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四合院:开局给白象云爆弹 > 第122章 多种型号

第122章 多种型号

林舟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分配任务:"李工程师负责动力系统,王工程师负责机械结构,张工程师负责通信系统..."

每提到一个名字,那个人的眼睛就会亮起来,脸上露出坚定的决心。

"杨厂长,"林舟转向一直激动得说不出话的杨厂长,"我需要厂里安排专门的车间,生产无人机的关键零部件,特别是高精度的螺旋桨叶片和轻量化机身。"

杨厂长猛地站起来,激动地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我立刻安排东区三车间专门为你们服务,所有设备全部最优先调配!"

张书记也不甘示弱:"林工,我保证为项目提供最大的政治支持。任何资源需求,优先满足!任何行政障碍,坚决清除!"

王铁山将军满意地点点头:"我代表军方表态,将全力支持'蜂群'项目。人员、经费、设备,尽全力保障。同时,我部队将负责项目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技术不外泄。"

"为祖国服务!"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喊道,现场气氛被彻底点燃。

"各位,"林舟提高声音,"明天早上八点,请所有项目成员到东区会议室集合,我们将进行第一次正式的项目会议,详细讨论工作计划和技术路线。"

"是!"工程师们齐声应答,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王铁山将军向林舟点点头:"林工,今晚我们还会有一个小型会议,讨论项目的保密措施和安全保障。请做好准备。"

林舟郑重地点头:"一定配合。"

随着会议的结束,众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车间,但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充满了对"蜂群"项目的憧憬和期待。

……

军方安排的保密会议结束后,林舟回到了办公室

关上门,林舟长舒一口气,终于可以独处片刻,理清思路。

今天发生的一切,虽然在他的预料之中,但速度和规模还是超出了预期。

军方的反应如此迅速,足见他们对无人机技术的重视程度。

但在这个年代,要实现真正实用的无人机系统,还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

"最紧迫的问题是武器系统,"林舟自言自语,走到桌前,打开笔记本,开始绘制草图,"现在的'蜂群'只能执行侦察任务,如果要发挥真正的战场价值,必须赋予它打击能力。"

他飞快地在纸上勾勒出几种不同的武器装载方案:

第一种,是最简单的投弹装置——在无人机底部安装一个简易的弹仓,装载小型炸弹或燃烧弹。

通过遥控或预设程序,在指定位置投放。这种方式结构简单,重量轻,但精度有限,且一次只能携带有限数量的弹药。

"简单可靠,但威力有限,"林舟皱着眉头,继续思考。

第二种,是将炸药直接固定在无人机身上,实施"自杀式"攻击。

无人机本身就是一枚"飞行炸弹",直接撞向目标,引爆炸药。

这种方式可以携带较大当量的炸药,精度高,但代价是无人机的损失。

"对高价值目标有效,但成本太高,不适合大规模使用,"林舟摇摇头,继续构思。

第三种,是在无人机上安装小型火箭或导弹发射器。

这种方式火力更强大,射程更远,但重量增加会严重影响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和续航时间。

"技术难度太大,现阶段不可行,"林舟叹了口气,陷入沉思。

突然,一个灵感闪现在他脑海中——为什么不组合使用这些方法?

他迅速在纸上画出一个新方案:制造两种型号的无人机——一种轻型的,专门用于侦察和引导;另一种稍重的,专门用于携带炸弹或炸药。两种无人机协同作战,形成真正的"蜂群"。

"侦察型负责目标识别和坐标定位,打击型负责实施攻击,"林舟兴奋地自语道,"这样可以优化资源分配,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他继续细化这个方案,为打击型无人机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挂载结构,可以根据任务需要,灵活更换不同类型的弹药:

对于软目标如指挥所、人员集结点,可以使用小型高爆炸弹或集束炸弹;

对于装甲目标,可以使用改良的小型穿甲弹,虽然单发威力有限,但多架无人机同时攻击可形成群体效应;

对于掩体目标如碉堡、地堡,可以采用"自杀式"攻击,将浓缩炸药直接撞向目标的薄弱点;

对于大面积目标如弹药库、油料库,可以使用燃烧弹,引发连锁反应。

"还可以开发特殊用途的变种,"林舟灵感迸发,又画了几种特殊用途的无人机构型,

"电子干扰型,用于扰乱敌方通信和雷达;化学侦测型,用于核生化战场环境监测;甚至可以有伪装型,模拟我方飞机声音和雷达特征,迷惑敌方防空系统..."

无人机技术的本质不仅仅是一种新型武器,而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思维——分布式、网络化、智能化的战场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单个无人机的性能并不是最关键的,而是整个"蜂群"的集体行动能力。

"未来的战场将属于蜂群,"林舟喃喃自语,"无数廉价而灵活的无人机,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作战方式。"

想到这里,他又开始思考最关键的技术难题——群体协同控制系统。

如何让多架无人机形成有序的集群,协同作战,而不是一盘散沙?这需要一个革命性的控制算法。

"分散控制与集中指挥相结合,"林舟在纸上勾勒出一个网络结构图,

"每架无人机既能接受统一指挥,又能在通信中断时自主决策。它们之间形成简单的'避让-跟随-凝聚'行为模式,就像真正的蜜蜂群体一样。"

这是一个超越时代的构想,但林舟知道,以现有的技术条件,要实现完全自主的群体协同还为时尚早。

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先解决基础问题,"林舟合上笔记本,深吸一口气,"电池续航、控制系统稳定性、通信可靠性、生产工艺标准化...这些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