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丫头,你还在这儿干啥呢?快回家吧,要下雨啦!”几位大娘背着背篓匆匆忙忙地往村子赶,看到顾嘉月还在山上,连忙扯着嗓子提醒她,生怕这城里来的姑娘不会看天色。最后被雨淋湿。

    “哎,好的。我们马上就回去了。”顾嘉月抽空回了一句。

    这段时间顾嘉月与村民相处融洽,尤其是之前插秧的时候,她不怕吃苦,干活又勤快。村民们看在眼里,对她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丫头能吃苦。

    平日里在村里碰到,她也会笑着跟大家打招呼,有人有什么不懂的询问她,她也是尽力将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

    所以村里的大多数人还是挺喜欢这个姑娘的,甚至有几个热心肠的还打算给她相看婆家呢。

    仿佛是为了应证大娘们的话,天空中毫无预兆地炸响一声惊雷,震得人耳朵发麻。

    一朵巨大的黑压压的乌云从远处迅速飘来,眼看着雨就要下起来了。

    夏天的雨就是如此多变,刚才还阳光明媚,这会儿却刮起了凉风。

    “虎子,快!”主仆二人赶忙齐心协力地去盖木材。可还没等他们全部盖好,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

    几个大娘走了几步,发现顾嘉月没跟上来,转身便瞧见她正艰难地抱着茅草往木头上搭。

    无需言语交流,几位大娘默契地放下背篓折返回来帮忙。

    没办法,村里人就是这般朴实,平日里或许会因一些小事争吵,但一旦有人遇到困难,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众人一起动手,事情自然办得快。

    可即便如此,也快不过老天爷。

    几位大娘刚把背篓背上,雨势便陡然变大。等虎子将马车赶过来的时候,雨已经倾盆而下。

    “大娘,快上马车!”顾嘉月连忙招呼帮忙的大娘们。

    张大娘等人这辈子都没坐过如此考究的马车,她们平日里出行都是靠双脚,有急事的时候就坐王老汉的牛车,一次两文钱。

    现在他们浑身都是泥土,这要是上了马车还不得将马车弄脏?她们有些局促地推辞道:“别了,你快走吧,我们身上脏,弄脏了你的车可不好。”

    顾嘉月看着大雨如注的天空,心中焦急的说道:“大娘这说的是什么话?马车本就是给人坐的。快些上车吧,看这雨势,一时半会儿怕是停不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去拉大娘们。

    几位大娘仍有些犹豫。

    虎子见状忙跳下车,将大娘们背上的背篓拿过来放在马车后面放货物的地方,说道:“大娘,快上车吧,淋了雨生病可就不好了,还得花钱治病呢。”

    见顾嘉月和虎子态度诚恳,不像是在客气。几位大娘便不再推辞,麻利地爬上了车,感激地说道:“顾家丫头,今天可多亏了你呀。”

    大家都是农村人没那么娇贵,很多时候为了抢农时,下雨了也得在地里劳作。

    但谁也不想被雨淋,而且这是人家的一番好意,若是不领情反倒显得生分了。

    “看大娘说的,这不过是顺路的事。难道你们不上车,我就不回家了?再说了,刚才要不是你们帮忙,我恐怕都成落汤鸡了。”

    顾嘉月的话逗得大娘们哈哈大笑,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还是马车坐着舒服哈,每次坐王老汉的牛车进城,骨头都快被颠散架咯。”

    顾嘉月对此深有同感。想起从城里到村里的那条路,不禁微微皱眉。心中暗下决心,等有机会一定要把那路修一修。毕竟“要想富,先修路”嘛。

    “马车确实比牛车舒适些。最近虎子都会赶着马车去城里办事,你们谁家要是进城,可以提前问问虎子,要是时间合适正好顺路一起去。”

    几位大娘听了这话,皆是面露喜色,其中一位大娘更是激动地问道:“顾丫头,此话当真?”

