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综影视,无情陨丹多桃花 > 第39章 知否墨兰39

第39章 知否墨兰39

“老臣不信官家会如此胡闹,女子怎么可为帝?岂不牝鸡司晨乱了朝纲?

老臣死谏,恳请官家出来说清楚此事。”

“让官家拖着病体亲自来与你说?你觉得自己配吗?

你是为百姓做了了不得的大事?还是为大宋江山流过血?

今日朕便将话放在这里,想死谏的,尽可以站出来,朕今日便成全了尔等。

但是尔等想以此来史书留名,那绝无可能。”看着殿内梗着脖子的保守派,墨兰眼中杀意爆发,上位者的气场压的人几乎呼吸不过来。

其中最惊骇的,要数盛老爹和长柏,长枫了。

他们的内心os:这还是我们盛家的女儿吗???这还是我看着长大的女儿(妹妹)吗???

天爷啊啊啊啊啊,老盛家发达了呀!!!

忽略盛家父子的激动,殿内的对峙依旧还在继续。

墨兰指着想要死谏的文臣,冷笑一声:“尔等一死,朕便让天下匠人刻碑立书,将尔等乱臣贼子逼迫君王,企图将君王变成文官傀儡之事公之于众。

朕要让尔等遗臭万年,被天下所有读书人指着你们的鼻子骂。

不仅是你们,今日死在大殿上的臣子,家中子嗣永世不可读书,不可科举,不可拥有良田,三族流放三千里。”

此言一出,哗啦啦的跪了一大片。

而那个被墨兰指着鼻子骂的,一口老血喷出,指着墨兰就是一句暴君。

“暴君,你这个暴君。”

那位大臣的话,显然是承认了墨兰的皇帝身份。

可墨兰哪里会这般放过他。

要怪就怪你蠢,出来当了这个出头鸟。

不流血的改朝换代,是不完美的。

就该死一批人,将朝堂上的位置空出来才能让新鲜血液进来。

“暴君?好啊,今日朕就当一回暴君。朕不怕遗臭万年,更不怕你们这群是士大夫手中的笔。

你们敢写,朕就敢将你们统统抄家灭族。

唐末的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才过去多久?世家没了,如今竟冒出了士大夫集团。

好啊,好的很。

来人,将这乱臣贼子拖去菜市口凌迟,还有今日反对的大臣有一个算一个,顾廷烨,你亲自带领禁军过去抄家。

朕倒要看看,尔等这官做的到底有多清廉,是不是真清廉的两袖清风。

想继续找死的,一并拖去菜市口凌迟,不必再来报朕。”

墨兰发完火,挥一挥衣袖走了。

可殿内却又是哗啦啦瘫倒了一大片。

有些大臣受不得这种委屈想当庭撞柱,一一被禁军强行扣押,列入凌迟行列。

大宋自自开国以来,从没有过如此大规模的抄家,且还是抄的文臣士大夫。

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有宋一朝,皇帝们都在践行着这条规矩,将这些文臣养的不知天高地厚。

墨兰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杀。

能杀多少就杀多少,最好将所有反对她的全部杀光。

与此同时,汴京城的封锁令下达,所有人许进不许出。

报刊书店全力刊印今日早朝,群臣们对女帝的不敬与逼迫,将这些朝臣都塑造成了奸臣,将墨兰塑造成一心为了百姓,顶着压力变法的可怜皇帝,以此引起百姓们对官员的愤怒。

百姓们刚知道如今的官家是女帝,还未从惊奇中回神。

禁军的抄家和凌迟就已经开始。

一时间大家都不知道该去看抄家好?

还是看凌迟爽?

官吏们纷纷敲锣打鼓先聚集一波百姓,让城内能来的百姓都来见证此次抄家。

到底谁是奸臣?

谁是真正的两袖清风?

皇帝说了不算,士大夫说了也不算,只有百姓们亲眼所见才算。

这样的噱头加口号,让封建时代的老百姓怎么忍得住不去看?

纷纷涌向敲锣打鼓处,挤在一起看抄家。

这一抄,汴京再也没有哪个官员敢说自己两袖清风。

因为被抄家的官员府邸外,大大小小堆满了一箱箱的财宝。

哪怕是穷一点的,也不少于十几二十箱。

不全是财宝,还有名贵摆件,贵重首饰比比皆是,看的所有人连连惊叹。

宋朝官员的富足程度,只要带入一下当初盛家从扬州搬到汴京时,行礼的数量就大概知晓。

那可是足足装了好几船的行李,里面的财务占比可想而知。

有了盛泓这个当官的庇护,族内经商还不是大赚特赚,然后反哺盛泓。

倒是那些在城外安家的外地官员,在此次抄家事件中落了个还算不错的好名声。

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清廉。

浩浩荡荡的抄家活动,让百姓们彻底改变了以往对官员的印象,纷纷夸女帝英明。

这时,当日报纸已经上市。

将朝堂上女帝被逼下令杀人的插图画的极为传神。

各处茶馆,酒楼,都有说书人为女帝造势。

这让那些想要死谏的大臣内心瞬间拔凉拔凉。

女帝的动作太快了,这次还真是死了也要遗臭万年……

墨兰这边有铁血手段,士大夫们在反应过来后,也有自己的手段应对。

而当内部矛盾无法调和之时,持续争斗消耗的便是国力。

这个时候,墨兰埋在边关的棋子就发挥了作用。

辽国与边关产生摩擦,不小心杀了辽国的小将军,辽军大怒陈兵边境欲要杀入大宋。

八百里加急,就在朝中矛盾最深的时候到来。

辽国攻来,最恐慌的便是百姓。

墨兰稍稍引导,百姓们自发的就去文臣府邸门口扔臭鸡蛋。

“外敌来袭,你们不思应对,还要继续逼迫女帝,简直不是人!”

“就是,这些狗官,除了欺负孤儿寡母还能干什么?”

“咱们就堵在这里,看他们还怎么欺负女帝陛下。”

“是啊是啊,堵在这里。”

如此这般的起哄拱火的言论在汴京城比比皆是。

墨兰将舆论都玩出花来了。

当然她能如此肆无忌惮的原因,是因为手中握有兵权。

还是只听她一人的兵权。

汴京城内没有谁能抵挡禁军和亲卫的杀戮。

内部矛盾因为辽国来袭,顿时就变成了外部矛盾。

众人不得不放下针对墨兰的举动,开始规规矩矩的讨论战事。

这个时候谁敢缺席,或是不将国事放在第一位,都不需要墨兰出手,报纸一登,百姓就会第一个撕了他。

这得益于报刊与官府门口的每日新闻解说。

让百姓们都能了解到每日的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