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吴家旧事

老吴村正有两个儿子。

老二性子宽和,不爱计较,做事比较顾全大局。

老大呢,能干是能干,但是脾性有点窄,爱记仇。

老吴村正思考来思考去,决定选老二来继承自己的事业。毕竟,作为一村之正,心胸不够开阔的话,很难把村子带好。

老吴村正是这么想的,就这么跟自己婆娘提了一嘴。

结果呢,他婆娘就悄悄告诉了大儿子。

那会儿,吴老大已经生了大儿子,吴老二也已经成亲,妻子已有几个月身孕。兄弟俩还住在一块儿。

有天呢,下雨,老二媳妇出去收衣裳。

老大的儿子举着一把小木剑,不知道从哪儿冲出来,一头撞向老二媳妇:“呔,看剑!”

老二媳妇吓了一跳,急忙躲开,一下子扭了腰。

那孩子来势太凶了,撞空了,根本收不住脚,冲出去一头怼在天井里的石磨上

“当时,吴村正急急忙忙把我喊过去,去了一看,大人捂着腰,疼得脸都白了。小的头上磕了个窟窿,血流不止……”

吴老大的媳妇指着吴老二的媳妇骂,说是吴老二媳妇推了她孩子。吴老二媳妇坚决不承认,说是那孩子先撞的她。

“其实吧,那场面,一看就知道是谁的问题。”肖郎中就道。

首先,孕妇的腰明显是扭急了,才造成的急性扭伤。

那孩子的伤磕在正头顶——除非把这孩子抱起来直接往墙上撞,否则只是推、拉的话,很难撞得那么正。

肖郎中看完伤,留了药,走的时候被老吴村正拉住私下询问情况。肖郎中没有收任何人的好处,自然是如实奉告。

“多谢肖郎中了!”老吴村正客客气气地把人送走。

结果第二天,肖郎中又来了,原因是小孩头上的血止不住。

“昨天我走的时候不是止住了吗?”肖郎中皱着眉,问孩子他娘。

吴老大媳妇就支支吾吾地道:“昨天夜里他发热了,喊疼,我就把他抱起来哄了一下……”

“不是叫你们不要轻易动他吗?愚妇!”肖郎中气得直骂,“他本来就伤在囟门那里,你还要把他抱起来晃,不是希望他快点死吗?”

他昨天为了帮这孩子止血,已经把他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

肖郎中又忙活了好大一会儿,见止不住血,就道:“本人医术有限,你们另请高明吧!”

后来,听说镇上的郎中来了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老夫尽力了!”镇长的郎中留下药,摇摇头,走了,“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

还是村里老人让老吴村正去庙里求一把香灰。

“以前村里也有个小孩磕破头,就是这么止血的!”

老吴村正就让老大去求香灰:“菩萨跟前,心诚一点,指不定菩萨就会救了。”

肖郎中也不知道吴老大的心诚不诚,反正香灰拿回来,敷在那孩子脑袋上,血还真止住了。

吴老大的婆娘还特意跑去肖家村,到处宣扬肖郎中医术不行。

肖郎中听到了,就呵呵两声,道:“菩萨面前的香灰,自然是灵验的了。只是不知道,菩萨是不是知道这里面的因果呢?”

那婆娘就跟被踩了痛脚一样,夹着尾巴跑了,再也没有来过。

后来,没过多久,肖郎中就听说那孩子傻了。

然后又听说吴老大媳妇去闹吴老二媳妇。

吴老二媳妇自从扭了腰之后就一直卧床休息,吴老大媳妇趁着小叔子下地干活的功夫,跑到老二房里,指着吴老二媳妇一通狠骂,什么脏水都往吴老二媳妇身上泼。

气得吴老二媳妇动了胎气,孩子没保住。

吴老二半夜跑去请肖郎中救他娘子的命,肖郎中本来是不想去的。

“我才疏学浅,治不了你家的病,你去镇上另找高明吧。”肖郎中就道。

“叔,我娘子并没有错,求您了!”吴老二直接给肖郎中跪下了,“叔,只要您肯救我娘子,这个恩情我一定记在心里!”

吴家作的孽,委实也跟吴老二媳妇没关系。

再一个,吴老二媳妇也是肖家村人,外姓,娘家跟肖郎中关系不算差,肖郎中也不至于真见死不救。

于是,肖郎中便去了,顺道喊上了吴老二媳妇的爹娘。

肖郎中抢救吴老二媳妇的时候,吴老二就拿着锄头,跟他丈人守在门外,不让一个吴家人靠近。

屋里端出来几盆血水,直到天亮,肖郎中才清出了死胎。

那是个已经成型的胎儿。

吴老二看到盆里的胎儿,扬着锄头上去,要夯死吴老大。兄弟俩大打一架,打得头破血流。

最后老吴村正给两个儿子跪下,才拉开了两人。

“你不就是想接爹的班,当村正吗?你要是正大光明地来跟我抢,我还高看你一眼!

别说你婆娘干的事儿你不知道!拿自己儿子做筏子,遭报应了吧?跟你做兄弟,也是我的报应!”

吴老二套上家里的牛车,垫上被褥,把自己婆娘放进去,拉着走了。

“这个家我不要了!爹的位子我也不要,就给你!且看你的报应到几时!”

肖郎中也没去管吴老大的伤,就跟着吴老二一起回了肖家村,然后帮忙安置吴老二媳妇,又给吴老二治伤。

第二天,吴老二的丈人又叫了几个村里人,去吴家村大骂了老吴村正一顿,又打了吴老大一顿,把吴家一通好砸,然后把自己女儿的嫁妆一牛车全拉了回来。

从此,吴老二就在肖家村当起了上门女婿,再也没有回去过吴家村。

老吴村正遭此三重打击,病了一场,不久就过世了。

不过肖郎中听人说,老吴村正到死,都没有再跟老妻说一句话。

“肖郎中,多谢您呐!”宋老幺听完了,真心实意地道了个谢。

吴老二那人,宋老幺是认识的,养狗很有一手。宋长河家的两条狗,都是在他那儿买的。

那人人品确实不错,当初肖家村跟他们宋家台闹,吴老二哪边都没有得罪。就凭着一手养狗的技术,抱着高员外的腿在肖家村站得稳稳的。

当然了,这种事儿,要不是有肖郎中,就算宋老幺找过去,吴老二也未必肯说。

“好了,你可以走了。”肖郎中赶人,“别说是我说的。”

宋老幺:“……”

这除了您,还有谁能知道得这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