    “当然当真!若是有急事、要事,您说一声,让虎子专门陪一趟也是可以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顾嘉月发现村里的村民大多淳朴善良,没有特别难缠的人家。平日里碰面,大家都会热情地打招呼。甚至很多人都会拉她去家里吃饭。

    虽说私底下可能会有些议论,但也没人会当面说些不好听的。

    这样的相处氛围让顾嘉月很是满意,毕竟自己还想在村里发展教育事业,这些村民以后可都是她的“客户”,自然要好好对待。

    “哎,月丫头,是这样的。我家公公身体不好,喝了许久的药也不见好转。之前想带他去镇上看病,可路太难走了,坐那牛车一趟来回,真担心他老人家吃不消。刚刚听你说可以借车,我这才厚着脸皮跟你说一说。”

    说话的是周大娘,夫家姓张,住在村头。

    顾嘉月听李母说过,周大娘一家极为孝顺。老公公生病多年,一家人始终不离不弃想尽办法为他治病,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孝顺。

    “那没问题呀,周大娘您回去和家里人商量好后,就来我家找虎子,到时候让他送你们去。”顾嘉月毫不犹豫地应道。

    “哎哎哎,多谢月丫头。”周大娘激动得眼眶泛红。

    之前每次去县城给公爹看病,都是家里几个兄弟用门板抬着,一路艰难地走着去。

    如今公爹身体每况愈下,天气又热,再这样走着去,恐怕还没到县城,公爹就会出事。所以刚才听到顾嘉月这么说,她也顾不上是不是客气,鼓起勇气提了出来。

    周大娘想起当年,自己是讨饭到桃花村的,要不是公爹给的那张饼子,自己可能早就饿死了。

    后来公爹得知她是逃难的,还带着她去找村长,看看村里有没有空房子能借给她住。

    过了两年她和当家的情投意合,公爹还特意来问她是不是自愿的,张有为有没有强迫她。

    她说没有,是自愿的。他这才笑呵呵的去准备聘礼。虽然只有三两银子一套衣服,但这是张家能拿出来的全部了,周大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样的大恩人,她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他受苦呢?

    周大娘看到放在脚边的篮子,想也没想就往顾嘉月怀里塞:“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丫头你就收下吧。”

    “别别别,大娘您自己带回去吃吧。”顾嘉月连忙推辞,她已经认出这是折耳根,想起那股味道,心里就有些抗拒。

    “你别客气,这东西不值钱,可好吃了,和酸菜一起凉拌,或者和肉一起炒,味道都很不错的。”周大娘执意要给。

    “那就多谢大娘了。”顾嘉月强挤出笑容,接过这筐折耳根,

    那股独特的腥臭味瞬间钻进她的鼻子,她心里无奈极了。

    但又想着这是大娘的一片心意,若是不收大娘可能会觉得她嫌弃。

    反正家里人挺喜欢吃的,特别是花朝,还说等院子修好后,要在后院专门划一块菜地种折耳根呢,真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口味!

    花朝是自己的妹妹,自然要宠着,但她绝对不会让她在后院种折耳根的。坚决不行!

    好在虎子赶车速度快,几人没聊多久便回到了村里。

    大娘们依次下车,都热情地邀请顾嘉月进屋坐坐。顾嘉月一一婉拒,她此刻只想赶紧把怀里这筐折耳根处理掉。

    到家时雨下得愈发大了,雨点砸在地上溅起高高的水花。

    顾嘉月吩咐虎子直接把马车赶到院子里,大堂哥赶忙过来,帮忙把马拉到后面的棚子中躲雨。

    李菊花见状,赶忙上前用手帕轻轻擦拭顾嘉月脸上的雨水,心疼地说道:“你这傻丫头,没看见太阳都没了?下雨了都不知道往家跑。”

    在农村,娶媳妇的最低标准就是懂得看天气,下雨知道回家、会吃饭。

    自家闺女在京都长大,向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天气变化都不会留意,这可如何是好?

    李菊花不禁暗暗发愁。

    顾嘉月也不反驳,只是笑着应道:“娘,以后我就知道啦。”

    其实她并非不知道看天气,只是刚才想设计图想得太入神,没注意到天色变化,而虎子当时忙着给掀开的木材盖稻草,也没留意。

    “好了,别说她了。快进来吧。”顾奶奶招呼二人赶紧进屋。

    下雨天没法做农活,但农家人向来闲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