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 第三百五十四章 开京 应天

第三百五十四章 开京 应天

崔莹的话听在耳中。

让在场一些人的心中,多少重燃起了一些希望。

但更多人的抬起头看着崔莹,心中反而生出了更多的担忧,船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港口是反复容纳的,大明雄师是以百万计的。

现在的情况可能确实是如他所言。

在朝鲜的腹地的明军最多只有区区三万,可是再过上几天以后呢?

大明以武立国,大明的皇帝朱元璋从一个乞丐,最终登基大宝建元洪武,靠的便是自身无与伦比的军事素养,而这样的一个人所任命的将领岂会是泛泛之辈!

你崔莹想到的这些,大明的统帅会想不到?!

凋敝小国的一介国贼,能比的过大明战功赫赫的勋贵?

而且此次爆发战争的原由,大明遣来使团中的正副两使,言行举止怎么想怎么怪异。

明摆着是以汉使为榜样,只求名留青史,后辈子孙永享富贵,大明雄师扫清朝鲜蛮夷,拓土开疆千余里。

文臣敢死,武将岂会没有准备?

不过是一场场面话,空泛安慰人的东西,想着让他们安心与他一条心,在注定沉没的船上挣扎罢了。

可是他们现在能拒绝吗?能选择反抗唱反调吗?

大军征战可是有祭旗的流程的……

崔莹是个聪明人,其他人能想到的东西,他也一样能想到,可是面对现在这种情况,他又能如何呢?

退无可退,只能选择放手一搏,用最快的速度调集大军汇聚开京,与现有的明军先行打上一场,用巨大的数量优势先胜一场稳定军心。

只要把军心稳定下来,后面就总会有办法的。

若是运气好,若是麾下将领强悍,一胜再胜将京畿港重新夺回来,或者俘虏几名大明高官。

或许还有可能逼着大明与自己坐回到谈判桌上,找个替死鬼认罪自刎给足大明面子,然后让王禑小儿写道认爹诏书。

大明依旧是大明,朝鲜依旧是朝鲜。

“主上殿下!”

崔莹转过来身面向王禑,“当下情形以臣之见,应立即派人查清明军详实,再调集京畿各地大军汇聚开京。”

“若是情况正如臣先前所言,明军不过只有区区两三万,那我朝鲜雄师便可主动出击!”

“将其包围剿灭,并以此大胜威慑大明,逼迫大明皇帝与我朝鲜和谈,君臣之国依旧,朝贡依旧,我朝鲜知错……”

王禑虽然年幼,但也不是傻子。

崔莹说着这些东西,查明明军详实,调集京畿各地大军汇聚开京,这些安排都还算是正常。

可是他后面的那些话……

且不说到底能不能打赢明军。

想着仅凭一场仗的胜利,就妄图可以威慑整个大明,并且逼迫大明洪武皇帝,那个塑造千古武功的皇帝,完全就是在白日做梦!

可兵权在人家崔莹的手里,权力也在人家崔莹的手里。

王者之气早已消散一空的王禑,依旧还是一个稚子傀儡国王,除了说一句孤赞成以外。

其他什么也做不了。

于是就此,如何应对大明的法子就算是定了下来。

一下朝崔莹便立即派出上前斥候,探查明军的详细动向,紧随其后的是一道道军令,命京畿各地大军紧急开拔,汇集开京勤王保驾。

同时崔莹也没忘安北都护府,送去一道书信给驻守在那的李成桂。

不要多想,更不要轻动,跨海调运大军征战前所未有,大明此举可能是声东击西。

最终的目的还是在辽东,在安北都护府,所以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守好安北都护府,防止大明产伺机而动。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就在朝鲜开京闹翻了天时,大明应天府皇城奉天殿中,朱元璋俯身在桌案之上,仔细地处理着好似永远也处理不完地政务。

踏踏踏——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紧跟在脚步声后面的是一股浓郁香味。

飘到朱元璋鼻子附近,引诱的他不由自主地抽动,分出神来望向香味飘来地地方。

“什么味道,这么香?”

“陛下……”

白苟听到朱元璋询问,罕见地没有立即回答。

而是端着托盘快走几步到他身边放下,一大碗散发着浓郁香味地汤面,两小碟滴了香油地腌菜,还有一切成四的烙饼。

“回禀陛下,这是方才玉儿姑娘专门送来的,是娘娘亲手和面给您做的,说这段日子您操劳国事,肯定会时常忘记用膳。”

“所以今天专门给您补补身子。”

说着白苟伸手指了指汤面,码在面上的几块鹌鹑一样的肉。

“这是曹国公爷在辽东专门命人捕的飞龙,一根毛一点皮都没受损,让人骑乘快马千里送回来的,到了京城都还是活蹦乱跳的。”

“说是味道极美,在山中饮山泉,食珍惜草药,最是温补养身,专门孝敬陛下您和娘娘的……”

“说啥孝敬啊,孝敬什么呀,大老远的送回来,不知道要糟践多少银子!”

朱元璋嘴里埋怨着,手却是不受控制的端起碗拿到面前。

用筷子搅合几下面条,鼻子抽动嗅着诱人的香味,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不值钱。

还是自家人知道心疼咱,保儿孝敬给咱的东西就是好!

吸溜——!

挑起一大筷子送进嘴里。

朱元璋大口嚼着,飞龙的奇鲜异香瞬间充斥整个口腔,让他忍不住直接把口中的汤面吞下肚,“好吃,香,这面这汤可真香啊。”

“白苟!”

“陛下,奴婢在呢。”

“咱妹子,大孙,标儿……”

朱元璋抬头看着白苟,指着手中的汤面,“还有乐儿那丫头,现在一个人要吃两个人的饭,最是需要滋补了,他们那都送去了没有?”

“陛下放心,娘娘最是心细,肯定是不会有疏忽遗漏的。”

“对,对,对,妹子比咱考虑的周全,肯定不会忘,不会忘的。”

朱元璋嘴里嘟囔着,笑着又往嘴里送了几口汤面,顺便再夹上一些腌菜,接着咸味搭着异香,吃的很是畅快舒心。

等到他吃到一半之时,又拿起那一切为四的烙饼。

白苟这时也跟着又开口,“陛下,听玉儿姑娘说,这是娘娘怕您吃不到,专门多和了些面做出来的,里面还加了肉末和香油呢。”

“保准您吃了满口留香!”

咔嚓——

烙的焦黄的烙饼很是焦脆,朱元璋一口下去脸上的喜色更是浓郁,“嗯,吃着了,咱吃着了,妹子的手艺就是没得说!”

吃着汤面就着烙饼,这一顿饭朱元璋吃的很是满足。

这样的日子才叫称心舒坦。

只是这大明一京十五省压在朱元璋身上,想要真正的称心舒坦根本就不可能。

就比如现在,朱元璋还没看完的那份折子,朱标新提拔的御史今天专门递上来的,要弹劾中书右丞相胡惟庸。

还详细罗列的十几条罪状,结党营私,收受贿赂,结交外臣,豢养死士,收买军中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