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没骨气,哆哆嗦嗦地把他娘教的那番话抖了出来。

末了,还搭上了他爹。

“俺爹当时也在……”

这下子村里人都看明白了,都指指点点的,十分唾弃这一家子的行为。

“二牛爹,这事儿你们可真做错了!”

“太不像话了!”

“就是!居然算计自己村的人!”

二牛爹讪讪地狡辩:“这不是……不是没出事吗……”

“没出事就是你家好,出了事就是你婆娘!你也算个男人?”宋大郎啐了一口,“啊呸!俺真是看错你了!”

“二牛爹,俺真没想到,你居然是这样的人……”二狗子爹失望地松开手,任由宋大郎扑上来打二牛爹,却又在二牛爹还手的时候拉上一把,“你太让人失望了……”

二牛爹:你失望你倒是放开俺啊!

二毛爹几个也非常看不上这种行径。

“二牛爹,你们做得太过了!”

“是啊!要是明珠年纪再大一点,指不定就让你们毁了!”

二牛爹还要狡辩,二狗子可不惯着他儿子。

“好哇二牛,俺们把你当兄弟,带着你跟明珠一起玩儿,你却把俺们当傻子?”二狗子露出壮实的膀子,上去就给二牛一下,“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呢!”

其他几个孩子都很气愤。

“是啊!本来因为你家逼死你姐那破事,俺们都没有嫌弃你,还带你一起玩!”

“你倒好,背后插俺们的刀!”

往后宋明珠不带他们玩儿了,他们还上哪儿挣钱去?

他们爹都挣不上几个钱呢!

可不见他们挣到了好处,如今在家里日子都好过了许多呢!

甚至,村正家的二虎气不过,都上来给了二牛两脚。

村里那些因为宋榴和宋明珠日子得到改善的女孩儿们,也非常气愤。

“先前你们要逼死宋榴姐,现在又来陷害宋明珠!你们就是见不得别家过好日子吗?”

“就是!”

二虎更是耿直地道:“要是俺娘给俺生个妹妹,回头你们是不是也要算计俺们家?”

二牛爹支支吾吾不敢吭声。

现在,几乎整个宋家台都知道宋长河在知县大人那里说过话。不说别的,就秋季收粮这事儿,全村都指望着宋长河那张脸能给他们加点价呢!

再加上自来水这事儿,现在就说宋长河掌握着全村的命脉都不为过。

跟着谁能吃饱饭就站谁,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村里人纷纷骂这一家子。

“俺们村好不容易有点盼头,如今都让你们一家子破坏掉了!”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一家子贼心烂肺的东西!”

“……”

他们背地里都讨论过宋长河搞的这些事,有些动作快的,已经着手在种竹子了。

家里有大孩子的,想吃手艺这碗饭的,也在盘算着送到宋长河这里来拜师。

现在,村里人几乎都默认了宋长河领头羊的身份。

“长河”两个字被越来越多人提起,“大郎”在渐渐远去,这都是潜移默化带来的影响。

“跟着宋长河有肉吃”——现在就是全村人的理想。

“把他们赶出去!他们不配待在俺们村!”

“对,赶出去!”

村人们高呼。

二牛爹这才慌了,慌忙对宋长河道:“长河,这事是俺们不对!俺们知道错了!俺们以后再也不敢了——”

宋长河搡开二牛爹,把妻子接到自己身边,看了眼围观的村人,振声道:“之前俺说过,要是想到了可以带着大家一起挣钱的法子,一定会带上大家。

如今俺也是这么做的。

俺是真心希望全村都能过上好日子。

但如果俺在前面奔,有人在后面算计俺的家人,那就……”

宋长河话没说完,只定定地看了众人一眼,搀扶着妻子走了。

大家伙儿就都把目光投向村正。

村正真是被这一家子整得脑壳痛。

这才消停几天啊!啊?

怎么就那么不安生呢?

“罢了,是俺们宋家台庙小,装不下你们家这尊大佛……”

----------

宋明珠在山上根本不知道这出惊动了整个村子的大戏,只是奇怪怎么爹娘两个都来接她。

而且她爹娘的样子,好像跟人干过架一样……

“爹,娘,俺家是出什么事了吗?”宋明珠问。

“没!”梅氏霸气地道,“只是办了点事,顺路来接你!”

宋榴看到宋大郎夫妻俩来,点了个头,自己走了。

回去的路上,宋明珠觉得村里人对她跟以往很不同。

每个人见了她都笑得格外慈祥。

“明珠啊,下学了?”

“是的呢!”宋明珠脆声答。

“明珠啊,婶子问你个事,你别生气哈!”

“婶儿你问呗!”

“你一个小丫头,读书又不能参加科举,也博不了功名,为什么你还要读书呢?”

这也是村里人不理解的地方。

“因为知识改变命运呐!”宋明珠笑眯眯地挥手跟对方告别。

“知识改变命运?”

对方嘟囔着这句话,目送着一家三口的背影渐渐远去。

回到家,伍老娘已经煮好了饭,一人一碗清粥,再加几根小菜。

一家人围着饭桌喝粥嘬酱萝卜,气氛十分融洽。

下午,宋长河也没有去村正家上工,而是亲自送女儿去后山上学。

今天当值的是大师父王夫子,两人在那儿学论语,之乎者也的,听得宋长河脑壳痛。

宋长河也没闲着,回家里砍了几根竹子,扛到山上,给王郎君修棚子。

路上被二狗子爹看到了,也一起来帮忙。

二狗子爹如今也不装了,他就是站宋长河这边,怎么了?

二狗子娘到底还是悄悄拿钱给丈夫,买了麻线、收了麦秆,又跟伍老娘赊了些扣子。

二狗子爹如今攒了一些草帽,就等着得空了挑去镇上卖呢。

如今,这些东西都在宋长河家放着呢!

两个大人将棚屋里里外外修了一遍,该补的地方补,该加固的地方加固,该糊泥巴的地方糊泥巴,以备冬天的来临。

这边平静得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另一边,二牛一家子正面临着最困难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