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 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惧大明

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惧大明

哐当——!

朝鲜王宫大殿之上,国王王禑惊恐而又愤怒的站起身。

抓起面前桌案上的镇纸狠狠摔到地上,并高声质问下方群臣,“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人能告诉孤,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明的骑兵为何会突然出现在开京之外?”

“在数万守军的眼前屠杀我国兵士,如入无人之境即来即退,这可是我朝鲜的首府,不是大明的家宅后院!”

“为什么事先没有一点消息?为什么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四境的兵马呢?各地的驻军呢?”

“没有一点预警,没有一点消息,明军究竟是怎么突然出现,又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多少兵马辎重,已经攻占了我朝鲜那些城池!”

王禑的身上终于迸发出些许王者之气,居高临下指着一众文武朝臣,“这些问题,在场的诸位,衮衮诸公们,可有一人知晓!”

“高官厚禄,权柄名望,要这些养着你们又有什么用!”

“居然能让大明的骑兵打在开京城外,而你们所有人却都一无所知,全都被蒙在鼓里,见到血,见到了尸,见到了大明军旗才知晓。”

“既然如此,是不是要大明将刀架在孤的脖子上,一刀砍下孤的头颅,诸位才能擦亮眼,竖起耳朵啊?!!”

狂风暴雨一般的责骂质问。

让朝鲜一众重臣都忍不住默默低下了头。

不过这其中有多少是因为羞愧,身为臣子无言面对王禑,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王禑不过是一个被架空的傀儡稚子罢了。

就算真有王者之气,也是空中楼阁自娱自乐,没有什么人会真的拿他当回事,更何况下面这些臣子都是还都是老狐狸。

除了郑梦舟还有其党羽以外,他王禑完全就只是个稚子。

甚至就连郑梦舟他们,也只是拿王禑当作一个象征,高高的挂起来让人知道,他们所作之事皆是因忠肝义胆,为国为君尽忠职守肝脑涂地。

类似于腰间挂个死耗子冒充打猎的……

而现在这个时候,明军的骑兵都打到开京城外了!

又还能剩下几人还在乎这些?

低下头的这些人,其中一半是是因为恐惧,他们深知大明的国力,更加清楚大明的兵锋。

以朝鲜贫弱的国力,小国寡民的现状,选择在辽东囤积重兵相持对峙,借着一旁的虎视眈眈的元廷威胁,大明后勤辎重的不断消耗。

朝鲜才有可能会有那么一点胜算。

等到大明意识到,打朝鲜的得不偿失的事后,他们再好好向大明认罪,割地赔偿延续国祚。

可是现在大明显然是不按套路出牌,直接调兵遣将中心开花。

那朝鲜还能有什么胜算?!

在等些时候。

等到大明的大军兵临城下,他们的身家性命该当如何?他们的富贵荣华又该当如何?

还有另外的一半人。

他们的脑子更加的活络,底线与脊梁也更加的灵活柔软。

既然朝鲜现在已经没有了什么胜算,那为什么不直接向大明俯首称臣,说白一点就是跪下当狗认主子,说不定还能有块肉骨头吃。

在历代中原王朝的心中,朝鲜之地一向都是不毛之地,蛮夷之所。

就像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此次大明兴兵讨伐,也只是因为他们的使臣,不明不白的死在朝鲜的朝堂上,想要的无非就是让朝鲜认清状况,割出一些大明想要的领土,献上比以往更加丰厚的朝贡。

那最终的结果,定然是朝鲜依旧还是朝鲜,大明依旧是大明,子与父,狗与主。

而且当狗没有不好的。

肉骨头上的肉多些,吃着啃着或许比现在更加舒爽。

但不管这些人心中怎么想,谋算好怎么样的计划,什么姿势能更好的跪舔,都始终绕不开现在朝堂上的一个人。

门下侍中崔莹!

朝鲜现如今的第一权臣,同时也是掌握着朝鲜大半兵权,掌控着在场所有人性命的真正大佬。

他是坚定的反明派,声名肯定早就已经传到了大明,甚至可以说此次战争的导火索,就是由他亲自点燃的。

所以不管在场之人心中是怎么的打算,情势如何危急紧迫。

崔莹都只有一条路可走,也必定会强迫着所有人,跟着走上这一条路。

因为他没有选择。

也不可能让其他人有选择地余地。

“主上殿下稍安勿躁。”

崔莹对着王禑行了一礼,而后又转身看向大殿上其他人。

身为臣子朝堂之上,理应面向国王,但他却始终看着朝堂群臣,“安北都护府近日来一切如常,并未发现有大明军队大规模调动的迹象。”

“所以这些出现在开京城外的明军,必定不会是从陆路上来的,只有可能会是海路!”

崔莹说着时时关注着朝臣们神情变化。

特别是郑梦舟,这个在朝中时常和自己对着干的政敌,成天想着对大明摇尾乞怜的老不死,如今最大的威胁。

“事先没有一点走漏消息,现在又突然出现在开京城外,那他们乘船登陆的地方,必定距离开京不远的京畿港!”

崔莹语气加重,走到郑梦舟身旁,“也只有京畿港满足如今一切迹象,符合所有的条件,既能轻易封锁消息,又能快速抵近开京。”

“我们所有人都变成瞎子聋子。”

“你说是不是啊郑大人……”

郑梦舟闻言并没有回应,只是抬头看了看崔莹,而后又缓缓低下了头。

形势比人强,他又有兵权在手,包括殿外的部分王宫侍卫,所以纵然心中有再多的话,现在正梦中也只能保持沉默。

崔莹见状微微一笑,接着继续说道,“而京畿港的情况,诸位应当多少是有些了解的,虽然是一座良港但承载能力却有上限。”

“加之大明开国不过九年,无心重视海战,前元亦无多少海船,纵然已经派大军登陆又能有多少兵马?”

“十万?!”

声音猛地加重,吓了在场朝臣一个激灵。

十万,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京畿港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大明更没有那么多的海船!

“五万?!”

朝臣们有了准备,不会再被吓到,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明军的数量。

五万同样是不可能的数字,与十万同样的道理,京畿港容纳不下,大明的海船也够呛能装得下。

“看来诸位大明与我所想的差不多,大明现如今的兵力最多不过三万人!”

崔莹中气十足,轻蔑又及坚定,“三万人,纵然是大明的百战雄师,又能掀起多少风浪,对我朝鲜造成多大伤害?”

“在场诸公可要知道,仅是在开京城中便有五万守军,周边各镇亦有大军十万!”

“如此对比,何惧他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