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 第119章 老友归来记

第119章 老友归来记

从老家返回公司后,陈默一边应付大摩的陆清越,一边飞往应天处理尼采收购事宜。

回到公司也不得清闲,刚为远橙敲定“三驾马车”架构,又要着手调整橙子科技的人员管理体系。

忙得脚不沾地的陈默,难得在手机里翻出了那个沉寂许久的群--“深城极限徒步同好群”。

大学时,凌晨一两点起来出发的热血仿佛还在昨天。

他随手发了条消息:“明天周末,有人有计划吗?拉我一个!”

消息刚发出去,一个几乎快被遗忘的头像突然跳了出来,直接@他。

伟哥:“深城好久了都没走,骨头都锈了!老规矩小陈,明天八点东永村见,迟到的人罚背水啊!”

陈默嘴角勾起一丝久违的笑意,指尖飞快敲击。

“OK!不见不散。”

翌日清晨,东永村。

司机小李将陈默放下。

陈默跳下车,一身行头堪称专业。

速干短裤短袖打底,外面套着防晒冰袖,膝盖和胫骨绑着轻便护膝护腿,脚下是抓地力极强的防滑徒步鞋。

头顶遮阳帽,脸上蒙着透气面罩,手里握着轻量化登山杖,背后鼓鼓囊囊的轻量化背包里是水和补给。

“装备挺齐活啊小陈!”一个熟悉又带着点戏谑的声音传来。

伟哥今天同样“全副武装”甚至是尤有甚之地出现了,看着陈默这身行头直乐。

“这几年不见,你也成‘装备党’了?当年一条牛仔裤一双破球鞋就敢冲梧桐山的劲头呢?”

陈默回敬:“时代在进步,安全第一嘛,再说,当年是谁扯牌子阿尔卑斯专业登山鞋,然后脚底板磨出大水泡,最后被我架下山的?”

“靠!揭人不揭短!”伟哥笑着给了陈默肩膀一拳:“走着,冲冲冲!”

两人从东永村出发,沿着蜿蜒的礁石海岸线前行。

脚下是历经海蚀的嶙峋怪石,身旁是拍岸的湛蓝波涛。

清晨的阳光还不算毒辣,海风带着咸腥,吹散了城市的燥热。

他们步伐稳健,登山杖点在湿滑的礁石上发出清脆的嗒嗒声,偶尔需要手脚并用地攀过陡峭处。

6公里的海岸线,是力量与平衡的考验。

肉体的劳累是精神最好的放松,让人根本无暇胡思乱想。

“还是深城这路舒服.”伟哥踩在礁石上喘了口气,抹了把汗:“北美那帮疯子,专挑没路的原始森林钻,动不动就荒野求生,美其名曰探索极限。”

“我是去徒步,不是去玩命,极限也得有补给嘛!”

陈默深以为然:“真正的勇敢是保护自己,而不是挑战危险!”,向来他只走成熟路线。

抵达穿鼻岩,两人直接打车转场至杨梅坑。

租了两辆自行车,沿着鹿嘴大道悠然骑行/推行。

一侧是陡峭的悬崖,一侧是壮阔的无垠海景。

海风拂面,远处是后世星爷美人鱼的取景地。

这6公里,是视觉的盛宴,陈默这段时间紧绷的神经也得到了舒缓。

下午简单的不停歇补充了两条能量棒,战场转移到梧桐山北门。

一头扎进泰山涧步道,瞬间被浓密的林荫包裹。

5公里的溪流步道,伴着潺潺水声和鸟鸣,在湿润的空气中稳步爬升。

阳光被过滤成斑驳的光点,温度骤降,只有汗水提醒着身体的消耗。

抵达半山的葫芦池,稍作休整,补充水分。

下山后,两人在罗湖绿道入口步行。

5公里的林荫绿道骑行,清风拂面,轻松惬意。

穿过古木参天的仙湖植物园,宏法寺的黄墙若隐若现,桫罗湖的静谧让人心旷神怡。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际。

