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咸酸梅,梅氏也是头一次弄。
这梅子呢,是隔壁村村正的婆娘送的,酸得根本下不了口。
梅氏本来想用来做蜜饯,是宋明珠说:“娘,做咸酸梅吧!”
“什么是咸酸梅?”梅氏问。
“就……”宋明珠挠挠脑袋,想了想,跟念书一样道,“梅子洗净、去蒂、晾干,按照一斤半梅子加半斤盐,均匀腌制,用坛子或者罐子密封,三个月以上就可以吃了……”
宋明珠现在发现了,只要她解释起来像背书,她娘就不会多问。
真好!
“还有哦,这梅子不是直接用来吃的,是用来做菜的!”宋明珠跟她娘强调,“娘,等梅子腌好了,我想吃酸梅鱼……”
于是,梅氏也有样学样,对厨娘道:“这梅子太酸了,直接吃伤牙,我泡了原本是打算用来做酸梅鱼的。但梅子还没腌好,所以我也还没有试这道菜。”
既然梅氏这么说,厨娘也没有强求,虚心跟梅氏请教了其他菜的做法。
梅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菜,无非就是她做惯了的那几样:梅姑豆腐、豆腐炖鱼、大骨酸萝卜汤、凉拌海带丝、炒时蔬等等,属于轻重口搭配,味道侧重于鲜香。
不像厨娘原本做菜,喜欢重油重酱,又炸又炖,味道偏厚重。
梅氏出菜的时候,先拿碗筷请厨娘品尝。
“梅娘子这灶上功夫,委实不错!”厨娘诚心夸赞道。
“哪里!”梅氏好笑地摇头,“家有刁嘴小儿,都是被逼的。”
倒也不是夸张。
厨娘也笑:“英红跟小五,去年在梅娘子你这儿吃了一顿,回去后一直念叨!念得我耳朵都麻了!”
梅娘子做梅姑豆腐的酱,厨娘看到了,梅氏去年也送过一小坛子给她们娘子。
在英红跟小五的“指挥”下,厨娘也做了酱豆腐,但两人都说根本不是同一回事儿。
“今天在梅娘子你这儿吃到,我才晓得那个……梅姑豆腐原来是这么个做法!”
厨娘的酱烧豆腐,是豆腐切大块,下锅炸,然后用酱水调和,在用瓦罐去炖煮。
重点在于让豆腐吸饱酱汁跟油水,这样才下饭。
他们那地方,天寒地冻的,就得这么吃,才能抗寒冷。
但梅氏的做法,味道都在调料上面,豆腐则保持鲜嫩,入口爽滑。
也是各有特色了。
听说宋明珠喜欢吃面食,作为回馈,厨娘本来打算教梅氏做面点。
结果一问,梅氏已经会做发面包子了。
“哎呀,梅娘子,你可真是……”厨娘发自内心地夸奖道,“太厉害了!”
等灶屋这边忙活得差不多,外头那几个也玩累了,推着脚踏车回来吃饭。
大小几个排队洗手,上桌吃饭。
吃得那叫一个香。
吃完之后,英红三人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就准备回去了。
但这次一起回去的,不止他们三个,还有农事官跟书吏两个。
原先唐知县给农事官跟书吏的任务是待到宋家台秋收搞完,现在秋收搞完了,两人也是真的要回去了。
村正挺不舍的,专门让老妻操持了一桌子好菜好饭,给农事官和书吏饯行。
不仅这样,村正还让人从湖里挖了藕,从地里拔了菜,从田里捞了鱼,还装了袋刚收的谷子,一齐塞上马车。
大奔:“……”
它都说它不喜欢拉车了!
村正带着村里人把农事官跟书吏送出宋家台牌坊,到这里就出村了。
村正还象征性擦了擦眼睛,表示不舍。
“放心,明年开春之后我还来的。”农事官就道。
村正立马就不装了。
“老哥哥,知县大人那儿肯定还有别的种子吧?老哥哥你明年来的时候,千万给我带点!不拘品种,都要!”
知县大人家的三人:“……”
宋村正,你当着我们的面打我们郎君的主意,真的好吗?
梁师傅师徒俩也来送客。
他们师徒俩跟农事官他们同住一屋,一个屋檐下进出了那么久,情分还是有的。
“别送了别送了!”农事官就道,“再送就送到县里去了!”
嘴上这么说,但农事官心里对宋家台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
不枉费他为他们操的心。
只有书吏留了遗憾。
……他没有拿到脚踏车,没办法骑脚踏车回县里,做不成全县最靓的崽。
但宋长河表了态。
“我后天就去县里,找知县大人商议脚踏车的事。”
再不给个说法,宋长河都怕这几个人联合起来,把他的脚踏车偷了!
“那就县里再见吧!”
农事官和书吏跟宋家台众人挥挥手,跟在马车旁边走了。
村人陆陆续续散去,村正跟宋长河走在最后面。
“叔,之前说秋收搞完之后就修学堂的,我打算明天就去镇上买青砖。”宋长河道,“叔你觉得呢?”
“行啊!”村正也道,“趁着现在天道还不是很冷,先修起来。
不过呢,我得先开个会,总结一下秋收的情况,再把村里的其他事情安排一下。”
冬天很快就要来了,村子里还有一堆事,他都得安排清楚了。
宋老幺就去敲锣。
于是,还没走远的村里人再次聚拢起来。
村正站在戏台上,先看了看经过这段时间忙碌的村里人,问:“怎么样,今年的秋收充实吧?”
村里人就笑哈哈的。
今年的粮食都是他们自己的,哪里还能不充实?
“我呢,觉得我们都应该谢谢长河。”村正问,“你们觉得呢?”
“应该的!”
村里人附和。
于是,村正便走下戏台,带着全村当家人,朝宋长河深深一揖。
宋长河没有躲,受了村里人一礼之后,端端正正地还了一礼。
宋明珠站在她爹旁边,望着这一幕,心里十分欣慰。
然后,村正重新走上戏台,开始做秋收总结。
他先肯定了全村的秋收工作,然后指出几个正面典型,加以鼓励。
被表扬的昂首挺胸,骄傲极了。
接着,又拉出几个负面典型,哪些地方没干好,列出个一二三四五,有条不紊地骂。
被骂的耷拉着脑袋,半个字都不敢还嘴。
“之前我说过,谁敢拖村里的后腿,就全村去他家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