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救兵来啦

宋明珠家修房子的麻烦在于,她家位置较高,在一个半坡上。

牛车骡车轻车还行,拉着沉重的一车砖石,根本爬不上来。

——之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放弃了挖井,转去搞竹子引水。

要是当初他们家挖了井,如今村里还不一定有自来水呢!

可见命运一环扣一环,自有巧合。

“我喊几个人帮忙去推行不行?”宋长河跟车夫商量。

“那……就试试吧!”车夫也不敢打包票,“但人得在两边推,不能在车架后面推!”

不然一个不慎下滑,撞伤了人,那才是大麻烦。

于是,宋长河叫来他的几个徒弟。

是的,宋长河收徒弟啦!

终于不是独将军啦!

真是可喜可贺!

但……他这些徒弟都是半徒。

事情是这样的——

就在唐知县来了之后的第二天,大清早的,宋长河家外面来了好几个人,有二狗子爹,二毛爹,二壮爹……

还有村正。

互相一打探,都是来拜师的。

几个爹都是本人亲自来的,只有村正这个爹是送儿子来的。

这个儿子说来也是二虎爹。

“嘿嘿……”

大哥不笑二哥,几个二字头爹如今都想开了,就怕宋长河嫌弃他们年纪大,不肯收。

“村正叔,您去跟长河说吧!”

几个爹推出村正,让村正去跟宋长河开口。

“怎么,来都来了,还怕?”村正理理衣裳,深吸一口气,敲开宋长河家的门,“长河啊……”

他老人家其实也怕啊!

宋长河听他们说了来意,连忙摆手:“不敢不敢!”

当初癞头老六偷师的时候,他之所以放出拜师就教的话出来,其实有一半的拿捏在里面。

——他就赌村里人舍不下脸。

但今天来的这几个,都是他的平辈,平常在村里以兄弟相称。真喊宋长河“师父”,宋长河觉得自己有点遭不住。

村正老人精,一瞧宋长河那神色,就有点猜出来宋长河的意思。

毕竟开始搞自来水之后,宋长河也没有遮着掩着,不让这几个人学。

“怎么,瞧不起他们?”村正有意抬一下宋长河,故意这么说道。

那几个爹的脸色就有点不大好看了。

“不是不是!”宋长河连忙解释,“其实我已经把大家当成同伴了,能教给大家的我也教了,委实不敢再收大家做徒弟!”

几个爹这才明白宋长河的意思。

“只要不是嫌弃我们几个笨,不想收我们就行!”

“是啊!跟师父,学本领!谁本领大谁就是师父!”

“没错!长河,你别看我们几个年纪大,但我们几个学起东西来,可不慢的!”

村正也帮腔:“是啊长河!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师父也要三四个徒弟抬呀!

你收他们做徒弟,日后再出去搞自来水,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用你教他们的东西,不然名分上始终缺了那么一点点。”

再一个,如今人宋长河可是得到过皇帝嘉奖的人,能拜他为师,也是件长脸的事。

谁曾想到,不过短短一年的功夫,宋长河就腾飞到如此地步了呢?

最后,在村正的周旋下,宋长河只能点头答应。

“话先说在前头,我自衬手上功夫浅、阅历也不深,教不了你们太多东西。”

所以,我只认你们当半个徒弟,你们也只需要认我当半个师父。

今后,你们若是有了更好的去处,或者遇到更好的师父,只要来跟我说一声,我们好聚好散。”

几个爹都感到非常高兴。

“长河,你放心吧!别人不敢说,但我们几个,你尽管相信我们!”二狗子爹率先表态。

“得叫师父了!”二毛爹打趣。

几个爹哈哈一笑,齐声喊:“师父——”

宋明珠静悄悄地溜达过来,突然出声:“几位伯伯,你们拜我爹为师,那不就变成跟我同辈了吗?

那二狗子他们跟我的辈分怎么算啊?”

几个爹呆了一下,一拍脑袋。

哎哟,忘了这茬了!

“你爹说了,半师,半师!”村正薅起宋明珠,抱到跟自己脑袋一样高的位置,道,“你呀,是我们宋家台的小姑奶奶!”

就这样,几个半徒过来帮忙,用前面拉、两边推的方式送了两车砖石上来,把人累得直喘。

“这不行啊……”

几个半徒也没有不乐意,但确实不轻松,前面拉的两人肩膀上都勒出了血条。

宋明珠蹲在路边看了会儿,宋长河怕车子打滑,误伤了女儿,就赶她走。

“明珠啊,去别处玩,啊!”

上五天课休息两天不好的地方就在这里,人家在干活儿,她在旁边碍事。

“爹啊,你们这样是不行的!”宋明珠发话,“我觉得啊,你们应该搞个……那种工具……

就……从我们家坡下面直接修条栈道上来,然后东西放在下面的篮子里,人在我们家这上面拉……”

她的意思,其实是搞个简单版升降机,轮滑轨道,一次不要放太多青砖,就容易拉上来。

但这么多人,她也不能说得太明白,就一通比划。

“爹,你看明白没?”

“爹啊,你懂的吧?”

宋长河:“……”

他没看明白!

他不懂!

但在人前,宋长河只能道:“你刚刚比划得有点快,你慢一点!我再仔细看看!”

于是,宋明珠重新比划了一遍。

“就这样子!先这样这样……然后呢,再那样那样……”

宋长河又道:“等等!你刚刚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宋明珠耐着性子,努力不炸毛。

“就是这样啊!先这样,再这样,然后这样……”

几个半徒:“……”

神仙呢,到底是咋样咋样啊?

经过这么一比较,几个爹就觉得吧,给宋明珠当爹也挺难的。

还是自家娃儿好啊!

有时候娃儿脑袋简单一点,也是一种福气啊!

父女俩的感情在破裂的边缘反复拉扯,直到两边都快爆发的时候,来了个救兵。

是牌坊那边那个工匠。

他带了个小徒弟,小徒弟喜欢宋明珠她娘烧的鱼汤,过来还桶,听到了,赶紧回去请他师父来救火。

因为宋明珠这几天一下学就去他那儿蹲,问东问西,两人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工匠略微了解了一下情况,严肃地对宋明珠道:“你再比划一遍,我看看。”