他们抵达深城湾滨海长廊的起点——红树林公园。

卸下背包,轻装上阵,沿着平缓的海滨栈道步行。

8公里,全程无爬升,是对疲惫双腿最好的放松。

一侧是华灯初上的都市剪影,摩天大楼的灯光秀开始上演,另一侧是滩涂湿地,偶尔可见归巢的候鸟掠过水面。

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在此刻奇妙交融。

下午18:30,整整8小时的跋涉(扣除转场时间),两人终于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挪到了人才公园附近那家记忆中的小餐馆门口。

“伟哥!比水!”陈默笑着卸下背包,从侧袋掏出三瓶还剩大半的矿泉水。

伟哥也拿出自己的,三瓶水明显比陈默的消耗得多。

“靠!还剩两瓶半?小陈你这控水能力逆天了啊!”伟哥看着自己只剩两瓶的水,一脸挫败:“得!愿赌服输,这顿我请!”

陈默得意地晃了晃水瓶:“承让承让!伟哥你这去了北美水土不服啊,退步了!”

餐馆老板闻声探头,看到门口两个风尘仆仆、背包登山杖齐全的“蒙面人”,先是一愣,随即一拍大腿。

“哎哟!这不是阿伟和小陈嘛!三年!整整三年没见你俩了,快进来快进来!还是老规矩?沙姜啫盐焗鸡、茅根马蹄竹蔗水、两大碗米饭?”

“老板好记性!”陈默和伟哥相视一笑,摘下帽子面罩,露出汗津津却神采奕奕的脸。

两人把沉重的背包和登山杖往墙角一靠,瘫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小口抿着最后的瓶装水,享受着运动后酣畅淋漓的疲惫和晚风的抚慰。

“这次回来,还飞北美吗?”陈默拧上瓶盖,问道。

“不飞了!蛤佛的博士帽都戴上了,该回来干点正事了。”

伟哥摇摇头,眼神里闪烁着锐利的光。

“我准备搞点大动静,创业!”

“你呢小陈?”伟哥看向陈默:“我记得你研究生还有一年吧?要不要毕业了跟哥一起干?”

陈默接过老板端上来的热腾腾的啫啫鸡,香气四溢,给伟哥递过碗筷,语气平常。

“我啊.研二就辍学了,现在在华北强那边弄了个小作坊,瞎折腾呗!”

他没提橙子科技和远橙新能源,不想让两人纯粹的徒步友谊沾染上别的东西。

伟哥挑眉,有些意外,随即爽朗一笑,给陈默盛了碗清甜的竹蔗水。

“行啊你小子!当初桃宝小店卖自己攒的二手电子货,我就觉得你有想法,现在都支棱起自己的摊子了?可以真对我脾气,本来还想拉你一把,看来是多余了。”

陈默举杯,以茶代酒。

“伟哥的心意,兄弟心领了,当年要不是你给我出主意,指点我搞桃宝店攒那第一桶金,也没今天。”

他对这位当年经常“淘汰”崭新徒步装备给自己,又指点他赚钱门路的伟哥,其实是一直心存感激的。

陈默一直喊他“伟哥”,全名没问过,两人单纯合得来,没那么多讲究,平时约着徒步,路上吹牛闲聊。

他只知道伟哥十多岁时因在老家凑不齐彩礼,只能跑到深城学校门口卖小霸王,被他师傅看中。

他师傅一跟客户喝高了,就说等自己爬到高管位置,送他出国深造.

陈默当时还跟伟哥说,你师傅这不纯纯在画大饼吗?

后来额.他师傅还真兑现了承诺,这哪还是师傅啊!这就是师父啊!

伟哥就这么去了国外三年深造,今天要不是他在群里主动冒出来,陈默都不知道他回来了。

之后,两人默契地不再深谈各自的事业,话题又回到了共同热爱的徒步上。

伟哥炫耀似的敲了下自己的鞋梆子,展示他从北美带回来的顶级徒步鞋Altta,大谈特谈什么“零落差”、“宽鞋楦”的黑科技。

“小陈!专门给你也带了一双43码的,下次出来给你,就当补上你迟到的毕业礼物!”

