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不说,爱新觉罗家挖墙脚的功夫是祖传的没跑了。
昭璃可不会让老八有钱去走关系,见自己被老四缠上来不及花钱,老九又胳膊肘往外拐。
她索性书信跟明玉那敲边鼓,让她去怂恿明慧早日去世算了。
这耳边风吹的多了,再加上老八和若曦一天天的目中无人,明慧果真答应近期就安排去世。
安亲王府一通秘密操作。
没过几天,八阿哥府就挂上了白布。
天色已经完全陷入黑暗,福晋死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心腹嬷嬷。。
嬷嬷派了丫鬟去通报福晋去世的消息时,老八跟若曦正在床榻腻歪。
一时间竟有些反应不过来。
待回过神来,老八的第一反应就是,福晋没了,安亲王府还会支持他吗?
还有福晋没时,他不在身边,这事也一定要保密!
这些年的深情人设这会更是要立起来。
想到此,赶紧穿上衣裳,急急忙忙的去操办丧事。
并且让府中将福晋的丧事办的盛大,务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而他自己,也打算近期不再去若曦处,要为福晋守妻孝,以显示自己对福晋的爱重。
看在他这般虔诚的份上,安亲王府想必也不会对他有怨言了吧?
可是他忘记了,福晋之前撑着病体为他多次奔走,回府后也没得他这个丈夫的爱护,这件事早就传遍了。
当时的他夜夜宠着府中的格格,谁没听说过那位格格仗着宠爱,让福晋和侧福晋都独守空房。
还大放厥词,说什么人人平等的离谱言论。
这平等言论刚出时,在京城可是掀起了不小的浪潮。
只是老八深度沉浸温柔乡,不仅没有觉得不对,还很喜欢若曦的特立独行,活力四射的样子。
但所有听过这话的权贵,都只把若曦当成个笑话。
文官清流们一代代的积累,才造就了今日的地位。
满清八旗入主中原,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用汉人的血奠定了满人地位。
文人才子们头悬梁锥刺股,一门心思的想考上科举,想成为特权阶级。
一句人人平等,推翻的可是传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这足够让喜欢搞文字狱的满清皇帝们,对马尔泰家夷灭三族。
哪怕是平民听了都只会远远跑开,生怕自己站在八卦旁边被连累了。
以侠义闻名的十三,还有以叛逆憨傻闻名的老十,这辈子都没有与若曦接触过,对若曦的印象也不过是老八府中的格格。
没有了滤镜加持,他们的理智便不容易跑偏。
对这话,他们只会比普通权贵们更嗤之以鼻。
倒是有一人对若曦的话深有触动。
那便是京城名妓,绿芜。
看花灯的她听见这番言辞,眼中立马涌出了向往的泪水。
人人平等,那是她们这些身不由己之人最向往的。
“可惜说这话的人只是个后宅卑微的格格,命运无法自己做主。
我与那姑娘虽不曾见面,却惺惺相惜。”
这话可把身后跟随的丫鬟吓的赶紧左右张望,提醒她不要乱说话。
绿芜无趣的摇了摇头,只觉人生寂寞如雪。
突然就失去了继续看灯的兴趣。
而不远处听见她说话的十三,对她刚升起的那点子兴趣,随着她的话落也散了个干净。
没有若曦特立独行打好底子,十三没有当场指挥人将绿芜抓去衙门,已经是他看在绿芜是女子的份上。
生活中遇见的人,是喜,是恶,其实都是一环套一环的。
年少时被中二被环境影响,觉得很酷很帅的言行,等离开了那个环境再回头去看,只会觉得当时的自己傻的可爱。
若提前接触到了更为成熟的的环境,便再也无法融入中二。
没人知道,明慧死前还让人去找了若兰,并给了她一包药。
于是八福晋的葬礼刚过,侧福晋紧跟着福晋的脚步也去世了。
老八心中到底是有若兰的。
得到了人,却得不到心,也算是身为皇子的他唯一的白月光了。
白月光的威力,哪怕是不爱了也始终是不同的。
所以若兰的葬礼也办的极为隆重,几乎等同福晋。
这是老八在哀悼年轻时自己的求而不得,也是在送别自己少年时的那份爱意。
若兰的身子,其实早就在长年累月的抑郁下不好了,这也是明慧送药的原因。
两人都因为八阿哥才落到如今地步,现在自己离开了,帮一把与自己同样真性情的若兰,又能膈应老八,何乐而不为?
女人一旦不爱了,脑子也就回来了。
而若兰绝对不会将此事说出去,既是因为她身边都是安亲王府的人,还因为她不想死在八阿哥府。
一辈子被困京城,失去挚爱,永生都无法走出内宅。
死的时候,若兰希望自己是自由的。
明慧送药,对若兰来说就是大恩。
只不过明慧并不在意这份恩情,只当她突然大发善心便可。
谁也不知道,安亲王府曾两次挖坟,又两次送人离京之事。
二八阿哥府在短时间,一连死了福晋和侧福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满京城都在传,八阿哥府风水不好,怕是有什么邪祟作乱。
此事连康熙都被惊动了。
要知道距离五台山方丈在京城举行祭祀可过去不久。
康熙也是怕妖魔鬼怪再次作乱。
当天,就喊了钦天监亲自上门去看老八府邸的风水。
这一看,没看出来府邸的风水有什么问题,倒是看出了八阿哥对宠妾的百依百顺。
钦天监对此没有多嘴,可是跟着钦天监一起的小太监却是打起了小报告。
康熙的脸色很不好,各种阴谋论在脑子里划过。
老八本身也就三个女人,福晋和侧福晋接连死去,世上哪里有那么巧的事?
怕不是老八为了那马尔泰若曦,故意做局,然后用鬼怪的借口来糊弄所有人吧?
两个马尔泰家的女儿,小女儿为了福晋的位置,勾引姐夫,害死姐姐,这就说得通了。
没想到老八看着温文尔雅,心竟然那么狠!
康熙对这个儿子的警惕之心,在这一刻到达了顶点,连太子都要排在老八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