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让你当太子,没让你把青雀腿打断 > 第172章 太子之位稳如老狗

第172章 太子之位稳如老狗

贞观十二年的除夕夜,大明宫含元殿内,灯火辉煌,温暖如春。

皇家的年夜饭,远比寻常百姓家要讲究,也冷清得多。

李世民高坐于龙椅之上,身旁是凤冠霞帔,雍容华贵的长孙皇后。下方,太子李承乾携太子妃苏氏、未来的良娣武媚娘、杨曦居左首第一席。李治、李丽质、高阳等一众皇子公主,则按长幼次序,分坐两侧。

李世民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落在李承乾的身上。

他的这个儿子,如今算是越发地沉稳了。一身玄色太子常服,衬得他面如冠玉,器宇轩昂。他从容地与身边的苏氏低语,又时不时地给杨曦和武媚娘夹菜,举手投足间,那股储君的气度,已是浑然天成。

“咳咳!”李世民轻咳两声,端起酒杯,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诸位,又是一年了。”李世民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殿中,“回首贞观十一年,于我大唐而言,是丰收的一年。红薯之功,解万民饥馑之忧;银行之策,通天下货殖之利;更有西部开发之宏图,为我大唐,奠定了西境百年之安稳。凡此种种,皆赖诸卿同心,万民戮力。”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李承乾,眼中竟是毫不掩饰的赞许。

“尤其,是太子!”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李治握着酒杯的手猛地一紧,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如此公开地盛赞太子,这在大唐开国以来,还是头一遭!

李承乾站起身,端起酒杯,躬身一礼倒是谦虚上了:“儿臣不敢居功。国之大计,皆赖阿耶和诸公,儿臣不过是拾遗补缺,稍尽绵薄之力罢了。”

这番话说得漂亮,既承了夸奖,又捧了李世民,让上座的李世民龙颜大悦,哈哈大笑起来。

“好!说得好!”李世民一饮而尽,“有你此言,朕心甚慰!来,诸位,共饮此杯,为我大唐贺!为新年贺!”

“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群臣起身,山呼万岁。

一场家宴,在君慈臣贤,父子和睦的氛围下落幕。

年夜饭后,李承乾带着妻妾回到东宫,早已等候在此的房遗爱、程处默、秦怀道、尉迟、薛仁贵等人,立刻嘻嘻哈哈地围了上来。

“太子哥,新年好啊!”程处默这个憨货,嗓门最大,一上来就嚷嚷着要“红包”。

“就知道你们这群家伙惦记着这个。”李承乾笑着摇了摇头,对身后的内侍挥了挥手。

内侍捧上几个精致的木匣。

“处默,这是你的。”李承乾将一个最大的木匣递给程处默。

程处默迫不及待地打开,只见里面不是金银,而是一张制作精美的凭证,上面用小楷写着“大唐皇家水泥厂百分之五干股转让凭证”。

“这……这是啥?”程处默挠了挠头,看不懂。

房遗爱凑过去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眼珠子都红了:“我靠!老程,你家发了!这是水泥厂的股份啊!殿下,您这也太偏心了吧!”

如今谁不知道,水泥生意堪比印钱。这百分之五的干股,每年带来的收益,怕是比他程咬金一年的俸禄加封赏还要多上好几倍!

李承乾又将另一个木匣递给房遗爱:“你的。‘宫廷玉液酒’江南道的总经销权,以后就交给你房家了。”

房遗爱接过一看,顿时眉开眼笑,刚才的嫉妒瞬间烟消云散。这酒现在可卖的火,简直是抢钱啊。

“还有怀道的。”李承乾将最后一个木匣递给秦怀道,“这是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营造权,过完年就动工,你家可以提前准备了。”

秦怀道接过,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感激。

尉迟、李震、薛仁贵等其余太子党成员也都拿到了李承乾的大红包,各个都眉开眼笑的,好不热闹。

东宫这边欢声笑语,长安城的百姓家里,也同样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许多人家中,年夜饭的桌上,都摆上了一道新奇的菜肴——拔丝红薯。香甜软糯的红薯,裹着金黄的糖丝,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美味。

酒馆茶肆里,说书先生们唾沫横飞地讲述着太子殿下最新的传奇。什么“智取吐蕃”、“点石成金”,还有那宏伟的“西部大开发”计划,听得百姓们如痴如醉,心向往之。

市面上,甚至出现了印着太子李承乾画像的年画。画上的太子殿下,一手托着金元宝,一手托着大红薯,被百姓们亲切地称为“富足安康真神君”。

民心,民望,在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汇聚成了滔滔江河,将李承乾的声望,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然而,就在这春节的最后一日,一个噩耗,却突然传进了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