“嚯!那我今天这趟腿没白遛!”陈默笑着打趣:“这路线风景我都快看腻了,就等你这双鞋回本了!”

伟哥哈哈大笑:“我就喜欢这种感觉,走到极限,脑子反而最清醒,人呐!越是绝境里,越是看得清方向!”

一顿风卷残云,80块,伟哥抢着付了钱,抹着嘴。

“小陈,这次是我状态没恢复!下次!下次一定让你请回来!”

“行啊!那我下顿饭又有着落了!”陈默笑着应下。

走出餐馆,夜幕低垂,华灯璀璨。

两人在街口挥手作别。

“走了啊!地铁站那边!”伟哥指了指西边。

“嗯,我这边,公交车东边!”陈默指了指反方向。

一如既往,两人告别离开都是如此做派。

两人转身,步履虽有些蹒跚,却都带着满足的笑意,汇入下班的人流,朝着各自的方向走去。

街角尽头,一辆低调奢华的黑色宾莉慕尚缓缓滑到伟哥身边,司机恭敬地拉开车门。

伟哥揉着酸胀的小腿,利落地钻了进去。

几乎同时,街的另一头,一辆线条硬朗的奔弛奔弛S600(W221)停在了陈默面前,司机小李迅速下车开门。

陈默把背包和登山杖扔进后座,自己也坐了进去。

两辆豪车,载着两位刚刚经历了一场纯粹徒步的“小作坊老板”和“海归创业博士”,无声地融入深城流光溢彩的夜色车河,驶向各自复杂而宏大的未来。

而那份关于山海、汗水和老餐馆味道的纯粹友谊,似乎被他们小心翼翼地珍藏在了那条走了八个小时的路上。

步步膏总部顶层的会客厅,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深城繁华的天际线。

沈一伟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身上剪裁得体的定制西装,脸上挂起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推门而入。

“金哥,成哥!”沈一伟声音清朗,带着晚辈的谦逊。

正在窗边茶台旁闲聊的两位中年男人闻声回头。

金总(金明)面容儒雅,眼神深邃,成总(成永浩)则显得更精干务实。

两人都比沈一伟大上一轮还多,是他的师哥,更是如今国内商界的一方豪强。

“阿伟来了!快坐快坐!”金总笑容和煦,招手示意。

成总也笑着点头:“这几年不见,更精神了!坐,尝尝我刚泡的老普洱。”

沈一伟依言坐下,姿态端正,双手接过成总递来的茶盏,轻嗅茶香。

“谢谢成哥!金哥,成哥,好久不见,这次回来,还要多向两位师哥请教。”

金总抿了口茶,目光带着长辈的审视。

“阿伟,你成哥在智能机这块,算是趟出点路子来了,你既然有志于此,正好在旁边多听听,了解一下国内这潭水有多深。”

他转向成永浩:“对了老成,你那个绿机X8,和朵维在深城大剧院前后脚的开发布会,搞得满城风雨,战果如何?”

成永浩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托步步膏渠道的福,比预想的好点,至于朵维?呵,他们定位模糊,又想打女性牌,又放不开手脚,首周销量才22万台,估计宣发费都亏进去了。”

“我们的绿机X8靠着传统渠道和部分新拓展的分销,首周28.5万台。”

“本来我们预估25万台,因为乡镇市场那边有尼采和橙子这两块‘硬骨头’守着。”

他顿了顿,手指在茶台上轻点。

“结果.超了14%,算是意外之喜了,朵维那50万台的铺货量,纯粹是给自己挖坑。”

“哦?”沈一伟适时插话,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成哥,尼采和橙子.是什么来路?连您都这么谨慎?”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硬骨头”这个词,作为潜在对手,了解是必须的。

成永浩看了金总一眼,后者微微颔首。

他这才对沈一伟解释,语气带着一丝凝重。

“尼采,是橙子科技搞出来的贴牌机,它的作用,就是用极致的低价!”

