖个地洞钻进去。
只不过里面空气不流通,容易憋死,但总比冻死来的好。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一个过冬的洞。
赵家老太苦着脸道:“塌了,我挖不动......”
“我干娘比你年纪还大,还天天干活呢,老年人适当活动活动筋骨可以长命百岁!”赵正撂下一句话,就去敲杨树林的门。
而赵家老太则是眼神恶毒的盯着赵正的后背,心中既愤怒又无奈。
“老杨,起了没,早饭好了,过来吃饭。”
“起了!”屋内传来杨树林慵懒的声音,不一会儿房门就推开了,他走出来,满是感激的说道:“老赵,你这个褥子太暖和了,点上地灶,半点也不比睡火炕差哩,比我家暖和一百倍!”
“舒服就好,这褥子铺盖就送你了。”赵正说道。
“这怎么行!”杨树林就是感慨一句,他真没别的意思。
“都兄弟,说这些就没意思了。”赵正勾住他的肩膀,“区区褥子铺盖算什么,只要你愿意,跟我一样吃香的喝辣的也不是不行!”
杨树林一把抓住了赵正的手,“老赵,当真?”
“我骗谁也不能骗你。”赵正笑了笑,“我先回家等你,到时候再说。”
“好,我马上过来。”杨树林心思活络起来,他这一次过来,除了感谢赵正,也是想问问赵正能不能让他也帮忙收山货,如果同意,那杨家以后日子就好过多了。
而一旁,赵家老太竖着耳朵偷听,可刚听到关键的地方,赵正就不说了,让她好奇的不行。
“这个不孝子,带着别人发财,也不帮一帮自己兄弟!”赵家老太还是觉得赵正靠不住,既然赵正能发家,没道理老大跟老四不能发家。
不就收山货吗?
他们也可以收!
想到这里,赵家老太心里有了打算,“一会去找老大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