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替姐完婚后,权臣为爱折腰 > 第三百七十九章 查案

第三百七十九章 查案

    赵嬷嬷低声道:“可大人似乎很看重夫人的才能,这几日二人形影不离,大人还亲自教她断案之术……”

    祁老夫人眸光一沉,手指紧紧攥住佛珠:“不行,我得去问问韫泽,他到底想做什么!”

    “老夫人,大人如今刚被陛下重用,若因家事闹出动静,反倒让外人看了笑话。”赵嬷嬷连忙拦住,“不如……先观察几日,若夫人真有不妥之处,再劝大人不迟。”

    祁老夫人沉默片刻,终究是压下了怒意,冷声道:“好,那我就看看,她能翻出什么浪来!”

    祁府书房内,烛火彻夜未熄。

    柳霜序伏案疾书,将白日里走访茶楼所得线索一一记录在册。

    暮春的细雨如烟似雾,笼罩着刑部衙门青灰色的屋檐。

    柳霜序坐在案牍库最里间的木案前,一盏昏黄的油灯映着她专注的侧脸。

    窗外雨声淅沥,室内只闻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她的手指戛然而止,愣神看着上头的记录——

    元历二十七年,朝廷运往淮南赈灾的五万两雪花银不翼而飞,到如今还是个悬案。

    柳霜序不觉倒吸了口气,那时她年岁尚幼,却也知柳父去负责了赈灾事宜,因着灾银还被严加拷问了一番,最后却不了了之,那时负责这个案子的还是宋国公爷。

    柳霜序将卷宗合上,指尖微微发凉。

    她没想到,时隔多年,这桩赈灾银两失踪的旧案竟会再次浮出水面。

    当年父亲被牵连入狱,虽最终因证据不足被释放,但此事始终是柳家的一块心病。

    如今她既已协助祁韫泽查案,若能借此机会查明真相,或许能彻底洗刷父亲的冤屈。

    可若贸然行动,不仅可能打草惊蛇,甚至可能牵连祁韫泽——毕竟,此案涉及宋家,而宋家虽已倒台,但朝中仍有他们的旧部。

    她沉思片刻,决定先不惊动祁韫泽,独自去刑部文书库再查一查当年的记录。

    ——

    翌日,柳霜序以整理卷宗为由,再次来到刑部。

    她翻遍当年的记录,终于在一本尘封多年的案册里发现了一条线索:

    “元历二十七年冬,赈灾银两押运至淮南途中,曾于青峰山遇袭,押送官兵死伤过半,银箱被劫。”

    “后经查,劫匪所用兵器,竟与边军制式相同。”

    柳霜序心头一震。

    边军制式兵器?这意味着,劫银之人极可能与军中有关!

    她继续往下翻,又发现一条被朱笔勾画过的记录——“劫案发生前三日,宋国公府曾有一队护卫秘密离京,去向不明。”

    “果然……”柳霜序眸光一沉。

    宋国公当年负责此案,却迟迟未能破获,甚至有意将罪责推给父亲。

    如今看来,此事极可能是宋家自导自演!

    可光凭这些零散的记录,还不足以定论。

    她需要更直接的证据,或者……一个知情人的证词。

    ——

    “宋千月?”

    祁韫泽眉头紧锁,放下手中的公文,抬眸看向柳霜序:“你为何突然提起她?”

    柳霜序抿了抿唇,低声道:“夫君,我查到一些线索,当年赈灾银两失踪一案,可能与宋家有关,宋千月作为宋家嫡女,或许知道些什么。”

    “霜序,此事非同小可。”祁韫泽眸色一沉,伸手握住她的手腕“宋家虽已倒台,但朝中仍有他们的势力,你若贸然接触宋千月,恐会引火烧身。”

    “可若不查,父亲的冤屈便永远无法洗清。”柳霜序抬眸,眼中带着坚定,“如今我已经嫁给了你,咱们两家便是被绑在一起的,要是有人捏住这个错处对柳家发难,只怕你也难辞其咎……”

    祁韫泽沉默片刻,终是叹了口气:“此事交给我来查,你不要轻举妄动。”

    柳霜序张了张口,还想再说什么,却被他打断——

    “宋千月如今被关在刑部大牢,由陛下亲信看守,即便是我,也不能随意提审。”他眸光深邃,“更何况,她恨你入骨,若你贸然前去,她未必会说真话,反倒可能设局害你。”

    “宋夫人不就是个例子?”

    柳霜序指尖微蜷,终究点了点头:“好,我听夫君的。”

    话虽如此,可祁韫泽仍旧放心不下。

    他握住柳霜序的手,道:“我顺着‘远来客栈’查了下去,线索仍然指向边境,陛下命我启程去边疆调查。”

    这话一出,柳霜序不觉动了心思。

    如今朝中对祁家虎视眈眈,每拖一日就会多一日危险,可祁韫泽必然不会让自己调查下去,眼下他离开京城就是最好的机会。

    她道:“此番我……”

    “此番并不简单,你还是留在京中照顾安儿和母亲,莫要跟我同去了。”祁韫泽打断了她的话。

    柳霜序抿了抿唇,点头将此事应了下来。

    ——

    祁韫泽离京那日,细雨如丝,城门外柳色新新。

    柳霜序抱着祁安晏站在城楼上,目送丈夫的队伍渐行渐远。

    祁安晏挥舞着胖乎乎的小手,奶声奶气地喊着‘爹爹’,却被细雨模糊了身影。

    “夫人,回吧,小心着凉。”丫鬟笼玉撑起油纸伞。

    柳霜序轻轻点头。

    接下来的几日,她几乎将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这宗案子上,却是一无所获,凡是和这件案子扯上关系的人,几乎全都故去了,唯有一个老太监还住在昭觉寺——

    昭觉寺坐落在京城西郊的山腰上,青松掩映,香火寥落,那位老太监法号‘慧明’,据说是先帝身边伺候过的老人,如今已年近七十,在寺中清修。

    柳霜序换了身粗布衣裳,扮作寻常香客,独自踏上山路,寺门前的石阶长满青苔。

    “施主求见慧明师父?”一个小沙弥合掌问道。

    柳霜序点头,笑着应道:“家父曾受慧明师父恩惠,特来拜谢。”

    小沙弥打量她片刻,才道:“慧明师父的确在这里,只是他性子古怪,不愿见人,只怕娘子此番只会扑个空,不如还是下山去吧。”

    “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问他……”柳霜序抿了抿唇,眼中虽然闪过了几分失落,却还是倔强道,“烦请小师傅带我走一趟,无论成败与否,我都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