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联产收割机本就是有量产的计划,三人一碰头就敲定了量产事宜。

武厂长:“部长,你看看有没有可能将这个联产收割机也往国外卖卖,咱们也能为国家搞个创收。”

农业部长眼睛一亮,“武厂长你提醒了我,我这就跟领导们汇报一下。”

三人散了后,武厂长和林见椿走出了机关大楼:“师祖,我顺道送送你。”

林见椿摆手,“我对象来我接我。”

这几天,她都在农业部耗着,陆悬舟怕她大晚上一个回家不安全,每次都来接她。

二人到了大门口,就见陆悬舟已经在了,就冲将他们师祖照顾得如此无微不至,武厂长也是心甘情愿地喊了一声:“师祖公,你等很久了吗?”

陆悬舟眉头跳了跳,无奈道:“武厂长,咱们各论各的不行吗?”

武厂长瞪了一眼陆悬舟:“在厂里时各论各的,在外面不行,要是被我师父听到了,我一把年纪要挨揍,我不要面子的?”

武厂长作为一个大龄晚辈十分豁得出去,反正他挨揍的场面,林见椿也见过了。

“师祖,师祖公,你们回去早点休息。我得先走了,我还要赶回厂里去安排加班。”

武厂长骑上自行车才想起来,这个项目牵头人是林见椿,白助理又不在,只有林见椿最清楚项目怎么安排。

可他都说了要让林见椿夫妻俩早点睡觉,现在又喊人去加班是不是有点儿不孝顺?

武厂长脑子一转,委委屈屈地夹着声音道:“师祖,师祖公,你们放心你们的徒孙一个人回家吗?”

他的小孙孙就是这么跟他撒娇的,他一个徒孙也是孙孙,这样撒娇没错吧?

林见椿手有点痒,她没忍住,踹了武厂长的自行车一脚:“好好说话。”

凡事都是开头难,后面就放飞自我了。

武厂长声声凄厉地控诉林见椿夫妻俩不爱护晚辈,硬是磨得他们俩护送他回了厂。

来都来了,又被磨得加了个小班。

为了让林见椿有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武厂长甚至还让后勤给陆悬舟换到了单人宿舍,方便林见椿加完班休息。

没有辜负这一间宿舍,林见椿硬是在机械厂加了三天的晚班,成功地交出了六台联合收割机。

武厂长载着林见椿当即去了农业部。

刚到门口,武厂长就听到了死对头轴承厂全厂长的声音。

“嘘——”武厂长比了个手势,提醒林见椿安静,他自己却把耳朵贴到了门上。

林见椿见武厂长这般,默默地给他放风,她徒孙贪玩儿想要听个八卦,她能有什么办法?

她没想到,武厂长不光自己听,还招招手示意她过来。

她都是有徒子徒孙的人,还搞偷听那一套,不好吧?

但是一想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适当地商业手段没有什么丢人的。

所以,林见椿毫无心理负担地凑上去偷听。

两个人一模一样地撅着屁股偷听,时刻准备着有点动静就撤回原地。

办公室里。

轴承厂全厂长:“我们厂和黎工合作也造出了联合收割机,部长只同意机械厂量产,却要打压我们,是因为副部长是机械厂的人吗?你们都欺负我们轴承厂没有关系吗?如果是这个原因我不服。”

部长:“凡事都有先来后到。再说宁首长给黎工和林院长作证,让他们比赛谁先完成联产收割机就算谁赢。林院长早就将收割机造出来了,还运去了苏市。”

轴承厂全厂长:“黎工也早就已经将机器都造出来了,就因为卡在你们这一步,导致输了比赛算谁的?”

林见椿一听这个就不乐意了,她一脚踹开了门。

“这位……”

林见椿不认识全厂长,武厂长适时地在一旁补充道,“轴承厂的全厂长。”

林见椿继续道:“全厂长,你不清楚赌约就别乱说,我们当初的赌约是说谁先造出联合收割机就算谁赢。我的联合收割机都在南方用上了,黎工输得彻彻底底。按照约定,你见我一次就得学狗叫,叫吧。”

黎工梗着脖子反驳:“我也早就造完了,不信你去轴承厂看,我还造了十台。要不是你与农业部副部长关系密切,也不能让你先走了一步拉到南方用起来。”

林见椿听笑了,“这是故意不认账了,是吧?”

全厂长笑呵呵地打着圆场:“我能作证,黎工早就将联合收割机造出来了,要不然我们厂里能囤了十台?”

林见椿听笑了,挺好,还刚好数量上都比他们多。

“你们非要赖账,我还能拿刀架在你们脖子上逼你们?”

武厂长在一旁阴恻恻地笑着,根据北市小三线建设要求,他们机械厂和轴承厂两家大厂要响应号召,搬到北市郊外的山区去。

他们两个厂都是大厂,随便一动就有几千个家庭跟着搬迁,所以他们两个厂谁都不想搬。

组织上就定下了一年为期,哪家厂的效益略差,就搬迁哪家厂。

轴承厂为了效益,都已经不顾江湖道义了,那就别怪他们厂以后也截胡轴承厂的订单。

黎工端的一副文人的倔强的模样,“清者自清,反正我没有说谎,我们早就将联合收割机造出来了。”

林见椿无所谓地摊手,“你们说是就是咯。”

按照他们的进度,没日没夜地三班倒,又动用了一整个车间,五天时间才造出了各个零部件,又花了两天组装成型。

在他们零部件都快完成时,黎工还试图来机械厂泼脏水,那一天黎工才画出了图纸就找了轴承厂加工,还一口气就加工了十台。

她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画出图纸投产,是因为她的导师将这个当成了大玩具给他们拆着玩儿。黎工凭什么那么快能完成?凭脸皮厚吗?

全厂长和黎工还在不依不饶地磨着要将他们生产的联合收割机投产,部长被他们磨得实在是没有办法。

“联合收割机还能为我们国家创外汇,到底是谁家的联合收割机占优势,就交给市场选择,部长要是一意偏袒我就只能去找大领导了。”

农业部长不想浪费精力搞这种同行竞争,他坚决没松口,“林院长设计的联合收割机已经很好用,黎工有精力可以往别的方向想一想……”

见农业部长没同意,全厂长不知道找了哪位大领导,同意让轴承厂将机器运到苏市加入抢收。

同时,也比一比到底哪台机器更好用,最终决定量产哪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