他强调这个词:“低价!死死钉在乡镇市场底部,像一道护城河,阻挡其他想下沉的品牌,同时,它那凑合的硬件和换皮系统,又像一面镜子,反衬出橙子手机的‘性价比’有多高。”

“现在在乡镇,十台智能机,尼采占四台,橙子占三台,剩下才是其他品牌。”

“我们绿机X8,哪怕不赚钱也要往乡镇铺,就是为了搅浑水,让橙子没法轻易从乡镇抽身反攻城市!”

沈一伟心中微震。

他没想到,国内市场的竞争方式已经是如此浮夸了,一个品牌竟然能用另一个贴牌来构筑防线和跳板,这不是那些北美上市大公司才干的事嘛。

这事陈默也不想的,但一系列的事赶在了一起,就干出这么个现状来了。

“那橙子手机本身的卖点呢?”

成永浩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硬件上?它甚至有点‘落伍’,别人都用Micro-USB了,它还抱着miniB接口,理论充电功率只有可怜的2.5W。”

沈一伟皱眉:“那充电岂不是慢得离谱?”

“恰恰相反!”成永浩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对技术的惊叹:“它充电只需要30秒!”

“30秒?”沈一伟差点失声,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完全颠覆了他以往的技术常识。

“不可思议对吧?”成永浩解释道:“关键在它的电池,800mAh容量的确不大,但用的是全新的气态锂电池!”

“充电时,基态锂混合物得电子汽化,放电时,气态锂失电子凝华,在半固半气之间转换能量,这玩意儿是真正的国产黑科技啊!”

“现在国内新能源领域大水漫灌,像宁得、BTD这些巨头为了固态电池路线(钠离子vs氮化物)都快打起来了,冒出这种突破,虽然惊人,但也在情理之中。”

“阿伟,你刚从国外回来,很多国内市场的情况不清楚,我觉得还是不要急着做手机,现在先考察完市场,再做决断!”

沈一伟后面的话没听进去,只是听到气态锂电池的时候,他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如同发现了宝藏。

“成哥!这电池.我们能弄到吗?我的新机就想用这个续航焦虑是智能机的死穴啊!”

后世蓝厂死卷快充,跟沈一伟这样的认知也有关。

成永浩和金总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带着过来人的了然。

金总慢悠悠开口:“阿伟,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雷布斯为了用上这电池,真金白银砸了5000万入股。”

“这门槛不是那么好跨的。”

他转向成永浩:“老成,要不让阿伟的新机先用你的供应链?稳定可靠一些,风险就小一些。”

沈一伟却固执地摇头,眼中闪烁着不服输的光芒。

“事在人为嘛!成哥,金哥,我在华北强那边有个小兄弟,肯定有路子的,我先让他帮我摸摸橙子科技的底细,看看有没有缝可钻。”

金总和成总再次相视而笑,那笑容里有对师弟闯劲的欣赏,也有一丝“年轻人总要撞撞南墙”的无奈。

“行啊,你去试试。”金总笑着点头:“不过记住,国内这市场,水深得很,派系也多。”

沈一伟虚心请教:“派系?”

金总放下茶杯,语气带着一丝俯瞰全局的意味。

“大致分三派吧:

显商派:高举高打,品牌就是旗帜。

创始人个个是工作狂,行事高调,唯利是图。

资金盘踞鸥美,人脉遍布全球,哪里有钱味儿就往哪里钻。

隐商派:也就是咱们,做事可以惊天动地,做人却低调如尘。

讲究生活与事业的平衡,功成名就往往就隐于幕后,行踪神秘。

资金喜欢流向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

技术派:像菊花厂任总那样的,一门心思搞技术,追求极致,不拉帮结派,专注自身涉及的领域做到极致。

资金基本都留在国内,根基也扎在这里。”

“阿伟,你想走哪条路?”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沈一伟:“橙子科技和它后面的远橙新能源,现在可是很像技术派的代表,你想撬动人家的核心资源,可不容易。”

沈一伟若有所思,端起茶杯,却没有喝,目光透过氤氲的热气望向窗外。

看似自己有得选,实际他有得选吗?

陈默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已经无意间卷入了国内商界这三大派系交织的暗流里了。

而沈一伟也没死心,正准备悄悄联系他,帮忙打探“橙子科技”的底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