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轮番上阵,亲自体验了一番脚踏犁。

时候长了,累肯定也是累的。

于是又两两合作,一个踩,一个在前头拉。

结果发现,这样很容易铲到前面人的脚。

然后,就换成一个踩,一个在后面推。

倒是要顺畅很多。

“这个办法好!”村里人试过之后纷纷道。

一来更省力,速度更快。二来也不会铲到前面这人的脚。

村里的男人们玩了半天脚踏犁,把宋长河家的地翻了又翻。

梅氏远远地看着,跟伍老娘小声嘀咕:“早知道这样,就不请人了,把地留给他们得了!”

话是这么说,但丈夫能做出脚踏犁,梅氏也是很高兴的,专门去买了大骨头,熬了一锅骨头汤,还炖了条鱼。

村里其他家也很兴奋,都在说耕地耕早了。

“就该等长河把这个脚踏犁搞出来再耕的!”男人们唾沫横飞。

“就一架脚踏犁,轮到我们家,那要到什么时候?”女人们是不赞成的。

村里人就去找村正,商量是不是多搞几架脚踏犁出来,这样等到夏季的时候就可以用。

“先把这拨秧苗种下去再说!”村正就道,“都好好搞!下半年有没有饭吃,就看春种了!”

等过了两天,田里开始放水。

村里人闲着也是闲着,就去找宋长河唠叨。

“长河,你加把劲儿,看能不能搞个脚踏插秧机出来!”

宋长河正沉浸在脚踏犁成功带来的喜悦中,当下就应下了:“那行,我试试!”

等人走了,梅氏就开始骂了。

“试你个头!你搞这个脚踏犁花了多长时间你知道吗?家里里里外外的事谁来干?田里的秧谁来插?”

宋长河缩了下脖子,害怕地道:“请……请……请二狗子爹他们来……”

宋明珠见势不妙,蹑手蹑脚地从她爹旁边起开。

哎呀呀,娘骂爹,惹不起惹不起!

伍老娘看了一眼,也悄悄起身去了自己屋里。

哎呀呀,这人年纪大了,耳朵就是不好!

大黄大乖小花见到了,也有样学样,悄悄从堂屋里溜出去。

哎呀呀,大爷骂二爷,惹不起惹不起!

等宋长河发现,三大一小已经溜到堂屋门口了。

这帮不讲义气的家伙,哼!

“你当二狗子爹有三头六臂呢!”梅氏生气地道,“二狗子家自己的田,还有宋榴的田,都是二狗子爹娘两个人在搞!

等他们搞完,我们家要等到什么时候?

错过了春种,收不到粮食,你就等着喝风吧你!”

宋长河挨了妻子一通话,脑袋也冷静下来了。仔细一想,他确实有点膨胀了。

但他又不那么甘心,表面上是不打算搞了,但心里其实还在琢磨。

宋明珠无聊,就把吃饭坐的长板凳翻过来,当船,坐上去假模假样地划船。

大黄大乖小花绕着她,欢快地跑来跑去。

“哎呀,这朵荷花真漂亮,摘一朵吧!”

“哎呀,这张荷叶好大呀,摘下来做帽子吧!”

“哎呀,这朵莲蓬……”

宋长河盯着女儿的动作,摘一下、放下,蹬腿,往前划。再摘一下、放下,蹬腿,往前划……

“啊,我知道该怎么搞了!”宋长河一拍脑袋,欣喜地喊。

梅氏从房里探头出来,烦躁地道:“你又知道什么了?”

宋长河也不说话,回去堂屋里,找了几块木料出来,开始敲敲打打。

因为前次宋明珠没有陪她爹挨骂,这几天父女感情有点破裂。

宋长河要做什么也没吭声,每天女儿去上学后才搬出来做,到女儿下学的时候又收起来。

是以,宋明珠根本不知道她爹在憋大招。

三天之后,宋长河做了一艘小小的船出来。

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扛去田里试了。

路上村里人见到了,都放下手里的活儿跟过来。

“哎,长河又搞新发明了!”

“快来看!”

“哎,就来——”

宋长河来到自家田边,先把裤子卷到大腿那里,又把衣服扎好,省得掉水里搞到泥回去挨骂。

然后人先下水,再把小船放下去。

这船呢,两头翘起来,腹内中空,中间有块板子可以坐人。

宋长河在船头的肚子里放了一捆稻草当做秧苗,模拟插秧的动作。

先拿起一株稻草,侧腰插下去,然后两脚向后一蹬,就朝前面走了。

“哇——”村人们惊呼。

宋长河如此插完了一行“秧苗”,又掉过头,开始拔“秧苗”。

拔秧的话,也是侧腰,两手把“秧苗”拔起来,扎成一捆,往船尾的肚子里放。

“啊!”村人们齐齐发出领悟的声音。

宋明珠下学回来,就看到她家田边又围满了人。

走近一看,她爹坐着一艘小船样的东西,像骑马一样在田里划来划去。

她爹这是在整什么?

等到二狗子爹、二毛爹、村正轮番下田一试,宋这才看明白。

哦豁,她爹整出方便插秧的船了!

虽然宋明珠以为她爹会顺着脚踏犁的思路,去搞脚踏插秧机。

但转念一想,脚踏插秧机那么费事,还不如眼前这个小小的插秧船来得更加方便。

宋长河,可以啊!

宋明珠摸着下巴,心里略微有那么一点点遗憾。

哎呀,她错过她爹的成长啦!

田已经耕好了,村人们对脚踏犁的需求就不那么迫切了。

倒是这个秧船,宋长河手脚麻利一点的话,还能在插秧前赶出一艘来。

但赶出来又怎样?

白送是不可能的!

宋长河愿意通过这些发明来减轻大家伙儿的劳动量,但不代表他愿意当冤大头。

村正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也不出面安排宋长河。

反正他自己家人手是够的。就是辛苦一点,腰疼一点。反正以前都这么过了。

就算要搞秧船,那也得把这阵子过了再说。

倒是二狗子爹,主动来找宋长河,想借秧船用两天,并表示愿意用做工来抵。

二毛爹晚了一步来,一看要排在二狗子爹后面,就不大想借了。

毕竟春种的时间也就这几天。

但空手回去又不甘心。

于是,二毛爹就在宋长河家门口揽住二狗子爹的肩膀,两人打商量。

“哥,要不这样,我们俩一人半天半天这样换?”二毛爹道,“上午我帮你干半天,下午你帮我干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