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爹娘为我打月饼呀……”

宋明珠哼着改编过月饼歌,揪一坨面皮剂子包月饼。

先挖一坨莲蓉,中间窝个黄澄澄的咸蛋黄。

这咸蛋黄是先把咸鸭蛋煮熟,然后把蛋黄剥出来,淋一点米酒,再放在锅里,慢慢烤定型。

总之很费事。

梅氏差点就撂挑子不想干了。

但转头一看,已经费了这么多事了,索性搞完,看到底出来个什么东西!

宋明珠手软,包出来的东西歪歪扭扭的,丑得十分纯真。

梅氏心疼东西,不想给她弄,又怕她哭。忍了好大一会儿,最终还是把她撵走了。

“赶紧走开!再不走开,就该打你了!”

包好的月饼沾点灰面,放到模子里压平,再把翻过来,用棍子敲一下。

一个成型的月饼就出来了。

“哇,真好看!”宋明珠扒着饭桌,露出半个脑袋,给她娘捧场。

宋长河怕女儿真的挨揍,赶紧过来保女儿,一看,也道:“哎呀,是挺好好看的呐!”

“爹模子刻得好!”宋明珠拍她爹的马屁。

“那是!”宋长河摸着并不存在的胡子,眯眯笑,“你爹在这种事上,还是很有天分的!”

“娘在做美食上,也很有天分呢!”

拍马屁只拍爹不拍娘,后果很严重咧!

梅氏被父女俩逗得没了脾气,麻利地打完月饼,然后刷蛋黄。

宋长河跟杀猪佬收了一斤猪毛,挑挑拣拣,仿照毛笔的样子做了几支猪毛鬃。

梅氏拿了一支,先用滚水烫煮,再甩干水分,然后沾取一点鸡蛋黄,刷在月饼印花的这一面。

“我也要帮忙!”宋明珠嚷嚷。

这活儿她确实可以干,梅氏就由着她了。

刷完蛋黄,接下来就是上锅烤了。

直到这时,宋明珠才发现一个顶顶严重的事——

她家没有烤炉跟平底烤盘!

这就悲剧了。

宋明珠急得都快哭了。

她爹娘花了好多钱,难道就这么浪费了?

都怪她之前玩得太开心了,把这事给忘了!

“别哭别哭!”一见女儿要哭,宋长河就慌了,赶紧抱起女儿柔声安慰,“实在不行,就蒸来吃!”

蒸是不可能蒸的,蒸的话前面的功夫就都废了。

“那可怎么办呀……”宋明珠放声大哭。

“别哭别哭!”梅氏也劝,“月饼也是饼,俺试着烙一下,看行不行,啊!别哭了啊!”

宋明珠就含泪望着她娘,看她娘烙月饼。

梅氏也没烙过月饼,她让伍老娘用小火,先在锅底放了点水,然后把锅烘热,再把月饼放到边上,盖上锅盖慢慢烘。

她也没有一次性把所有月饼都放进去,怕万一这么搞不行,还有得改。

一家四口都聚在灶屋里,眼巴巴地望着那口锅。

香味出来的时候,一家人都激动了。

“哎呀,好香啊!”

“娘,再刷点蛋黄!”宋明珠还记得提醒她娘。

梅氏揭开锅盖,挪动了下月饼的位置,又刷了一层蛋黄,盖上锅盖继续小火慢烤。

那种混合了糖、油、肉的霸道甜香在屋子里蔓延、翻滚、叫嚣,勾得一家子都忍不住咽口水。

大黄到底最乖,只趴在灶屋门口,一边看着柴门一边频频回望。

大乖跟小花就不行了。

两只围着宋明珠,急切地打着转转。

“还没好呢!乖啊,再等等啊!”宋明珠一手一个安慰它们。

大约过了两刻钟的样子,梅氏估摸着冰肉应该也熟了,便开锅——

只见几个表皮油汪汪、亮晶晶的月饼窝在锅里,可爱极了!

梅氏在做吃的一道上确实有点天赋,她让伍老娘微微加大一点火,给月饼再上了点色。然后出锅!

不得不说,梅氏跟伍老娘在火候上把握得特别好,除了个别的底有点糊之外,其他的都在水平线里。

梅氏先切这个底糊了的。

在宋明珠的要求下,梅氏一共做了四个口味:莲蓉蛋黄、豆沙蛋黄、冰肉、五仁。

糊的这个是冰肉的,大概是因为油渗了出来,导致底下变成了相对比较硬实的脆皮。

但香啊!

冰肉这个是甜味大于咸味,那点咸味恰到好处地把甜味烘托了出来,里面的冰肉口感有点微微脆,跟煮熟那种完全不一样。

冰肉漏下来的油又滋润了里面的核桃花生跟芝麻,一口下去,那真是——

一家子都闭着嘴巴不想说话。

“嗷呜……”

“喵呜……”

急得大乖跟小花呜呜叫。

味道到底怎么样?你们两脚兽倒是说啊!

这么精贵的东西,梅氏自然不可能给猫狗吃。一家子分吃了半个冰肉月饼,梅氏又给了宋明珠一小块,就收起来了。

宋明珠悄悄从自己那一小块里的份抠出一半,背着她娘分给大黄大乖跟小花。

“你们不能吃太多糖跟盐,尝个味道就行了,啊!”

接下来,梅氏要烙第二锅月饼。她怕冰肉的又糊,有点不知道该怎么搞。

“加个篦子垫在锅底试试。”伍老娘出主意。

梅氏便在锅里加了个篦子,再把剩下的月饼放进去。

等坐下来,梅氏回味了下刚刚吃的冰肉月饼,只觉得嘴里里都是香味。

像一道怎么都绕不过去的槛。

再看丈夫跟婆母,都是一脸意犹未尽,又回味无穷的模样,便心里一狠,把另外三个味道的月饼都拿一个出来,切出一半分给一家子吃。

以往就算过年,也不见得能吃这么好呢!

一家子一边享受月饼,一边商量要月饼怎么卖。

“爹,你再去请俺师父写几张字,就叫梅姑月饼!”宋明珠出主意,“对了,要红字,不要黑的!”

大中秋的,红色看着才喜庆。

“另外,纸上再画点花呀月呀祥云呀什么的,总之要好看!”

宋长河顺着女儿的思路想了想,点头道:“嗯,俺觉得可以!”

“还梅姑月饼啊……”梅氏很不好意思,“俺这才做了几个月饼……”

“娘啊,想想梅姑豆腐!”宋明珠很努力地劝她娘,“名声很重要哇!”

梅氏还在犹豫,一直趴在地上的大黄突然站起来,脑袋警惕地望着柴门外面。

一家子都止住话,一齐望向外面。

车轱辘声在外面停下,一个清脆的少年声音喊:“请问这里是宋长河宋郎君家吗?”

这么早,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